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潤生
【摘要】 ?作為物理學科的基礎,物理實驗在培養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為學生今后物理學習打下良好基礎的奠基石。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物理實驗的觀看與操作對實驗現象、物理現象進行更加直觀的了解與探索,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定義與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分析能力以及知識運用能力。而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物理實驗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讓學生逐漸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創新意識并不斷提高動手實踐的能力。鑒于此,本文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創新策略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 ?初中物理 實驗教學 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 ?G633.7 ??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1-136-01
0
不論是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還是先進層出不窮的新的教學模式,物理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物理實驗,學生不僅提高了動手實踐的能力,參與到教學中的熱情也隨之而得到了提高。然而,在傳統模式的教育理念之下,依然有很多教師會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在對進行物理實驗教學的時候,往往采用“教師演示、學生觀看”的形式,甚至有些教師還為了節省時間而直接采用了“說”的形式。無論是那種方式,學生都不能夠在實驗的過程中得到知識的啟迪,都十分不利于學生的物理學習。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熱情終將熄滅,而初中生本能的探索欲望也會逐漸瓦解。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積極探索物理實驗的創新與改革,扭轉這種教學中十分不利的局面。
一、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問題和現狀
目前,很多物理教師在進行實驗步驟的過程中,教學手段過于僵化,他們“墨守成規”,教學方法從未改變過。這些教師在實驗中會讓學生完全按照步驟進行,讓學生好像流水線上生產的工人一樣,唯恐弄錯任何一個步驟。這種“照葫畫瓢”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只是機械的進行物理實驗的演示,完全沒有給學生提供思考的空間與探索的機會,是一種非常殘忍的剝奪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而長期處于這種模式下學生,也終將失去創新能力與探索能力。
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創新路徑
1.放大實驗現象
演示實驗室物理實驗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但是往往教師在進行演示實驗的時候,內容卻太過于枯燥,很難吸引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對實驗的現象進行“放大”,通過奇特的、有趣的實驗道具進行實驗,可以更好吸引學生的目光,也能更好的展現實驗效果。
例如,在《氣體的壓強》這節課中,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會選用普通的熟料礦泉水瓶進行實驗,將礦泉水瓶灌入熱水后再倒掉,然后快速的將瓶蓋擰緊,在十幾秒后,瓶身就會由于受到了大氣壓力而變癟,改變了形狀。這是一個有趣的實驗,但并不適用于在課堂中進行演示。因為目前大部分的班級人數都較多,教室的面積也較大,這種實驗會讓教室后排的學生難以觀察實驗的具體現象。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對實驗進行創新,放大實驗的現象。
2.創新實驗演示
教師的演示實驗通常在教學中屬于一種引導的教學模式。因此,教師演示實驗對學生物理學習的熱情具有影響作用。而教師實驗的創新也決定這能否成功吸引學生的目光。因此,在教師進行演示實驗的時候,需要對實驗進行充分的考慮。
例如,在《汽化和液化》一課的教學中,對于知識點的教授與傳達,教師往往是先對知識點進行講解,然后再讓學生進行機械的背誦。然而,這種機械式的學習方法效果往往不盡人意。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增加演示實驗,讓學生通過理解對知識點進行記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果,教師可以將一塊干手帕浸泡在酒精中一段時間,大約幾十秒后拿出手帕,在進行點燃。而學生也會看到一個神奇的實驗現象,并萌生出一個想法,“手帕明明是著了火的,可是為什么在燃燒結束之后,卻依然是完好無損的呢?”這種猶如魔法一般的實驗現象,很快就會引發學生的熱議,紛紛催促教師進行原理的講解。而這個時候教師在引入“汽化吸熱”的概念,將會讓學生的學習事半功倍。
3.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面臨著升學的壓力,教師和學生往往將更多的時間花費在了理論的學習上,卻疏忽了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師們對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這一項素質教育也越來越重視。開展物理實驗的目的是希望學生可以通過實驗了解物理知識,驗證物理規律、并最終可以靈活地應用到問題的解決中。而對于目前學生的實踐能力來看,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學情進行針對性的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講授《伏安法測電阻》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實驗的學習與實踐。在開始之初,想讓學生準備好電池組、導線、電壓表以及開關等實驗道具。而在學生準備好之后,教師在告訴學生我們還需要滑動變阻器,而這個滑動變阻器則需要學生小組共同制作出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會想曾經學過的變阻器的相關知識,通過小組討論、研究以及探索其構成原理來運用現有的材料進行簡易滑動變阻器的制作。學生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得到了思維的發散,也得到了實踐的鍛煉,同時還增長了合作意識、提高了團隊協作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三、結語
總之,初中物理教師應重視物理實驗教學內容,通過不斷的創新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熱情,提高學生觀察實驗的效率,幫助學生掌握物理規律,同時鼓勵學生實踐中運用思維,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黃振克,陳澤寧.初中物理實驗的改進[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7,35(8):37-38.
[2]張寧.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12):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