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雪晴
摘要:“紅色經典”是指產生于或者反映中國革命年代的一批優秀文藝作品。引導學生閱讀紅色經典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同時也是教育學生傳承革命精神的重要方式。在語文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通過布置班級書吧營造紅色書香氛圍,積極開展紅色經典親子閱讀交流、“每周一詩”、紅色經典故事會等主題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經典的興趣,引導學生學會聯系自身實際深入思考這些經典作品對自己的教益,使紅色經典成為中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不讀的勵志讀物。
關鍵詞:閱讀指導 ?紅色經典 ?實踐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語文教學三維目標中的重要方面,它的落實實現了智育、德育與美育并舉,既體現了語文的人文性,又彰顯了語文的工具性。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引導學生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中的核心部分,那么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呢?我是一名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刻鐫刻在心頭,也影響著我的教育教學,我覺得引導學生閱讀紅色經典、了解老一輩革命家的革命故事、引導學生傳承革命精神是一個重要的培養方式。
一、“紅色經典”閱讀的價值
“紅色經典”是什么呢?一般來說,它是指產生于或者反映中國革命年代的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我們看過很多這樣的文學、影視及音樂作品,文學方面我們熟知的作品有《紅巖》《青春之歌》《保衛延安》等。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非常重視對中學生進行紅色經典閱讀的引導,從《紅巖》《紅星照耀中國》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閱讀紅色經典就是培養學生傳承革命精神的重要方式之一。
由于時代隔膜,也因為現代生活的富足,很多學生并不能完全理解當時中國共產黨人及其領導的革命軍隊的堅守,并不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艱辛。歷史課上老師告訴學生,中國軍隊小米加步槍趕走侵略者,艱苦的時候只能吃南瓜粥,講臺下唏噓一片:“小米、南瓜粥,生活很好呀!現在就倡導吃這個呢!”歷史老師告訴我這一情況時顯得很無奈。我讓學生到《紅星照耀中國》里去尋找答案。埃德加·斯諾的這部紀實作品里,真實展現了蘇區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的生產、生活和軍事訓練狀況。同時,我把這個課堂小故事分享給了家長,希望家長也有意識地配合閱讀內容,在家里經常做這樣的飯(除了咸菜,不做其他菜肴),讓學生體驗工農紅軍的生活,領會紅軍堅持為祖國、為人民斗爭到底的精神。在父母陪伴閱讀的情況下,學生讀后感寫得入情入味。作為班主任,我能很明顯地感受到有些孩子在言行上的變化。另外,課前三分鐘演講,內容也圍繞這一點來進行,既強化了閱讀效果,同時又給予學生無聲的引領:活著,就當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
二、“紅色經典”閱讀的實踐
這次成功的教學經歷讓我充分認識到:讓學生閱讀紅色經典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情,能夠讓學生在初中時代就堅定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讓他們更加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努力成為有家國情懷、世界眼光的接班人。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要更積極地采用各種方式讓學生閱讀經典。
(一)重視班級環境布置,營造紅色書香氛圍
在班級共享書吧,我有意識地增加紅色經典圖書的數量。除了拿出自己收藏的相關書籍,我還發動學生,讓他們也帶些紅色經典書籍到班級里來和大家分享。書中內置的書簽都讓學生們自主設計,有的畫革命人物像,有的寫革命家的詩詞,有的寫內容簡介和感受……班級的墻壁、黑板也都與之配套,充溢著濃烈的書香和紅色精神的氛圍。為力求打造舒適向上的班級文化,我還適當地運用了鮮花和綠植做裝點,既達到了美化環境的效果,又有“潤物細無聲”之感。
(二)積極開展各項活動,激發學生讀紅色經典的熱情
每周帶學生到學校的大數據圖書館閱讀時,我會有意識地請管理員多拿一些紅色書籍介紹給學生,鼓勵學生摘抄,做好小組交流準備。班級里不少學生家長是軍人,請他們有空到圖書館聊一聊紅色經典,聊聊他們在軍隊里接受的教育。因為是他們的親身經歷,又能結合現在的生活狀況,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有一次,我們在談到《紅巖》中江姐被竹簽釘入指甲縫間時,有學生在底下“嘶嘶”地抽冷氣。我在總結時有意識地啟發他們:“孩子們,你能說一說在那潮濕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館里,嚴重缺水,吃的是殘羹冷炙,遍體鱗傷的他們是以怎樣頑強的毅力才能與反動派抗爭到底的?”熱烈的討論讓學生們進一步認識到信念的巨大力量。那次閱讀會后,我找出了相關的影視資料,又專門組織了一次讀書交流會。學生們通過閱讀、觀察、交流討論,對《紅巖》這本名著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了解江姐的原型江竹筠以及華子良的原型人物韓子棟等的革命事跡后,學生對革命人物的信念和意志品質的認識又上了一個臺階,學校運動會、體育中考訓練、生病還要堅持復習時學生都會異口同聲地提到了這些革命人物對自己的啟發,作文的素材也真實而豐富了。紅色經典作品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可見一斑。
“每周一詩”活動是讓學生利用早讀誦讀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詩詞,要求熟讀成誦,將那些優美深刻的語句牢記于心。讀《沁園春·長沙》,看“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想“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學生的血液里奔涌著為國建功立業的激情;讀《太行春感》,思“壯志堅持北伐心”,感受朱德“驅逐倭兒”、收復祖國大好河山的雄心壯志……與之呼應,“紅色經典詩詞”書法比賽也會相機進行,在溫習中把紅色的火種根植到他們的心靈。
(三)開展主題性活動,深化學生對紅色經典的理解
利用主題性活動,比如紅色經典故事會、征文比賽等,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經典、聯系自身實際深入思考這些經典作品對自己的教益。當學生讀到了一本好的紅色經典作品時,我會適時舉辦一場簡單而正式的名著發布會,讓先讀的孩子介紹作品內容、讀書感受,把這本書當堂借給最想讀的一個學生。誰能說閱讀紅色經典,不是對我們精神生活的一次洗禮呢?老師們常說,我們班學生的習作往往帶著滿滿的正氣,大概也源于此吧!
現在,我們的生活幸福美滿,但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那些舍生忘死英勇獻身的前輩。我們應當發揚革命先輩無私無畏、勇敢頑強的偉大精神,從紅色經典中汲取信念、精神的養料,前赴后繼,創造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