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芳
【摘要】 ?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已經由以往的 “知識型”逐漸轉變為 “能力型”,而為了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學校的教育教學也將重心轉移到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上來,并提出了 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文章以高中生物教學為例,闡述核心素養的基本內容,并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闡述培養生物核心素養的策略。
【關鍵詞】 ?核心素養 高中生物 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 ?G633.91 ?? ?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1-157-01
0
培養學生的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十分重要,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生物成績,以應對將要到來的高考,還可以讓他們將高中生物與生活更好地結合,讓他們可以更好地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生物問題。
一、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
生物的學科核心素養應該由詳細的生命觀念、勇于承擔社會責任、良好的生物思維以及正確的科學探究四方面組成。所謂的詳細的生命觀念就是在高中生物課中,學生可以了解一些生物的詳細構成,并在其中感受到生命的偉大與神奇;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就是要將高中所學的生物知識用來更好地奉獻社會與國家;良好的生物思維是對一些生物現象以及概念的分析、概括等能力,并且可能用良好的生物思維來正確的看待一些高中生物中的問題與規律;正確的科學探究就是學生運用所學的生物知識,可以深入的對一些問題展開研究探討并且和他人進行積極討論的能力。
二、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過度重視理論知識,忽略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在應試教育的逼迫下,很多高中教師總是大量地對一些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因為這些理論知識正是高考中真真切切會考察的重點知識,它直接決定了學生在高考中生物成績的高低,故而很多教師不得不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然而這樣會極大的影響學生高中生物學科素養的培養,讓他們成為只會解題的“高分低能兒”,在生活中遇到的有關生物的問題也不會進行更好地處理。例如,在很多課堂中,本來有很多將知識點與生活相聯系的機會,比如,樹倒猢猻散中的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春來江水綠如藍中生物繁殖的知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中的條件反射。我們會發現很多生活中的現象都與生物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是由于過分重視生物的理論知識,學生的學習能力低下,導致他們根本發現不了生活中所蘊涵的生物學奧妙。
(二) 不重視生物實驗
生物實驗是將所學生物知識以及學生的動手能力結合在一起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極大提升高中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但是遺憾的是就跟教師不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一樣,在高考的壓力下,很多本來進行科學實驗的時間都給了教師講授理論知識以及進行大量的試卷練習,所以出現了大部分高中生不會動手做實驗的現象。
三、在高中生物中培養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具體措施
(一) 樹立正確的生物教學觀念
所謂治標首先要治本,如果要想在高中生物中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就必須要給師生樹立正確的核心觀念,要讓教師明白以前落后的生物教學方式與方法已經不適用于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所以學校一定要組織相關的宣講會來培養師生對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正確態度,讓他們明白培養生物核心素養對學生日后生活與發展的重要作用。例如,學校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定期播放一些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對學生有何幫助的視頻,讓師生能了解到究竟什么是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它又對學生有什么用處。明白了這些以后,教師會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培養生物學科核心素養,而學生也會在課上課下努力對自己進行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自主培養。
(二) 創新教學方式以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
在以前高中生物課堂上通常是教師在上面揮汗如雨的講,學生在下面一言不發的聽,永不止境的給學生灌輸大量的理論知識,不管學生聽沒聽懂,只求他們可以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但是這種教學方式是十分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所以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不同的情況、教學內容對教學方法展開創新以求能更好地促進高中生對于生物的學習。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一第3章細胞的基本結構,這部分知識進行單純的理論講解是不行的,故而教師應該多利用實驗結合書中知識點進行講解,讓學生在顯微鏡下了解到細胞的奧妙;還有在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中有關基因的知識,教師應該讓學生采取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把一些簡單的問題進行解決,然后把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交給老師進行解答,這樣可以極大提高教師教學的效率以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比如在豌豆雜交實驗這一知識的講解時,由于這個知識點太過復雜,實驗的周期也太長,教師應該利用flash動畫將這一知識點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們。
(三) 將生活融入高中生物的教學之中
之所以要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首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在日后的學習與工作中能夠高效率地解決所遇到的生存問題,故而在高中生物教學之中,教師應該盡量將理論知識生活化,這樣才便于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例如,教師可以根據授課內容設置一些情景化教學,盡量選取一些貼近學生于學生生活的情景,比如,在探究鉀元素對于植物生長的影響實驗,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選取兩盆植物,一個加鉀肥一個不加,然后放在教室里讓學生觀察它們的不同。將高中生物知識生活化可以培養學生把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能力,從而達到培育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
總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更多的教師明白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遠比教會學生生物知識來的更為重要,故而更多教師開始轉變教學觀念與方法以求更好地培養高中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為他們日后的順利發展墊磚鋪路。筆者根據多年教學經驗以及對相關文獻進行查閱的基礎之上,重點闡述了在高中生物課堂中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具體措施,希望筆者的論文可以對日后的我國生物教學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參 ?考 ?文 ?獻 ]
[1]先明香,伍春蓮.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教學策略——以“光合作用”一節為例[J].中學生物學,2018(10).
[2]唐謹丁.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