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華敏
摘要:對集團企業而言,其根本目的是確保盈利最大化,在實現這一目的的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就是財務管理。集團企業業務范圍的不斷擴大,導致內部的部門和層級逐漸增多,給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在這樣的背景下,財務共享模式應運而生,這一模式的出現在最大限度上改變了集團企業財務管理難度大的狀況,使集團企業的財務管理風險大大降低,為集團企業平穩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財務管理基礎。財務共享模式下的集團企業財務管理使賬務更加清晰,管理起來也更加方便快捷,為企業節省了許多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本文從財務共享模式的概述入手,分析財務共享模式在集團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詳細研究了財務共享模式下的集團企業財務管理辦法。
關鍵詞:財務共享模式;集團企業;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
2096-3157(2020)17-0096-02
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如何將有限的資金高效地配置到企業內部和市場兩方面,在現代公司制度形勢下,它是一種預測、組織、協調、分析和控制集團企業經營過程中的資金運動的管理與決策活動。隨著集團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逐漸增加的人力資源和財務管理成本給集團企業的經營成本帶來了不利影響[1];另外,集團企業還會面臨各分公司與集團總公司之間日益凸顯的財務管理問題以及逐漸提高的經營風險。因此,集團企業迫切需要一種能夠協調和整合財務管理工作的模式,也就有了如今的財務共享模式。財務共享模式的應用,解決了集團企業財務職能建設中充分投入和管理效率低的問題,代替了傳統的各部門獨立運作的方式,整個集團企業的運作能力顯著提高。
一、財務共享模式的概述
財務共享模式指的是結合管理會計、內部控制、全面預算等管理知識監控集團企業各公司的收支和資金使用情況,目的是有效整合集團企業內部資源,促進集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高。財務共享模式下的集團企業財務管理,是由財務核算中心集中制定有效解決財務管理中存在的漏洞的辦法,以有效降低因集團管理漏洞而引起的違反財務管理紀律的問題[2]。現階段,財務管理模式在降低行政成本、信息共享、傳遞指令速度等方面發揮的實際作用逐漸受到了越來越多集團企業的關注,被越來越多的集團企業選為財務管理創新的主要手段。建立財務核算中心,使集團企業行政管理成本大大降低,促進了財務管理效率的提升,為集團企業整體競爭能力的提升創造了有利條件。集團企業要積極轉變以核算為首要任務的傳統會計核算模式,結合現代信息技術,促進集團企業內部資源的有效整合。
財務共享模式具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財務共享模式下的集團企業財務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會計核算、固定資產管理和預算編制等方面的的效率。由此可見,財務共享模式具有基礎規范性。其次,財務共享模式下集團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可以在不離開集團總部的情況下,了解到其他省份甚至遠在海外的分公司的財務收支和詳細的資金使用情況,同時還可以隨時對各分公司的財務報表進行查閱,對強化集團企業各部門的管控具有重要意義。由此可見,財務共享模式具有管理管控型[3]。再次,財務共享模式為集團企業內部各分公司實行統一的稅收籌劃方案的實現創造了可能,使集團企業整體稅收負擔得到有效降低;同時,財務共享模式賦予了集團企業戰略規劃實時分析的能力,有助于集團企業及時根據發展狀況調整戰略布局。由此可見,財務共享模式具有戰略規劃性。
二、財務共享模式在集團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
1.促進了集團企業內部數據共享的實現
財務共享模式能夠在信息化手段的作用下整合集團企業的所有內部數據,如互聯網、數據庫等,同時還可以利用軟件對集團企業內部組織流程進行控制,既促進了集團企業內部數據共享的實現,還使集團內部數據流傳速度大幅度提升。另外,財務共享模式下,集團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能夠及時掌握各部門及各分公司的第一手經營數據,使財務管理中的預算編制、分析報表、統計工資等內容更加高效、便捷,進而實現整體運營效率的提升。再者,財務共享模式下集團企業內部的資源配置效率可以實現專業化的提升,使配置結果更加科學合理,為企業的發展奠定有利基礎[4]。
2.促進了集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
首先,財務共享模式的實施,集團企業的內部數據可以在互聯網和大數據的支持下更加的準確,通過對數據的分析與整合能夠為集團企業的決策提供一定的數據支撐。其次,財務共享模式的應用,促進了集團企業對財務核算工作的重視程度,在實現精細化、精準化財務核算的同時,還能夠大幅度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現階段,集團企業制定了諸多的內部管理制度,對于設備的更新升級工作也進行了較大的投資,但財務管理工作總體還存在許多不合理之處,亟待完善與創新。
3.促進了集團企業運營規模化發展,有效降低運營成本
財務共享模式下,集團企業內部與各分公司之間的憑證流轉、文件傳閱、財務監管和資金使用等方面的工作量能夠得到有效降低。此外,財務共享模式在實現集團企業內部的各項預算指標、會計報表格式、會計科目使用、報銷流程等方面得到集團企業管理層領導的統一化管理中提供了積極的促進作用[5]。由此可見,集團企業應深刻認識到財務共享模式給企業財務管理帶來的優勢,充分發揮其在相關資源配置優化方面的作用,精準的數據資料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關鍵,可以實現企業運營規模化發展,有效降低運營成本。
三、財務共享模式下的集團企業財務管理
1.做好前期調研
高效的前期調研工作可以為企業集團財務共享模式的建立提供方向上的指導,同時也能夠對財務共享模式下集團企業的經營效益和成本效益進行詳細的研究,可見,成本和效率是前期調研工作的兩項主要內容,具體包括業務成本、業務效率、業務量、結賬時間等。財務共享模式首先需要進行辦公室的建設、人員培訓、系統建設、內網建設等基礎設施與設備建設,導致前期的成本投入比較大,另外,在后期運營過程中也會有一定的費用產生,因此,前期調研工作還要對這些成本因素進行充分的考量。其次,由于財務共享模式會集中在一處處理原本分散在集團內部的業務,這樣就會給部分員工的現有工作狀態和未來發展帶來或多或少的影響,同時,建設財務共享模式的成本是由部分業務部門承擔的。基于上述情況,財務共享模式建設前必須要獲得員工的支持。從現有的成功構建財務共享體系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從財務共享模式的前期構建到后期運營,從資源的調用再到文化建設,關鍵都在于能否有效地進行管理層、基層員工以及業務部門的協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