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摘要】學前教育是幼兒學智啟蒙的關健時期,近年來隨著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更是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會的關注。文章對當前學前教育工作現狀展開思考,肯定幼兒園工作的積極效益的同時,針對其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一些解決對策,以期為優化學前教育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現狀;問題;解決對策
學前教育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一個重要教學階段,在這一時期,幼兒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可以對學習樹立一定的認知,對自我產生初步認識,并且養成一些生活習慣和學習方式,對未來更系統的學習和長遠的發展具有深刻影響。為此幼師肩負的責任重大,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更應當采取科學游戲有效的方式對幼兒展開具體的教學管理工作,確保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一、幼兒園教學工作現狀的思考
(一)注重傳統單向的注入式教學
通過已有的幼兒園教學實踐不難看出,多數幼師仍然采取的是傳統的、較為落后的單向注入式教學,即教師講什么,幼兒就跟著學什么,這樣的教學方式呈現出機械、固化的特點,容易對幼兒的思維發展形成桎梏。且缺乏對幼兒個性的引導和培養,長此以往,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難以得到發展和提升。
(二)教學內容不規范,兩極分化
在幼兒園的教學內容中,顯現出兩極分化的傾向。由于幼兒的思維和認知水平處于萌芽階段,所以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沒有作形式化、系統化的要求,教學內容常常以游戲為主,表現出極強的隨意性。在教育環境日漸嚴苛的情況下,有的幼兒園追求“小學化”的趨勢,不考慮幼兒的成長規律和學習特點,安排的教學任務過重,不利于幼兒的學習和健康成長。
(三)重視知識教育,忽視情感培養
不管是哪一種性質的幼兒園都存在重視知識教育,關注文化培養,忽視幼兒其他方面的素質發展,比如美術、音樂、科學等,以成績作為評判幼兒綜合能力的唯一依據,更沒有關注對幼兒的情感培養,使幼兒身心發展不均衡,學習意識也不科學,更不利于養成良好的學習方式和習慣。
二、對幼兒園教學工作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
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幼師需要對自身教學工作有更加全面、系統的審視,明確自身教育部職責,及時更新自身教學理念,將以人為本理念作為自身教學工作的指導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從幼兒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出發,采取更富有創新力和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引導幼兒萌發對學習的興趣,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幼兒園要從意識層面給教師進行指導和規劃,加強對教師的培訓,使其學習并掌握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提升教師自身專業素養,使其做好幼兒健康成長、快樂學習的領路人。
(二)合理規范教學內容,幫助幼兒均衡發展
對于當前幼兒園的教學內容設計,幼兒園也要積極發揮自身能動作用,以幼兒學習興趣和意愿為前提,遵循科學、合理的原則,規范教學內容,兼顧文化知識教育和其他素質教育,確保幼兒的均衡發展。例如,幼師在對幼兒進行文化知識教學時,就要把握幼兒的思維和能力,選取為幼兒所熟悉的內容,斟酌難度,由淺人深地引導幼兒主動思考、積極探究;對于幼兒的個性和潛能教師也要給予足夠的關注,具體了解到每一個孩子的情況,比如有的幼兒喜歡唱歌,教師就要給予鼓勵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培養發展歌唱技能;有的幼兒喜歡繪畫,教師也要積極引導其明確愛好,不斷學習。
(三)滲透科學教育、情感教育和德育
科學發展是第一要義,情感教育和德育又是當前基礎教育倡導的重點,在幼兒園教育階段重視這三者的融合則可以促進幼兒科學思維、良好情感、高尚道德等多方面內在品質的培養,為幼兒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情操養成奠定基礎。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帶來的生活質量的提升,學前教育乃至義務教育備受重視的同時,學生群體之中出現的問題層出不窮,究其原因,還是出在教育上。幼兒園階段的孩子的思維和意識如同一張白紙,如何對其進行正向的描繪對幼兒未來的學習和終身發展具有不可磨滅的影響,盡早使其在基礎教學中實現文化素養和精神品質的統一培養,可以讓幼兒在成長過程中不偏離正確的軌道。
(四)聯合家庭教育,重視家校合作
當前的教育不僅僅是幼兒園單方面的事,更需要聯合多方力量比如家庭、社會,還有近年來逐步興起的有關幼小銜接工作的小學學校的共同致力。眾所周知,環境對于個人的塑造是深刻而長遠的,對于幼兒的學習和成長這一長期過程,只是憑借幼兒園及其教師對幼兒進行針對性的培養是片面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幼兒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讓幼兒在無意識中進行模仿。所以幼兒園在開展教學工作時也需要加強和幼兒家長之間的溝通和聯系,了解幼兒的真實情況,獲悉幼兒家長的教育方法,傳達給其正確的教育理念和經驗,使家長積極配合教師工作督促幼兒學習。
參考文獻:
[1]曹麗莉.幼兒園園本教研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索[J].成才之路,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