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潤韜 李剛 夏軍杰 李晨陽
摘要:健康產業鏈包括四大產業集群,是完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具有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同時健康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方向,是綠色生產模式的新增長動能,是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現實抉擇,具備極其重要的時代價值。發展健康產業應貫徹新發展理念,形成高質量發展的思路,在健康產業這樣一個全產業鏈條中,遵循技術創新引領、產業便捷化、資源分配合理化、服務個性化及需求體系健全的發展方向,逐步完善產業鏈條,同時不斷地健全產業體系,使我國健康產業朝著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不斷前進。
關鍵詞:健康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時代價值;發展思路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
2096-3157(2020)17-0155-02
健康產業鏈是以維護和促進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為中心的各種產品生產和服務提供,包括醫藥、醫療、保健品和健康管理四大產業集群,所有產業群參與者都是關聯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不可分離。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已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1]。經濟發展開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健康產業鏈不僅在保障人民健康保證高質量生活方面起重要作用,同時更是完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面。
一、健康產業鏈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美國知名經濟學家保羅·皮爾澤(PaulZanePilzer)所著的《財富第五波》(TheNewWellnessRevolution)中曾將健康產業稱作為第五波財富浪潮,認為21世紀的健康產業將提供創造財富的機會。一些發達國家其健康產業已經成為了帶動整個國民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動力。如韓國、俄羅斯等發達國家的健康產業比重已經超過10%。研究顯示,若健康產業的產值在GDP中所占的比例超過15%,則健康產業將會成為刺激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的巨大動力。[2]
相比較于這些發達國家,我國的健康產業目前還僅僅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國務院于2016年10月頒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并在這份綱要中指出出健康產業總規模將于2020超過8萬億元,于2030年超過16萬億元。同時根據相關數據的顯示2018年我國健康產業鏈的規模已經突破了7萬億元,同時預計未來5年年均增長率達到12.25%,2023年健康產業鏈規模將達到14.29萬億元。“健康中國”戰略必將成為我國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健康產業在我國GDP所占的比例將會越來越高。
在勞動市場中我們稱有能力去勞動并且有這個愿望去參與勞動的人群稱為勞動力。我們假設一定時間內通貨膨脹率維持在某個范圍,那么失業率在這一段時間內也是維持在某個范圍中,再加上勞動市場勞動需求供給平衡的自我調節,使隨勞動力的增加,失業率基本上不會發生改變,導致就業人數得以上升。從而使得充分就業狀態時的就業人數上升,那么根據AD-AS模型AS曲線發生移動,使得均衡時的總產出上升。而根據近年來的數據以及健康產業鏈自身的作用顯示,健康產業鏈的發展會導致我國有能力工作的人數增加即提高了我國勞動力人數。我們不難得出健康產業鏈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這一結論。
二、健康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市場潛力
1.消費升級帶動健康需求迅猛增長
我國是擁有14億人口的人口大國,這14億人口擁有著無法估量的潛在購買力,這將為成為全球健康產業的最大市場提供潛力。中國經濟正在加速發展,人民消費水平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需求,已經不再局限于醫療這一個簡單的環節,而是不斷地向健康產業鏈前端和后端的高價值進行延伸,對健康保健、休閑健身、綠色食品等多方面需求正在逐步提升。健康消費需求的轉變將給健康產業帶來發展的動力,使得整個健康產業鏈都將迎來歷史性的機遇。
2.消費者對健康產品和服務的高質量需求日趨增加
健康作為強需求已經覆蓋、滲透到每個人消費的各個方面。從阿里淘寶網的消費數據來看,消費者的消費逐漸健康化,在線上購買食品、運動產品、用品,都展現了吃得更健康、運動更積極、對健康更關注的態勢。到2019年年底我國的60歲以上老齡人數超過了2.4億人,這已經達到了我國總人口的近18%。老齡人口越來越多所造成的健康需求增加將為健康產業鏈產生極具潛力的市場空間。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預計將超越4.8億人,老年人的健康市場將進一步擴展。
3.醫學模式的轉變為健康產業鏈發展注入了巨大動力
我國疾病種類由感染、傳染病等急性病向糖尿病、腫瘤等慢性病轉移,特別是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癌癥等診斷、預防以及對治療藥物的需求正在持續擴大,我國的老年人中就約有90%患有慢性病,我國80%的醫療資源被18%的老年人占用[3]。對慢性病治療的不斷增加的需求意味著醫學模式面臨著轉變,這將為健康產業鏈的發展注入巨大動力。
4.科技的驅動為健康產業鏈注入新活力
隨著我國科研能力與產品研發技術的不斷提高,出現了許多新興健康產業。衛生部頒布的《“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報告》提出了發展健康產業行動計劃目標,將來將重點扶持相關支柱產業如對藥物醫用耗材、醫療器械和大型醫療儀器的自主研發。依靠科技創新力量,可以極大發揮健康產業拉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乘數效應。
三、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健康產業鏈發展思路
1.構建多元化的健康產業鏈融合體系
健康產業以醫療服務為中心,橫跨三大產業,擁有著覆蓋面廣、產業鏈長、關聯性大、交融點多這些顯著特點。隨著互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在各個行業的普及,健康產業的融合發展已發展成為現階段健康產業發展的一個大方向。健康產業融合發展有以下幾種重要的方向:促進醫療與養老,讓健康養老產業得到發展;促進醫療與旅游的兼容,讓健康旅游產業得到加強;促進體育與健康生活方式融合,讓健身休閑產業得到普及。健康產業與各種產業之間的融合發展對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都有著重要意義,對于促進現代制造業以及新型服務業成長,造就新供給新動力具備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2.提高健康產業集群的質量與規模
產業集群的質量得到提高,將導致人們愿意去接觸相關的產品;產業集群的規模得到提高,將減少相應的成本,有更多的精力與金錢去增強自身的質量。這是一個良性循環。關于這一點,相關做法主要包括:指導醫藥生產企業的運營,讓醫藥流通企業向智能的集約的規模的企業去發展;健康保健康復企業向品質高有品牌的方向發展;一些公共衛生機構要努力成為質量和效率并重的服務組織;專業醫療機構向更為專業的更為精的方向進行發展,同時社區醫療機構要向普及大眾、便利化的方向發展;積極引導民營資本、外資投資營利性醫療機構的運營;激勵健康咨詢研究機構、平臺型企業的設立和成長。
3.優化健康產業布局
各地區應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積極運用好本地區的優勢,突出區域特征,選出健康產業鏈中的部分產業進行重點發展。比如上海、北京等發達地區,擁有著優質且聚集的醫療資源、集中的高端人才以及雄厚的科研基礎,利用現有的醫療科研機構,建設區域性醫療核心;以生物醫藥研發為主要內容,能帶動生物醫藥制造等相關產業同步發展。比如云南、廣西等地區,有著種類豐富的生物及豐富的醫藥這一資源優勢,利用藏藥、苗藥等當地特色的優勢著重發展健康養生、養老等服務類行業;支持中醫藥貿易發展,發展“互聯網+中醫藥貿易”,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構建中醫藥跨國營銷網絡,積極踴躍地推進中醫藥服務貿易和產品貿易的發展。海南、山東和遼寧臨海省市利用海洋生物資源豐富,發展新興的以海洋多糖類藥物為主的醫藥戰略產業,開發中國“藍色藥庫”[4],與此同時發展醫療健康旅游及其他相關的產業。各地要以健康產業鏈發展推動城鄉統籌發展,將健康產業發展與新農村建設、縣域經濟轉型等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方針結合起來,將形成健康產業的規模效應,從而實現產業鏈的自身的延伸和在其他領域的貫通。
4.以創新驅動引領健康產業鏈發展
突出創新驅動。近年來我國在新一代基因測序、腫瘤免疫治療、干細胞與再生醫學、人工智能、高端芯片等前沿技術取得出色的進展。那么現在我們更應該努力在一些重要領域上取得突破。這就要求:聯合大型醫療機構、科研院所和創新型企業,在化學藥、生物藥、中藥、醫療器械、營養、康復和基因等領域的關鍵技術上實現創新;不能放慢研發高端藥品和醫療器械的進程,同時推進相關重點領域的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大力發展數字化醫療;開拓新興的健康服務產業,進而推進全社會健康資源與相關要素的統一協調;實現各領域、各環節之間功能的對接、相互促進,從而實現健康產業產品和服務在水平、層次上的進一步提升。
四、小結
在健康產業這樣一個全產業鏈條中,每個關鍵性的環節都是環環相扣的。健康產業鏈的發展要考慮產業鏈結構的合理性,因為它影響著各產業鏈條間的生產交易成本和資源優化配置,也直接影響到健康服務和產品需求的滿足程度和滿意程度。技術創新引領、產業便捷化、資源分配合理化、服務個性化以及健全的供求體系,是中國健康產業的發展方向更是目標,這是一個產業鏈條逐漸健全、體系逐步完善的過程,也是健康產業轉型升級、產業鏈整合重組的過程。因此在發展我國健康產業鏈的過程當中,一方面,應該在生產階段進行合理的要素配置,保障消費階段的順利進行,實現市場經濟中的再生產過程;另一方面,應該掌握產業發展的結構和比例,讓我國健康產業朝著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趙瑩.我國大健康產業發展現狀及推進建議[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23):15~16.
[3]景躍軍,李元.中國失能老年人構成及長期護理需求分析[J].人口學刊,2014,36(2):55~63.
[4]金亞平.加快構筑中國"藍色藥庫"[J].海洋與漁業,2019,(3):4~5.
[注]
項目來源:安徽財經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蚌埠大健康產業發展現狀以及存在問題的調查》項目編號:S201910378533
作者簡介:
1.葉潤韜,安徽財經大學學生。
2.李剛,安徽財經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區域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
3.夏軍杰,安徽財經大學學生。
4.李晨陽,安徽財經大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