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飛
【摘要】我們應該以“動態生成”的眼光看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學生出錯很正常,堅持人本理念,對此類教學現象給予直視,把本身授課智慧充分發揮出來,對學生錯誤資源進行科學應用,讓他們懂得在錯誤中積累經驗和成長,從而提升自身的數學本領和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 錯誤資源? 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8-0083-02
小學數學課堂之上,學生分析與理解數學的能力欠佳,因此,出現錯誤是一種常態。然而,就小學數學老師而言,更需要關注學生的錯誤性質。其實,若是可以充分的應用錯誤資源,對于課堂教學也是一種幫助和提升,對此,我們有必要重視起來。
一、概述分析錯誤資源
所謂錯誤資源——即教學活動開展中,因為學生在學習水平以及能力方面存在的差異,造成解題思維與方法上產生錯誤,但是應該明確,錯誤資源是一種“優越”的資源,所謂失敗乃成功之母,只有充分發現自身的錯誤,并且善于利用自己的錯誤,才會有所突破和進步。所以,對于學生所匯集的“錯誤資源”,教師必須要科學的進行應用,讓它們在課堂中大放異彩。
二、錯誤資源與小學數學融合論述
課堂中,學生是主體,老師負責引導和幫助學生學習,小學數學課堂中錯誤資源的應用,教師應該致力于學生錯誤能力與技巧的疏導,讓錯誤資源在小學生數學學習中切實發揮作用和價值。
1.良好觀念的樹立,科學認知錯誤資源
為了切實發揮錯誤資源的作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首先應該把良好的授課觀念樹立起來,特別是小學數學老師,對于學生學習中出現的錯誤,要以一顆寬容的心對待,與學生心理情況相結合,把出現錯誤的原因挖掘出來,因為數學知識自身難度系數就比較高,學生在學習期間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錯誤,因此,要鼓勵學生,盡量把好的形象為學生樹立起來,因此,課堂中老師一定要明確錯誤資源的價值。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的知識內容時,學生時常出現錯誤,因此,我們可以把一定的情境設置出來,課堂中設置“超市購物”的情境,讓學生更好地認識人民幣,使他們懂得愛護金錢,在中國,人民幣是法定貨幣,作為中國人必須要認識它,通過錯誤資源的應用,深化對此部分知識的學習。
2.恰當處理教學中的錯誤資源
演算與回答問題是小學數學課堂的常見現象,并且,會有很多錯誤出現在這兩個環節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錯誤資源,我們不可盲目的糾錯,應該把一定的時間為學生留設出來,讓學生認識錯誤,自主引導學生發現錯誤,進而把課堂學習重點引出來。然而,對于一些錯誤,有時候學生無法全面認知,這時老師需要引導和幫助學生,讓他們切實認識自身的錯誤。比如,在對“正方形面積”計算教學中,我通過多媒體呈現這樣一道題:小剛家中有塊地,周長為16米,計算菜地面積。在視頻內,我故意把菜地的形狀掩蓋起來,在此期間,一些學生就會認為這塊地為正方形,這樣就可以指出他們的錯誤:在做題前,需要將題意看清楚,才會防止錯誤的出現,從而保證解題的高效性。
3.搜集錯題,把控錯題規律
首先,根據學生情況科學分層,把針對性強的錯題集建立起來。經過階段測試、單元檢測、中期考試以及期末考試等暴露的錯誤是錯題集的收集對象,在完成考試后,老師讓學生抄下來試卷內的錯題,然后對出錯原因進行重點分析,正確的進行解答,在收錄完錯題集后,進而把自身的薄弱環節找出來,實現重點內容的復習。收錄錯題集,深化學生對錯題的印象,對糾錯意識進行強化,有助于學生正向思維能力的培養。老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層次差異,設定不同的要求,例如,優等生錯題量不大,可以要求他們對所有錯題進行收集;對于中等生而言,對一半錯題進行收集;如果是學困生,進行1/3的收錄即可。學困生和中等生的錯題量較大,所以,要有針對性的指導這部分學生,讓他們在自身能力范疇中進行錯題原因的分析,然后把正確答案找出來。此種根據學生具體情況的錯題分層,不但能夠將學生收集錯題的負擔減輕,而且,可以有針對性的積累錯題。
其次,循環復習,有目的性處理問題。基于學生角度出發,錯題集會很好的幫助學生學習,科學發揮錯題集的作用,能夠讓他們發現自身學習中的薄弱之處,進而實現解題技巧與思路的有目的性訓練,及時改正所出現的錯誤。因此,在各次考試后,老師要引導學生收錄錯題,在短時間內讓他們實現查缺補漏。這樣在錯誤面前,思維變得縝密,會不斷總結方法與經驗,同時在遇到考試時,他們的情緒也會變得放松,體會老師對他們的引導和幫助。如果連續的錯誤出現在同一題型中,要引導學生把重點符號標記在錯題上,再次翻閱中會有針對性的展開復習,達到全面掌握錯題集題目和知識點的目的。學生不但要對自己錯題集進行翻閱,同學之間還應該相互交換,互相之間尋找問題,從而避免在后續的做題和考試中出現相同的錯誤,此外,對他人智慧與經驗的借鑒,也會對自身的解題技巧與思維進行豐富。
4.包容錯誤,實現學生思維的暴露
數學課堂中,師生間都容易出現錯誤,然而重要的是我們能否用一種包容心態去應對錯誤。對于出現錯誤的原因,師生應該充分、深入的思考,并且可以科學地應用資源,在糾錯中把正確的知識結構建立起來。現實中也不存在“一帆風順”的課堂,而是需要包容和直視錯誤。
案例分析:在對“除法”的內容教學中,有這樣一道題:有18個男同學在操場上跳繩,又加入了18名女生,然后劃分四個小組跳繩,一共能劃分成幾個小組。初步審題會發現這道題條件不足,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規律與性格特征決定了外部環境會對他們學習產生影響。容易混淆一些相似的知識點,或者思維比較定式。所以,我們利用這種練習方式引導學生認知知識內容,學生正確審題,對隱藏條件進行辨別分析,引導學生通過數學內的一些性質去處理相應的試題,從而將錯題資源的作用和價值發揮出來。
5.在教學情境中應用錯誤資源
在數學課堂的教學當中,教師都是根據教學大綱和相關的教學要求來對知識點進行講解,并且對學生出現的錯誤也進行了及時的總結,但是由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所以還是很容易出現各種錯誤。所以在這種狀況下,教師就可以創造性的引進先進的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教學,將錯誤的資源和數學主題緊密地結合起來,從而為學生構建更加趣味性、生動性的數學教學情景。此外,教師還可以對教學當中可能出現的錯誤進行假設,并且展開相關的討論帶領學生對問題進行聯系。
例如,在進行“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呈現教學情景:“麗麗爸爸和麗麗周末去超市采購,買牛奶一共花費了90.18元,買了一副乒乓球拍花費了25.25元,買了兩斤香蕉花費了15.36元,麗麗交給了售貨員一百元,問能否購買上述的物品呢?如果不夠,還差多少元呢?”在實際解決問題時,學生就可能會列出“90.18+25.25+15.36”的算式,此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共用”和“各用”進行分析,具體的分析學生有沒有對題目的意思掌握,而且在計算時因為“100”沒有小數點,所以學生就不知道如何去計算,這時教師就可以采取微視頻來向學生講解“整數的小數點是可以省略的”,而在對“90.18+25.25+15.36”進行計算時,學生最終會得出“130.79”,教師可以將這個結果和正確的豎式計算進行對比,帶領學生對“進位”進行討論和練習。
6.在反思和總結當中應用錯誤資源
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教師可以要求小組成員當中表現優異的同學引導其他的小組成員進行深度的思考和探究,并且鼓勵學生團結一致,結合小組同學的力量共同來解決遇到的困難。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和共性來對相關的問題進行訓練,引導學生深層次的對數學問題進行練習,小組成員在交流和探究如何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來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對一些開放性的數學問題去大膽的思考,大膽的探索,讓學生嘗試著用自己的思路來解決問題,并且根據自己的解題經驗和心得體會來對問題進行有效的總結。此外,教師還可以讓數學成績好的學生養成擁有錯題集的習慣,讓學生對解決問題過程當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并且還可以依靠小組成員和教師的力量來解決問題。對于錯誤率比較高的題目,教師可以將錯誤分析和正確的解法在班級的公告欄上進行公布,或者直接發到班級的群中,以此來提升錯誤資源的利用效率。
7.在內容整合當中應用錯誤資源
在對數學的課堂教學進行開展之前,教師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數學水平、思維方式、認知方式等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考慮,將教學經驗和優秀的教學案例作為參考,在數學的課堂教學當中有效地融入錯誤教學資源。在整個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作業情況和考試的反應情況來獲取學生的錯誤資源,或者通過教學反饋來對錯誤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此外,為了可以滿足不同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來搜集一些比較經典的錯誤資源,再根據本班級的學習狀況進行相應的調整,盡可能的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學習和練習。并且采取對比的方法來加深學生對錯誤資源的認知,再根據進一步的目標來引導學生對相關的內容進行學習。
8.有效利用錯誤資源提升學生反思能力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密不可分,而錯誤資源的利用和學生的反思能力也有著密切的聯系,自我反思能力的強弱也就體現了學生學習有效性的促進程度。所以,教師在進行相關的教學活動時,應該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反思氛圍,讓學生深入反思,在反思自身的錯誤過程當中提升自身的分析能力,從而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的掌握學習方法和學習思維,使得學生在學習思維上的缺陷得到補充。例如,在“周長與面積”的教學時,一部分的學生在計算的過程當中容易出現混淆的現象,經常將周長計算成面積,或者將面積計算成周長。對于這些錯誤教師不可以直接引導學生進行糾正分析,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空間讓學生自我反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來體會課桌的周長和面積,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哪些問題會涉及到周長和面積?通過這種方法,學生進行自我思考之后,就會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從而全面的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我們要充分發揮錯題資源的作用,正確直視教學中所出現的錯誤。在錯誤的基礎上實現突破,在錯誤中總結經驗。讓學生在錯誤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鼓舞學生持續創新,從而將學生的逆向思維培養起來,善于把學生探究問題的氣氛營造出來,不但不規避錯誤,而且要善于應用錯誤。
參考文獻:
[1]楊益.小學數學課堂上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J].新課程導學,2018(18):765-766.
[2]謝峰,李宜艷.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8(1):987-988.
[3]張莉萍.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3).
[4]唐興麗.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3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