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
【摘要】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良好的審題習慣是幫助學生提升數學解題正確率的關健。所以,教師需要拓展更多的審題教學方法,讓學生可以多方面地提升數學審題能力,從而可以培養小學生的審題習慣。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低年級;審題習慣;培養
一、拓展審題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審題習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低年級小學生缺乏足夠的數學學習能力,致使在學習過程中總是會出現各種錯誤,有些錯誤是因為計算方法不正確導致,有些錯誤是因為不懂或不會導致,還有些錯誤是因為審題不細致導致,這些都是小學生提升數學學習成績的重要阻礙。那么,針對審題不細致問題的產生原因,一方面在于小學生在審題時沒有抓住數學題目的關鍵詞,致使學生的解題方向出現偏差,導致最終發生計算錯誤;另一方面在于教師引導學生的審題教學方式沒有奏效,在學生的印象中沒有深刻記憶正確的審題方法,所以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會導致出現計算錯誤。那么,為了可以改善小學生的審題問題,教師需要通過多種方式,科學地引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可以從以下兩種方式展開。
(一)讓學生記憶審題口訣
在低年級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小學生總是喜歡具有童趣的事物或人物,所以學生的數學思維還是較為稚嫩的,在面對數學題目時不能深層地理解題意,所以教師讓學生以繞口令的方式學會審題口訣,可以讓學生在趣味化的環境中提升審題能力。比如,當數學教師在教《6-10的認識和加減法》時,從該部分內容來看,包括有6到10數字間的加減法,并且在大部分的數學題目中,都是較為簡單的數字。那么,教師可以在上課前給學生說“同學們,今天老師教你們審題口訣好不好?”,由于學生對于“審題口訣”沒有特別的概念,教師可以在課堂內展開游戲,讓第一個學生代表第一句,如“一看整個題目”,讓第二個同學學生代表第二句,如“二看題目數字”,讓第三個學生代表第三句,如“三看數字關系”,讓第四個學生代表第四句,如“四看題目問題”。然后,教師讓全班學生跟著自己大聲地朗讀口訣,這就會讓學生在娛樂的過程中加深審題學習,當熟悉審題口訣之后,這就會形成良好的身體習慣,從而可以提升小學生的審題能力。
(二)讓學生列出審題列表
從每個數學題目內容來看,每個題目都會有相應的解題邏輯,學生需要逐步地將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列出來,然后根據已知條件慢慢地求解正確答案。但是,在通常情況下,小學生會直接根據題目中的條件求解,不會通過審題細細查找題目邏輯關系,這就很有可能導致出現計算錯誤。所以,為了可以提升計算正確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求解題目時列出審題步驟,讓學生可以較為清晰地了解題目條件的邏輯關系,這就可以順利地求出數學答案。
比如,當數學教師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一道數學題“在課間操時間,小黑的前面站了30名同學,后面站了15名同學,請問這一列共有多少學生呢”,在做這道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數字的順序標出題目的條件序號,將題目中的"30名同學”標為①,“巧名同學”標為②,“小黑”標為③,“共有”標為④,然后讓學生將①②③④羅列在草稿紙上,這就可以發現該道題目的解題方法,同時可以讓學生更為清楚地審題,長此以往,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審題習慣。
二、在課堂中留有充足的審題時間,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題習慣
在低年級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往往教師會將課堂時間安排得有條有理,每個時間段都會有相應的教學任務,有些教師會側重于講解數學解題方法,有些教師會側重于調動課堂氛圍,在審題教學方面留有的課堂教學時間較少,這就不利于提升學生審題能力。所以,教師需要調整課堂時間安排,將更多的時間留用在培養低年級小學生的審題習慣中,并且在該時間中教師通過更多的例題和審題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增強學生審題能力,從而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審題習慣,比如,當數學教師在講解某個例題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小學生閱讀題目,自行找出題目中的有用條件,然后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獲得部分學生的答案,分析學生的審題結果,再進行完善,這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擁有更多的時間學習審題技巧,從而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審題習慣。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數學教師需要通過更多的方法培養低年級小學生的審題習慣,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減少因審題不細致導致的計算錯誤問題。同時,教師需要考慮低年級小學生的心理發育特點,在趣味化的環境中培養學生的審題習慣,從而可以提升小學生的審題能力。
注:本文為寧夏第五屆基礎教育教學課題研究課題“農村小學低年級數學審題習慣培養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JXKT-XS-05-055)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徐玲玲.農村學生數學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7(11).
[2]郭冷紅.分析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審題習慣的培養[J].當代教研論叢,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