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璇
【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有效課堂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如何提高幼兒教學的有效性成了時代賦予我們一線幼師艱巨而神圣的使命,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將其落到實處。為此,筆者理論聯系實際,結合自身多年的幼兒教育教學經驗,就此問題展開了分析,并給出了相應的參考方法,希望能夠提高幼兒教學的有效性,讓幼兒收獲更精彩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新時期;幼兒教學;有效教學;落實方法;案例分析
幼兒階段是一個人學習的伊始和萌芽階段,此階段學習的質量對幼兒一生的學習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實際展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立足幼兒教學實踐,想方設法探究出更多更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來提高幼兒教學的有效性,為其一生的學習開一個好頭,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有必要在既有相關研究的基礎上對其做更進一步的分析和探索。
一、以生活為源泉,激發興趣
生活是一個多姿多彩的資源庫,能夠為幼兒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源,而且處于不斷的變化和完善的積極發展狀態,這對于生活經驗比較匱乏的幼兒來說非常適用。因此,我們幼師要立足幼兒的實際生活,堅持以生為本的基本原則,為幼兒融入更多他們感興趣、喜歡的生活資源,一來能夠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二來能夠讓他們看到生活和學習的密切關系,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三來豐富多彩的生活資源也能夠很好地激發幼兒的興趣和熱情,能夠為更理想、優質學習效果的獲得奠定更堅實的基礎。例如,在教幼兒利用樹葉來進行粘貼活動時,就可以在上課前一起和幼兒討論一下完成這項活動需要的素材,讓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想法,之后從幼兒的想法出發,帶領他們走出教室,走出幼兒園,去采摘飄落的樹葉,在收集這些樹葉的過程中,給幼兒灌輸保護環境、愛護大自然的思想,并告訴幼兒自己采摘到的是什么樹的樹葉,之后在回到教室,和幼兒利用采摘到的樹葉一起進行粘貼,這樣一來,良好生活素材的應用,不僅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而且達到了不錯的教育效果。
二、以故事為載體,發揮主動
故事作為一種幼兒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符合現代幼兒的認知觀念和學習方式,而且故事內容豐富、精彩,通過聽故事、講故事、學故事能夠讓幼兒對故事其中蘊含的知識和道理有更深刻的掌握。因此,在實際展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改變教師講,幼兒聽和記的傳統教學方式,而是將更多的內容以幼兒喜歡的故事形式呈現出來,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幼兒參與學習的主動性,而且能夠達到印象深刻的有效學習效果。例如,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筆者就經常給幼兒講一些故事,一次在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的過程中,筆者給幼兒講了《羊羔跪乳》《烏鴉反哺》《陳毅探母》《吃水不忘挖井人》等故事,讓幼兒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從多方面了解感恩的內涵,激發他們感恩的欲望,之后讓幼兒從學到的故事出發,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去踐行感恩,通過點點滴滴的小事去感恩自己的父母,感恩教師,逐漸成長為一個會感恩,充滿愛的人。
三、以活動為平臺,個性成長
與其他階段的學生不同,幼兒天真爛漫、活潑好動,他們不可能也不會安安靜靜地一直學習,他們喜歡多姿多彩的活動,因此,在實際展開教育教學活動時,根據幼兒的需要和喜好,為他們組織、展開他們喜歡的實踐活動,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讓整個學習氛圍變得更加活躍,而且能夠讓靜態的知識動起來,在動的過程中也能夠促進幼兒的多元、個性成長。在此過程中,一方面需要我們教師扮演好引導者、幫助者、促進者的角色,給幼兒展開更多適合他們的活動;另一方面要對幼兒多一點鼓勵和支持,幫助他們建立參與活動的自信心;此外,還需要尊重幼兒的差異性,并且能夠揚長避短,在活動中對他們進行針對性的引導,以促進他們實現個性化的成長。例如,筆者在展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組織幼兒開展了多個實踐活動,如在重陽節前后組織幼兒開展“新的敬老院”的主題活動,讓幼兒自己動手根據自己的想象去建一所新的敬老院,在建敬老院的過程中,而且會帶他們去敬老院為老人講故事,表演節目,通過這一實踐活動的組織,幼兒也學會了尊敬老人,感恩身邊的人,實現了個性的成長,達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事實證明,有效的課堂教學不僅能使幼兒在最短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還使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能輕松方便,實現共贏。而真正有效的教學,教學活動中幼兒是主人,需要我們教師時刻以幼兒為主展開多樣化的教學,并做到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優化。當然,本文所做的分析不夠完善和具體,給出的以生活為源泉,激發興趣;以故事為載體,發揮主動;以活動為平臺,個性成長三個方法既是對個人多年教學經驗的總結,也是個人認為比較有效、可行的三個方法,在日后的教學實踐、理論知識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還會繼續探究此問題,繼續為更理想的幼兒教學效果的獲得貢獻一己之力。
參考文獻:
[1]楊冬梅.幼兒園有效教學與一日生活優化的探豇[J].基礎教育研究,2011(17).
[閉]周碩.當前幼兒園有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現代交際,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