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連
【摘要】 ?細節管理是一種現代先進的管理方式,有著見微知著的特點,能夠從細節處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增強管理效果。初中生正處于從兒童過渡到青少年的時期,容易產生一系列的心理變化,對待事物也相對敏感,在初中班級管理中注重對細節的管理,不僅能滿足學校的教學需求,還能從根拔掉班級的不良風氣,打造優良的學風建設。基于此,本文將結合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談談做好細節管理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 ?初中班主任 班級管理 細節管理
【中圖分類號】 ?G635.1 ? ??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1-251-01
0
一、引言
古人云:“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指的是對小事的不關心,容易釀成大禍,這對班級管理工作也是重要啟示。班級是學校最基礎的管理單位,也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場所,班級的學風建設會直接影響到班級里的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初中這個年齡段,學生處于生長發育的快速時期,容易產生一系列心理變化,也對周圍環境更加敏感,如果教師不加以正確引導,很容易讓學生被不良的風氣所干擾。班主任作為學生在學校的直接負責人,應該秉承“立德樹人”、“以身作則”的理念,做好班級精細化管理,促進中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當前班級細節管理存在不足
1.班主任事物繁多
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常常身兼數職,要同時兼顧學科教學與管理工作,仿佛班級里的“保姆”,在事無巨細的管理和教學工作里,班主任常常身心俱疲。而其他的科任老師常常下意識的認為學生的作業和紀律問題是班主任的工作,所以會將事情告知班主任,讓班主任來負責管理班級秩序,在家庭方面,學生家長也與班主任聯系較多,所以,班主任只有在學生之前處理好事情,才能管理好班級,長此以往,這種單一的管理方式不僅造成了低效的管理,還讓管理工作忽視了很多細節,學生自主性也得不到發揮。
2.“重智輕德”現象
雖然素質教育喊了很多年,但是面對應試教育的局勢,很多學校都倍感壓力,不得不采取“輕德育、重應試”的措施,而沒有認識到德智體美,“德”為先的要求,品德才是人才的根本要求。當前我國課堂仍然存在“填鴨式”教學,家長將德育工作一味推給學校老師,而學校也缺乏像教學一樣的德育培養機制,導致德育成果難以轉化。再加上,部分老師和家長抱有“憑成績論英雄”的思想,熱衷于學習報班,卻不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
三、班級管理中做好細節管理的策略
由上文可知,班主任由于身兼數職,難以緊抓班級管理的每一個細節,但是精細化管理對班級的學風建設、學生的學業表現依然重要,因此,班主任要積極下放權利,調動學生參與到班級建設的各項工作中,做好細節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風,有如下策略:
1.精細化管理,形成監督機制
班主任經常可以聽到,“老師,某某同學作業收不上來”、“老師,某某同學在打架,”……等類似的對話,班主任只有親力親為去解決班級里的各項事物,一旦班主任沒有時間去管理這些事情,班級常規工作就無法運轉。班主任親力親為的管理固然重要,但是為了提高班級管理效率,也要適當將權利下放給學生干部,給班干部鍛煉的機會,實現班級的自我管理。對此,可以適當將權利下方到班干部,構建“班主任領導—班干部監督—組長負責—學生完成”的精細化管理機制,通過層層負責,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在減輕班主任工作量的同時,給學生干部自我鍛煉的機會。比如,清點作業,每個班主任都會遇到學生作業交不齊的現象,而自己來清點人數要花費不少時間,因此,可以讓學生把作業交給組長,再有組長核對小組人數再交給課代表,最后課代表把沒交作業的學生名單清點出來匯總給班主任。在精細化管理下,班主任可以更好的了解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在層層負責中推動班級的精細化管理。
2.溫情化管理,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在初中課堂上,班主任常常站在講臺上授課,這種居高臨下的姿態會無形中拉開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如果班主任不走到學生群體中切身感受,很難讓班級管理取得實效。對此,為了剛好的提升班級細節管理的質量,教師應該拉近與學生心靈的距離,讓學生能夠傾聽班主任的悉心教導而不產生逆反心理,所以要用溫情化的管理方式,拉近師生的距離。比如,我們班的梁同學長期不好好聽數學課,數學老師多次向我反映這個問題,又一次抓住機會主動走到他的座位旁邊與他聊天,一開始他表現得很緊張,在我的微笑示意下,梁同學漸漸放下了心理戒備,告訴我他在針對數學老師,認為數學老師總是批評他不好好學習,才刻意把自己的數學成績變差,這時我順著問他:“那數學老師為什么針對你呢?”,這時他回答:“因為我不好好完成數學作業”,接著我說:“你是個明辨是非的好孩子,想受到老師的表揚而不是批評就要遵守紀律,相信一點一點的進步,數學老師會看到的。”之后,我特意安排了有責任心、數學成績好的同學坐在他旁邊幫助他,之后,在溫情教育下,他不僅獲得了成績上的進步,也懂得了尊重老師的重要性。
3.激勵化管理,引導學生優良品質
一直以來,學困生的轉化問題都讓班主任十分頭疼,我認為,學困生都有成為學優生的潛力,想要做好“差”轉“優”的工作,首先要教師樹立對學生的信心,不要傷害學困生的自尊心,教師的良好期望會讓學生對未來充滿信心,從而加倍努力,獲得進步。其次,教師應該積極嘗試言語暗示,告訴他們“你能行,別人能行你也能行,老師相信你”,教師的激勵能給學生巨大鼓舞。最后,在空間距離上接近他們。對學困生來說,班主任的關注不僅僅是在課堂,還在課外。安排座位時,要使他們的位置盡量靠前,用激勵的言語與行動,引導學生優良品質的形成。
小結
綜上所述,總而言之,教學離不開細節管理,而細節管理是“潤物細無聲”的,教師要抓住時機進行溫情教育,作為班主任應該讓教育如春風般溫暖,“為了不教而教,為了不管而管”,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促進班級優良的學風建設。
[ 參 ?考 ?文 ?獻 ]
[1]徐慕貞.芻議加強班級精細化管理,提升德育工作實效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4):164+208.
[2]董瑾煒.滋潤細雨孕育燦爛之花——談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細節[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28(S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