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清梅 張學玉 彭美連 黃會招



[摘要]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86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拋硬幣法分為對照組(n=43)與觀察組(n=43)。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常規護理結合心理護理,比較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焦慮、抑郁狀態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護理干預后的心理焦慮、抑郁狀態評分低于對照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理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心理焦慮及抑郁狀態,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應用價值顯著。
[關鍵詞]心理護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焦慮抑郁;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2.12?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20)7(c)-0208-04
Application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PENG Qing-mei? ?ZHANG Xue-yu? ?PENG Mei-lian? ?HUANG Hui-zhao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Yichu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Jiangxi Province, Yichun? ?33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Methods A total of 86 patients with COPD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43)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3) according to coin tossing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performed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performed routine nursing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nursing,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sychological anxiety, depress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sychologic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ursing total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 with COPD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It has significant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spiratory failur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Nursing satisfaction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組以慢性咳嗽、咳痰、氣短、呼吸困難為主要癥狀疾病,具有不完全可逆氣流受限點,與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密切相關[1]。該疾病居全球死亡原因第四名,研究表明,西方國家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下降,但COPD死亡率則升高,危及患者生命健康,我國數據統計COPD死亡率也持續升高,研究有效的治療方法,提高疾病治療康復效果,是當前臨床研究主要內容[2]。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緩解患者負面情緒,對提高護理效果有積極意義。常規護理干預并未強調對患者護理展開護理服務,因此用于改善患者負面情緒效果不佳,不利于患者抑郁焦慮情緒改善。國外學者關于護理方面研究,提出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干預理念,將其應用于臨床,應用價值得到臨床認可[3]。為證實心理護理的應用價值,本研究選取86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對觀察組43例患者采取心理護理干預,觀察其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86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拋硬幣法分為對照組(n=43)與觀察組(n=43)。對照組中,男25例,女18例;年齡56~81歲,平均(68.02±2.02)歲;病程5~15年,平均(10.0±2.5)年;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2例,初中5例,高中及以上36例。觀察組中,男30例,女13例;年齡54~85歲,平均(67.85±2.00)歲;病程4~16年,平均(9.8±2.6)年;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3例,初中6例,高中及以上34例。兩組的性別、年齡、病程、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符合COPD伴呼吸衰竭的診斷標準[3];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智力障礙或精神類疾病者。
1.2方法
兩組入院后,接受常規祛痰、消除支氣管炎的治療,為患者提供氧治療。對照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
1.2.1對照組? 常規護理內容,加強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對癥用藥治療,飲食注意清淡、營養豐富。
1.2.2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結合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具體措施如下。①患者入院后:熱情迎接患者,帶患者熟悉醫院環境、病房。開展心理干預前,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基本情況,包括患者經濟狀況、文化程度生活環境等,便于提供針對性護理干預。②鼓勵患者勇敢面對疾病:護理實施中,可多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內心想法,鼓勵患者說出自己擔憂,主動講解有關COPD伴呼吸衰竭疾病相關知識,讓患者深入了解自身的疾病。③疾病健康宣教:開展健康宣教,通過發放宣傳手冊、播放視頻等,提高患者對疾病認知,避免因長期處于病痛中而產生焦慮、抑郁。還結合患者文化程度,提供不同語言溝通、非語言溝通方法,對文化程度高且具備一定衛生健康知識患者,進行深層次講解,對文化程度低患者,講解注意通俗易懂,告知患者呼吸機應用必要性,爭取患者配合;需做氣管切開患者,主動講解其意義及必要性,獲得患者理解支持,并告知患者成功治愈案例,減少患者焦慮抑郁,護理人員尊重患者,滿足患者需求,與患者溝通與操作中,盡量不要呼叫患者床號,而是叫患者全名,讓患者感覺到被尊重;操作開始前,告知患者注意事項,并為患者播放音樂、電視,緩解患者焦慮,降低室內儀器聲音,避免噪聲產生干擾,鼓勵患者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④其他護理:保持病房光線柔和,醫護人員交流中,降低聲音分貝,保持患者情緒穩定,尋找社會支持系統,患者家屬朋友、同病房病友與患者彼此間相互支持,提高成功戰勝疾病勇氣與信心,醫護人員在護理時,陪伴、安撫患者,或撫摸患者頭部,消除患者抑郁、孤獨感。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評分。
①護理干預前后焦慮、抑郁評分。采用國際通用焦慮、抑郁自評量表來評價心理護理干預,將兩組進行比較,并將兩組滿意度進行比較。焦慮、抑郁情況根據國際通用焦慮自評量表[4]、抑郁自評量表進行評價,當焦慮自評量表評分>50分,則表明存在焦慮;抑郁自評量表>53分,則表明有抑郁。②護理滿意度評價。根據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患者護理滿意度,于患者出院前1 d進行調查,問卷滿分100分,滿意≥90分,一般滿意60~89分,不滿意<60分。總滿意=滿意+一般滿意。③評價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根據生活質量量表(GQOL-74)[5]評定患者生活質量,該量表包括4個方面內容:物質生活、社會功能、心理功能與軀體功能,每項評分0~100分,評分高該維度下指標狀況良好。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者轉換為正態分布后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焦慮、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護理前,觀察組護理后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護理總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GQOL-74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的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與物質生活各項GQOL-74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3討論
COPD為一種氣流受限特征疾病,主要表現為氣流受限不可逆,且病情呈持續性發展,會導致機體炎性反應[6]。若不及時處理,病情繼續惡化,可能會出現呼吸衰竭,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水平,危及患者生命健康[7-8]。需要積極采取措施搶救患者,挽救患者生命健康。臨床采用呼吸機輔助治療,但治療過程長,病情恢復緩慢,部分患者表現為焦慮、抑郁,甚至喪失治療信心,出現主動放棄治療、呼吸機依賴等情況[9]。有研究指出,搶救治療結合護理干預,對促患者病情康復有積極意義。心理因素不僅是COPD發生發展重要影響因素,還影響病情轉歸、預后及防治,因此強調心理護理干預至關重要。
本研究觀察組給予心理護理,對照組則實施常規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實施后患者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心理護理實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焦慮抑郁。常規護理中,不能照顧到患者內心感受,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疾病治療效果[10-11]。在護理中,良好心理護理貫穿于整個護理中,明確患者需求并滿足、講解該疾病相關知識、心理支持、播放音樂或視頻轉移注意力等,且護理工作中、工作外時間,護理人員也可多與患者聊天,疏導患者負面情緒,緩解患者焦慮抑郁[12-13]。通過心理護理干預,可安慰、勸導、啟發、改善環境等方法,使患者擺脫所處環境,改善負面情緒,同時注重患者心理社會需求,包括被尊重、親情、安全需求。尤其對老年人,開展必要心理護理干預,讓患者感覺到溫暖、被關懷,這些均有利于患者病情早日康復,并進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水平[14-15]。研究表明,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93.02%)高于對照組(69.77%),觀察組物質生活、社會功能、心理功能與軀體功能等各項GQOL-74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因心理護理以滿足患者需求為護理實施基礎,深化常規護理內涵,致力于為患者提供人性化護理服務,在促患者病情康復同時,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高患者康復效果與生活質量,達到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效果[16]。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用于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負面心理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王艷,王阿梅.血清膽堿酯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行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患者中的變化及意義[J].海南醫學,2016,27(17):2759-2761.
[2]張海艷,周淑芳,包逸黛.貫序無創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觀察及護理[J].貴州醫藥,2017, 41(2):219-220.
[3]楊寧梅,侯穎,王麗,等.綜合護理干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1):172-175.
[4]趙麗梅.基于行動學理念的護理干預在卵巢癌患者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9,25(16):2680-2682.
[5]毛勤玲.基于GQOL-74量表的肝癌規范化癌痛護理效果評價[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14):164-166.
[6]李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低鈉血癥的治療體會[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6,31(9):1074-1074.
[7]俞寧寧,嚴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社區獲得性肺炎的影響因素分析[J].預防醫學,2017,29(3):269-271.
[8]馬莉.無創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癥呼吸衰竭的護理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S1):20-20.
[9]張琦婉,吳林柯.精細化護理干預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效果觀察[J].安徽醫藥,2018,22(3):573-576.
[10]陸靜,王艷梅,張美蘭,等.延續護理對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BiPAP通氣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 23(29):3693-3698.
[11]齊麗娜.臨床護理路徑結合面罩無創通氣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J].山西醫藥雜志,2016,45(5):620-621.
[12]楊寧梅,侯穎,王麗.綜合護理干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1):172-175.
[13]徐月珂,申琳.綜合護理干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1):55-56.
[14]廖珍慧,劉霞,魏亮.優質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發呼吸衰竭患者的應用研究[J].川北醫學院學報,2018,33(2):145-148.
[15]胡雪芬.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腸內營養管理及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0):142.
[16]史燕,方英,李云娜,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華全科醫學,2018,16(2):309-312.
(收稿日期:2019-10-28)
[基金項目]江西省宜春市指導性科技計劃項目(JXYC2019 KSB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