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麗
【摘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扎根發芽,長大后開花結果。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涵。良好的家風能使孩子健康快樂茁壯地成長,并把它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使自己為國家的富強、繁榮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家庭;良好的家風;傳承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部完善的憲法可以讓一個國家的社會和諧。社會和諧了國家才會穩定富強。同樣,一個家庭優良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家庭和諧,家庭和諧了,每個人的身心才會和諧,生活才會幸福。提起家風,腦海中會浮現出南宋詩人陸游傾其一生為子孫留下的家訓26則,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影響深遠。清代第一才子紀曉嵐的家訓“四戒”“四宜”,內容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相映生輝,讓人受益無窮。
一、家風家教的內涵及特點
(一)家風家教的內涵
家風家教為“一個家族世代相傳并且沿襲至今的展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情操等的獨特風格?!奔绎L家教歸屬于道德文化的范疇,是一種展現家庭的意識形態以及支撐一個家族不斷進步的不竭動力。因此,它不僅僅影響著幼兒和青少年的道德修養,還影響著整個民族以及國家的內涵和價值觀。眾所周知,我國自古以來就注重家風家教的培養,并且在長久的探索與實踐中,逐漸形成完善了包含高尚的道德、良好的修養、端正的價值觀等內容,數千年過去,家風家教依然經久不衰。家風家教作為家庭的產物,促使著每個受過家風家教教育的人,按照既有的規范去適應社會生活,并且指導著他們的行為與活動。
(二)家風家教的特點
如果說家是社會優良風氣的孕育之地,那么家風家教便是它的靈魂與精神。家風家教具有傳承性,是對優秀家風的傳遞和繼承,也是對家庭成員道德品質的培養。家風家教不僅僅會影響當代人的社會活動,與此同時,還會將精神和內蘊潛移默化地傳承給下一代,并不斷重復更替。另外,家風家教還具有約束性,自形成之后,便會對每個成員產生熏陶,經過一定時間的積累,這就會成為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和言行規范。家風家教在一定程度規范了家庭成員的思想道德和言行舉止。久而久之家風在無形中就給予人們一種約束性。這種道德約束,促使著每個個體能夠形成完善的人格,為幼兒、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打下了深厚的根基。
二、幼兒開展家風家教活動的有效方法
身為父母,如何才能做好孩子的家風家教教育,這是讓很多父母頭疼的事。我們通常將父母提升教育能力的拓展方式分為以下幾種:首先,身為父母,應該在生活中,自發主動地向比自己年長的長輩,或者更有經驗的同輩人學習。其次,家長可以通過互聯網或者購買書籍閱讀,以查找相關知識進行學習。最后,家長也可以去嘗試接受系統的家庭教育指導。家長需要樹立用科學方法教育孩子的思想,傳統家風家教教育難以避免地會有落后和不足的地方,所以一旦成為父母,對于孩子家風教育在思想層面上要重視,同時,要深刻、系統地理解家風家教知識。
(一)明確傳統與現代家風家教教育的關系。
眾所周知,繼承以及弘揚傳統家風家教可以更好地促進幼兒在今后的發展,這是極其有價值的,同時也需要眾多家長充分地實施以及貫徹,因此,我們必須合理處理傳統以及現代家風家教教育之間的關系。傳統的家風教育中確實有值得我們現代人借鑒的地方,但是一些過時又陳舊遷腐的就需要剔除。因此,如何處理這兩者之間的關系,需要家長明確自身與現代家教家風教育之間的內在關系。
(二)有關制定家教家風內容方面的建議
為了搞好對于子女的家風教育,要制定明確的家風家教主題與內容。孩子的習慣應該從小就要抓,在還未形成習慣時就應該參與其中,讓孩子最初形成的就是優良的習慣,不能在事后再來改變壞習慣。多數的家長并不愿意將適量家務交給孩子承擔,他們幾乎一直認為孩子的年齡還不足以做家務。其實讓孩子完成家務并非在于他們付出多少,而是能夠讓孩子在這一過程中體會到不同的快樂和滿足。
(三)關于家風家教制定與實施的建議
其實,當前大多數家長對于子女的家風教育的實施方式還是足夠科學的,但是難以否認的是,仍有一部分家長仍在沿用傳統家風家教中的粗暴、簡單。這樣的教育方式極易導致家庭教育悲劇,顯然,這樣的結果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家風的本質是對人“心靈”的升華和凈化,家風教育需要孩子的配合以及理解,以更好地使其懂得人格、品質養成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家風家教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對幼兒的影響是深刻的,我們應該要讓家風家教似四月春雨般潤物無聲,使其融入幼兒和青少年的思想、精神中去。同時,讓優秀的家風家教永留人們心中,這樣才能加快建成精神文明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王愛玲.小學開展家風家教教育活動的有效方法[J].甘肅教育,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