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碩
摘 要:體育是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全面發展身體,增強體質,傳授體育知識、技術、技能,培養道德品質與意志品質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過程。初中體育教師應該認識到傳統教學的不足,結合當今時代的特點與教學目標,采用適合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促進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
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學生不僅僅要注重知識的學習,還要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狀態,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適應未來的學習與生活,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面對各種事情,因此,體育教學的重要性也逐漸凸顯。初中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要掌握各個學科的知識,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擁有良好的心態,這都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也要關注學生全方面的成長,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適合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
一、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過去,教師對體育教學并不重視,很多教師還會占用體育課來上別的課程,同時教師對體育教學也沒有正確的認識,認為只是讓學生自由活動就好,基本上都是在剛上體育課時領著學生跑步、做操,活動一下,接著就讓學生自由活動,一些學生會利用剩余的活動做一些體育運動,然而有些學生本身就比較懶惰,也不會積極的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這就導致體育教學失去了本身的價值及意義。在新課改下,初中體育教師應該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體育也是十分有樂趣的,并不單單是體育鍛煉,還有著及其豐富的內容,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的形式首先給學生傳遞一些有關體育健康的知識,告知學生體育鍛煉的價值,讓學生對體育課有正確的認識,進而更好的投入到體育課堂中,提高體育課的教學效率。
二、舉辦各種體育活動,加強學生的鍛煉
初中學生年級偏小,思維還不夠成熟,對于枯燥的文字或者體育鍛煉時間長了都會感到厭煩,覺得沒意思,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其他的形式來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比如舉辦不同的體育活動,可以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情況,例如春季籃球賽、夏季足球賽、花樣跳繩比賽、冬季輪滑比賽等等,這些體育活動都能夠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學生為了在比賽中取得好的名次就會在日常生活中鍛煉,進而使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會有所提升,漸漸的感受到運動的樂趣,釋放學習的壓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和學生一起參與到活動當中,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需要有正確的引導,這樣才能夠避免不必要的傷害,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營造愉快的氛圍,進而促進教學目標的完成。
三、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在過去,體育教學內容是比較單一、枯燥的,學生也會漸漸的失去體育課的興趣,對體育鍛煉的認識也無法提升,只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在其他科目的學習上,卻忽視了體育課程,導致學生的身體素質有所下降,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師應該豐富體育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了解學生的內心真實想法,利用當下比較元素或者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教師還可以設計體育游戲,通過體育游戲讓所有學生參與其中,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得到鍛煉,還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提高學生之間的凝聚力,激發學生參與體育課堂的積極性,使體育課的氛圍活躍、有趣,與此同時,學生的其他方面也會得到鍛煉,比如智力、思維等等,進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使體育教學有效完成。
四、聯系實際生活,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
事實上,體育與實際生活是密切相關的,而體育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得到身體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因此,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聯系實際生活,給學生布置一定的任務,讓學生去完成,比如,將學生分成小組,不同的小組會有不同的任務,比如,鍛煉反應能力、鍛煉敏捷度等,小組中的學生可以在一起商議,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訓練,在體育課堂上或者體育課下都可以,小組中的同學會發揮自己的特長,提供不同的意見,大家一起進行體育鍛煉,激發學生運動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任務完成后,教師可以進行檢驗并給予評價,這也會激勵學生下一次更好的完成,從中取長補短,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了解到別人的長處,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體育課變得更有意義。
結 論
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是一個學生學習過程中比不可少的因素,然而隨著經濟的增長,社會的發展,很多學生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滿足,就會懈怠,不愿意進行鍛煉,進而使身體素質下降,這就需要教師進行良好的引導,發揮體育課的價值與作用,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體育課堂中,進而使學生的身體得到鍛煉,意志力也會受到磨煉,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生的日后發展做好充足的準備。
參考文獻
[1] 魏小龍.初中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應用及影響[J].學周刊,2020(01):151.
[2] 孔令群.直面初中體育教學,培養學生個性發展[J].田徑,2019(12):58-59.
[3] 劉鴻.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體育教學[J].文學教育(下),2019(1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