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振輝
【摘要】 ?目前,我國教育部日益深刻的重視到初中學生的身心健康,對于初中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盡管如此,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卻依然存在初中生對體育課程缺乏積極性的現象,對于參加體育活動態度不積極、不主動,極大的降低和影響初中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此同時,也嚴重的影響初中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因此需要對提高初中學生體育課堂興趣的策略展開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 ?初中 體育課 興趣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96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1-086-01
0
引言
在初中體育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課堂內容是否有興趣,是否能夠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體育活動,是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原因,也是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初中體育教師應及時采取容易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及內容,充分調動中學生的積極性及參與意識。
一、利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1.適當根據學生興趣規劃教學內容
過于單一的教學內容會常常令初中生感到枯燥無味,致使學生對課堂的教學內容失去興趣,注意力分散。體育教師應適當的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一些趣味性的運動內容,會令初中生更容易接受并提高他們的興趣和參與度,但吸引力不一定持久。因此教師在計劃課程內容時,除盡可能的照顧學生的興趣之外,還需注重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此,學生消極對待體育課堂的現象會逐漸減少,對提高初中生積極主動參與體育活動也產生了良好的推進作用。
2.改變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方法的合理性、科學性
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是提高初中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方法。不僅要求教師熟悉教材內容,還要更加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變化,不斷改變教學方法來滿足學生日益豐富的學習需求。致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持續了解學生對所采用教學方法的感受及意見,并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許多初中生提出,他們不愿意像小學生那樣上體育課,這就要求初中體育老師修改教學方法,給予學生不一樣的上課體驗。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具有一定的思維理解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接受能力。因此,上課時可采取由教師先做示范,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和理解,自主的表達動作要領,最終由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來總結方法及要點,充分帶動學生的主觀思考能力。在學生做練習時,教師應及時發現學生具有突出性的動作,主動讓學生分析并指出動作正確和錯誤表現的原因。讓學生帶著問題上課,不僅會使學生上課產生興趣,也會增加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同時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極大的活躍課堂氛圍。由此得出,學生上課時的積極性、參與度和對體育課堂的感興趣程度,與教師教學方法的合理性、科學性有關。
3.準備科學多變的課前活動
科學多變的課前活動,可以充分調動身體敏感神經系統的興奮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科學合理的準備活動,不但能使學生充分活動到各個器官,并且有助于學生的身體機能快速地進入運動的狀態。因此,準備活動切忌單一無聊,教師應根據課程內容并結合學生的需求盡量做到科學、多變。不但會使學生身體的各部位得到充分的舒展,為上課做好充足的準備;還會防止學生出現因做課前準備活動不充分而發生的意外傷害事故。
二、觀察學生心理變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利用好奇心激發學生的興趣
“科學始于好奇”,而好奇則是少年與生俱來的特點,他們在碰到新鮮事物的刺激后,會不由自主地轉移興趣和注意力。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經常改變教學的方法和手段,以此來激勵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產生好奇心的要求雖然多種多樣,但只要學生能明白體育活動是被自己所認可的并變為自身需求時,就會自主地對體育課程的學習產生認同感,并通過自身的意志努力去攻克體育活動中所遇到的各項困難,從而使自己獲得進步,取得更滿意的成績。學生在滿足自己的身體及精神需求后,必定會激發對體育課程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2.及時肯定來保持學生學習興趣
“喜歡別人對自己的肯定,是人的本能”,每個人都十分渴望他人會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并得到他人的肯定、鼓勵,更不用說是好勝心極強的少年。在上課的過程中,如果教師發現某個學生已經掌握課堂的基本內容時,就要及時對學生給予肯定。如在上體操的課程時,教師及時發現班中某個學生動作優美流暢,應及時地給予學生肯定,并讓其在課堂上為全班學生做示范表演。對于動作完成度較差的學生,教師應用親切的語言、舒緩的語調、和藹的態度,耐心地幫助他們,適時給予鼓勵,細心教導使他們得到進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發現每位學生的閃光點,營造出學生個個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
三、合理進行體育課堂互動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體育課堂上進行合理的教學互動,是為了保持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及參與程度,而初中的體育課堂互動教學的形式相比其他學科的課堂互動的形式較為復雜。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課堂教學內容來組織互動的形式,例如:舞蹈課和武術課堂多以學生和教師互動的組織形式為主。而球類運動的課堂多以學生自由組成小組的互動形式為主。與此同時,教師需要結合學校體育場地和教學器材的整體情況,并根據班級學生整體的運動水平來設計互動的形式。教師根據不同班級及學生的整體狀態在課堂上設計不同的互動教學形式,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目的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作用。
四、結論
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及方法是教學中的幾個重要因素。在體育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先要以學生的角度出發,從改變體育教學方法切入手;再通過教師自己的努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舒適的學習氛圍,積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采用科學多變的教學手段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最大程度的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學生就能高速度、高質量地完成體育課堂的學習內容。
[ 參 ?考 ?文 ?獻 ]
[1]楊東東.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策略探討[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5).
[2]孫雙林.初中學生體育課興趣激發的策略探討[J].當代教育時間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000(008):874,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