孫曉燕
【摘 要】數學游戲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數學教學活動,一方面可以讓小學生在活動中提升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小學生形成完整的數學思維體系,還可以加強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這樣才能有效保證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
【關鍵詞】數學游戲;小學數學教學;數學思維體系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1-0135-02
一、利用數學游戲,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總是使用固定的教學方式重復循環地展開教學工作,雖然可以保證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目標,但是小學生總是采用數學教師給予的固化的學習方式,真正感興趣的因素沒有融入教學方式中,使小學生漸漸地失去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尤其對于有些存在偏科傾向的小學生而言,除了數學學習成績較差之外,其他學科的成績都較為突出。同時正是由于該種思維方式的影響,使小學生不具備較為明顯的創新能力,這就會限制小學生數學能力的增長。所以,這就需要數學教師合理地運用數學游戲,通過游戲活動既可以讓小學生放下內心的懈怠、厭學等負面學習情緒,又可以促使小學生貫通教材內容,可以促使小學生在興趣的基礎上展開數學學習,從而可以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比如,當數學教師在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時,首先,在教學估算時,數學教師可以展開“有獎搶答”的數學游戲,教師在課堂內在黑板上隨機寫一道數學乘法題目,如“15*22=?”等,然后教師隨機在教室內抽選若干小學生作答,答對者可以獲得糖果,反之則沒有,這就可以促使小學生踴躍舉手參與,最后教師再告知小學生正確的估算思路和結果,如“同學們,在估算這道題目時可以先將22相成20,當計算完15*20后,再計算2*20,最后兩者相加就可以得出答案330”,這就可以讓小學生在數學游戲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當講述口算的知識點時,數學教師可以展開“口口相傳”的數學游戲,按照從左至右的座位順序,每三個小學生依次說出乘數、被乘數、積,并且乘數和被乘數需要是以百為計數單位的整百數,如100、500等,當第三個小學生口算出正確答案后,以此類推。那么,在這樣的游戲過程中,每個小學生都有出題和答題的機會,可以周而復始地多次進行口算練習,這就可以讓小學生在游戲的環境中加強數學口算能力。
二、利用數學游戲,促使小學生形成完整的數學思維體系
從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質內容上看,主要在于培養小學生更為完整的數學思維體系,可以體現在抽象、邏輯、歸納、分類等多個方面。只有小學生在獲取這些數學思維后,在遇到任何數學難題時才可以運用數學思維迎刃而解,從而可以提升數學學習能力。不過,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前提,需要先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數學教師可以將數學游戲帶入當下的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展開多種形式的數學游戲,促使小學生形成更為完整的數學思維體系。比如,當數學教師在教學《因數與倍數》時,首先,數學教師可以展開“誰是2、5、3的親戚?”的數學游戲,數學教師在黑板上寫下若干數字,然后讓小學生先找出數字2的倍數,再找出數字3的倍數,最后找出數字5的倍數,這時在小學生的印象中2、3、5對應的倍數均以找出,可以對倍數有初步的概念。接著.數學教師再要求小學生找出2和3的公倍數,找出2和5的公倍數,找出3和5的公倍數,當小學生找出所有的公倍數后,就會發現這些公倍數最小可以小至本身,并沒有最大的公倍數,這就使小學生加深對倍數的認識,促使小學生對倍數的數學概念形成較為完整的數學思維,這就可以深刻記憶和學習因數和倍數。
三、利用數學游戲,加強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
數學教師可以利用數學游戲的方法,讓小學生參與數學游戲的計算中,在游戲氛圍的帶動下主動地將數學知識應用在計算中,并且數學教師可以將更為豐富的生活元素融人數學游戲中。這就可以調動小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有利于加強小學生的數學知識運用能力。比如,當數學教師在教學《三角形》時,數學教師可以展開“大家一起來找茬”的數學游戲,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借助于多媒體屏幕的直觀性能,在多媒體課件中展示若干不同形狀的三角形,讓小學生舉手搶答說明三角形對應的名稱,如“三角形A是銳角三角形”等,這就可以給小學生灌輸三角形分類的定義。然后,數學教師向小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見過三角形嗎?”這就可以促使小學生踴躍發言,同時教師在多媒體課件中展示若干類型的三角形建筑物或其他物品,這就會調動小學生的注意力,這時數學教師告知學生會在圖形的三個邊標注數字,讓小學生自行計算這些建筑的面積,使小學生逐漸地加深對三角形面積公式的理解和學習,從而可以提升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
綜上所述,數學游戲是小學數學有效展開課堂教育工作的重要教學活動,讓小學生可以遨游在數學游戲的氛圍中,既可以逐漸形成更為完整的數學思維,又可以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解題能力,從而可以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周洪敏.淺談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文學少年,2019(8).
(責編翁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