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霞
【摘要】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的萌芽階段,在小學階段培養的是學生對學習的初步認識和了解的階段,但同時也是發展核心素養的啟蒙階段。文章簡要介紹了目前小學課堂語文核心素養的現狀以及優化的策略,為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教學活動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核心素養;培養方法
一、語文核心素養的現狀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進步,語文課程的改革也受到了一定影響,目前語文課程不僅僅授予語文相關的知識,還對學生的價值觀,道德觀,人生觀的形成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小學教學加入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2011年,《全日制義務教育漢語課程標準》(實驗草案)指出:“漢語課程應致力于學生漢語素養的形成和發展。漢語素養是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目前小學生在教師的領導下正確地將學校的學習課程的內容與品質方面的教育進行結合,小學生應在最初培養階段就擁有美好的品質。目前政府也結合我國實際的教育形式和教育狀況,出臺相應的有利于促進初中核心素養教學的政策。目前來說,核心素養的目的不僅僅使小學生學會知識,還要使小學生全面發展,養成獨立自主的學習意識,學會思維,學會思考,擁有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
二、語文核心素養在小學語文中的優化策略
(一)提高學校和教師對語文核心素養培養重要性的認識
若想提高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核心素養的能力,就必須要提高學校和教師對于語文核心素養培養重要性的認識,只有教師和學校充分重視核心素養的教育才能夠推行核心素養在小學課堂中的教育。語文課堂中核心素養的教育,還可以通過開展多種學習活動進行展開,語文是我國傳統的文化與語文相關的學習活動有很多,比如,讀書,寫字,閱讀,討論,交流等。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教學活動,讓同學積極參與到與文有關的學習活動中,通過參與了解到語文博大精深的魅力,以及核心素養,培養對他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對學生態度素養的培養要從學生興趣人手
推行核心素養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還可以通過對學生態度素養的培養人手,培養學生對核心素養的教育的興趣,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由于小學生很難有自控力,因此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是十分重要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學習過程中,才能夠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由于現在科技發展迅速,也可以借用多媒體等形式傳授語文知識,由于學生對新鮮事物都十分感興趣,因此,也可以更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例如,當學習鮮花學校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視為鮮花。這時,教師可以閱讀帶有情感的文字,讓學生體驗作者寫的花的情感,引導學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使學生愛上學習語文,積極參與到道德素質的培養過程中。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品質觀,以及人生價值觀。使學生擁有社會責任,并找到正確的學習動力。
(三)通過強化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
還可以通過強化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小學生階段是啟蒙階段,是教育以及各種知識課程能力的培養初始,在培養小學生教育的過程中就引人核心教育的培養,不僅可以為小學生樹立人生觀價值觀起到一個良好的開頭,還可以使今后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引導很多學生培養成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可以為教師省下很多心力。通過強化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就可以使學生能夠得到語文的核心素養的培養。關于語文的學習,其實是一種理解能力的學習,中國語文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為我國創造了碩果累累知識文化,因此應從小就培養學生閱讀能力,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使學生有興趣并積極主動地學習。因此對學生進行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培養還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一般小學生認為學習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需要改變他們這種看法,吸引他們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認為學習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比如可以通過排練教材中情景劇的方式,讓學生選定一篇課文,然后分配角色,通過演繹劇中的經典,使學生更好理解,文學經典中的魅力和思想。也可以通過摘抄一些優美的詞句詩句,通過講解等方式分享給大家,在語文文化的交流活動中使學生不斷了解語文知識,深化語文的思想內容。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小學生語文教學課程中核心素養的培養。我們應該從態度素養,語言素養和人文素養三方面共同努力,使小學生在語文教學課堂的過程中完成核心素養的培養,養成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以及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的培養,為小學生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志娥.小學生以課外閱讀提升語文核心素養的策略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7(35).
[2]田佑可.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方法[J].才智,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