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波
【摘要】本文介紹和探究家庭、幼兒園、社會在兒童教育中的特點、優長及三方實施合作教育的方法、途徑。結合幼兒園工作實際倡導社會與家庭關注兒童的教育與發展。
【關鍵詞】一致性;互補性;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
在龐大的人類社會中家庭是最小的“細胞”,每一組“細胞”的生存狀態關乎著社會的穩定、和諧、國家的健康發展。幾千年的華夏歷史長河中,家庭一直義不容辭地擔當著中華兒女們綿延傳遞文化信仰教育的先行者。而學校與社會則擁有不可或缺的主導地位。從“孟母三遷”的故事中我們明確地印證了一個道理:教育不僅是父母為了孩子擁有一個更好的成長煞費苦心,易被忽視的學校、社會環境的好壞對孩子有著深遠影響。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僅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正身立德,更要善于與學校、社會積極互動、協調一致地感染教化孩子。人的一生都在成長和受教于家庭、學校、社會,特別是3-6歲兒童,從他們哇哇落地的一刻開始,家庭中各個成員就會自然地、積極地進入哺育,擔當教育角色,事實研究也表明這時嬰兒的健康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父母,或擔任哺育者的家庭成員。
一、幼兒園、家庭教育特點及優勢
(一)實踐中我們發現家、園、社區三方合作中,幼兒園是積極的引領者,它常常是三方合作的發起者和組織者,猶如修路架橋的工程師,把家庭與社區對幼兒教育的要求融會貫通在各自的發展空間中,了解和認知三方教育的特點和優勢會讓我們更好地利用好各自的資源形成合力,為幼兒的健康成長發揮好作用。
(二)家庭教育的特點與優勢
1.提供了優先的教育。在最早圍繞著吃喝拉睡的生理需求到慢慢需要擁抱、陪伴的滿足感等都由家庭的各個成員協調哺育,從而建立起最安全、信任的關系。應該說外界的影響、干擾還微不足道。最初的家庭生長環境對于幼兒今后的成長來說不僅僅是人生序曲的開啟,更像是一個完整健康生命的前奏,是一個完整作品的必要部分,不容忽視!2.家庭教育的隨時隨地性具有其他教育不能給予的。
二、家、園、社區教育合作的有效途徑及方法
家、園、社區教育的一致性,連續性、互補性特點使得教育的三方必須保持高度的協調一致,彼此信任。家庭成員的文化、職業、年齡、性別、性格愛好的不同會帶給兒童千差萬別的影響,所以家庭教育的影響不容小視。園所教育與社會教育也通過媒體、新聞等途徑傳播教育和引導社會中的成人在承擔父母角色中不斷學習和獲取積極正確的育兒經驗、知識,并付出時間和精力為社會養育合格、健康的人。因此在實施教育的同時必須具有全面廣闊的視野,寬容包容的心態,持久信任的發展。以下就對3-6歲兒童從家庭、幼兒園、社會三方合作的角度談談我們認為好的方法和途徑:首先,加強雙向溝通。要從創新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溝通形式出發,實現家園互動。具體說來,加強家園溝通和互動,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創新家長會形式
積極改變傳統的單向式的家長會形式,從家長和幼兒的實際需要出發,開展多種模式的家長會,可以促進家園互動,如頭腦風暴、情感交流、親身體驗、分享經驗等。
(二)積極發揮家訪活動的作用
除了對新生進行家訪之外,還要對一些身體殘疾、不適和性格特殊、學習能力弱等個別學生進行家訪,跟蹤幼兒身心發展情況,對癥下藥地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三)創新各種渠道
在家園合作中,要本著尊重、平等、互動、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支持和理解,如開設宣傳欄、家長信箱等形式。其次,加強家園合作。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家園雙向溝通得以實現。在開學之初,可以向家長發放“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的意向調查”,了解家長的興趣、愛好、特長和希望等。在幼兒園教育過程中,可以邀請有時間的家長進行“老師”“助教“醫生”等角色扮演,還可以通過親子執導小組、親子俱樂部、親子志愿者等形式開展親子陶藝賽、家庭文藝賽、親子制作、親子繪畫、親子插花學習、親子體育比賽、親子游戲、親子社會實踐等活動,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最后是發揮現代化技術作用,提高家園合作效率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給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結合時代要求,在幼兒園家園合作中發揮現代化技術的作用,可以完善家園溝通的渠道,豐富家園活動形式,實現資源共享,提高家園合作效率。
比如:積極建立幼兒網站,拓寬家園合作渠道。為加強家園合作工作,可以建立自己的網站,在各個欄目中展示幼兒的風采,向家長宣傳科學的教育理念、方法和知識,與家長分享幼兒校園生活,與家長進行在線互動和留言等,進而提高家園合作效率。還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活動視頻,積極了解幼兒活動的情況。例如,運用視頻記錄幼兒的日常生活,以便在舉辦的各種活動中展現出來,與家長進行分享,可以讓家長了解幼兒的各種活動和表現,促進家園合作。
參考文獻:
[1]王俊麗.家園共育對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問題的探討[J].亞太教育,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