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發乾
摘? 要:不管時代怎樣發展,學科知識都與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高中階段,學生學習的化學知識難度有所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初中高漲,這一現狀使得教師們開始展開反思。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提出為化學課堂和教師迎來了曙光,化學教師可以應用生活化教學手段組織化學教學活動,促使學生能夠從生活角度思考化學問題并獲取化學知識。在本篇文章中,筆者將詳細闡述如何實現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學生;學習興趣
當生活化教學理念得到廣大教師的高度認可和應用后,生活化教學方式便被廣泛地應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就是把高中化學教材的內容與現實的生產生活有機聯系起來,讓生活走進課堂,課堂教學注重利用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生活化教學模式不僅對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積極性,還有利于其化學知識應用能力和化學素養的提升。
一、課堂導入生活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的趣味性是引發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的關鍵所在,因此廣大教師在教學中都十分重視打造趣味性的課堂。高中化學知識點較為龐雜,學生很難對化學知識產生濃烈興趣,教師經過長時間的探索與實踐,提出了生活化教學模式,利用生活化的案例或者故事導入化學課堂,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致,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進一步提升學生課堂學習參與度以及學習效率。
例如,學生在探究了“過氧化鈉與水的化學反應”過后,化學教師又在課堂中演示了人們在生活中常常見到“吹氣生火”的趣味現象,并由此引出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化學教師在學生學習興致逐步提升的過程中,又將過氧化鈉應用在呼吸面具的制作中等實踐經驗和知識等內容講解給學生,促使他們通過化學課堂的學習逐步認識到化學學習對于生活實踐的意義,進而更加積極且主動地參與到化學學習氛圍中去,實現高效的化學教學效率。學生在對化學知識產生學習興致后,學習積極性也逐步提升,想要探究更多的化學知識來充實和提升自我。
二、知識講授生活化,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眾所周知,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知識,很多知識都是生活實踐的總結與歸納。鑒于此,高中化學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經常會思考生活中化學現象或者規律與課本知識有著緊密聯系,并且以案例的形式展示給學生,為其營造一個生活化的化學教學氛圍,促使他們自覺地進入學習狀態,進而快速汲取化學知識。學生從生活化案例中學習了化學知識后很容易在以后的學習中聯想到生活,同時在生活中聯想到化學知識,對提升化學學習效率十分有益。
例如,學生在學習“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一節時,高中化學教師通過應用生活化的方式講授化學知識,促使學生學習效率得以提升。課上,化學教師首先通過高科技產品所使用的的金屬材料導入課堂教學活動后,說道:“金屬材料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像我們上班騎的自行車以及坐得公交車都是由不同的金屬材質組成的,家里做飯用的鍋和勺子也是金屬材料,家用電器等都是金屬材質的。你們還知道哪些與金屬有關的物品嗎?請舉例說明!”學生紛紛展開思考,有的人列舉出電線中的銅線,有的人說出鋁合金的門窗,教師隨之引導學生比較金屬和合金的區別,由此帶領他們總結歸納出合金的特性。化學教師通過在課堂中列舉生活化案例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還能夠促使他們將生活和化學知識結合在一起,有效提升化學教學效率。
三、作業布置生活化,鍛煉學生應用能力
課堂練習和作業的布置是為了更好地加深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鞏固,使得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因此很多教師也十分注重課堂作業的布置,希望學生能夠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大大地拓展自己的思維以及提升創新意識。高中化學教師為了提升學生完成作業的效率逐步將作業生活化,徹底改變枯燥的作業形式,促使學生能夠深深地投入到完成作業中去,在鞏固化學知識的基礎上,有效提升了他們創新意識,為后續深度探究化學知識以及提升化學素養奠定了基礎。
例如,學生在學習“脂肪烴”內容時,高中化學教師通過布置生活化作業,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鍛煉了學生的應用能力。課上,化學教師將烷烴、烯烴的結構特點、通式、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等內容講授給學生,促使他們能夠在了解不同類型脂肪烴結構和性質的同時能夠發現其規律性。隨后,化學教師布置了一項作業,探究一下原油所制的產品和它們的用途,促使學生課下通過查閱資料,在了解石油制品的同時,能夠深度理解脂肪烴在生活中的應用。生活化的作業形式,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不斷提升,也更加愿意主動地去完成作業,在加深對課堂中脂肪烴知識的基礎之上,為更好地了解和探索生活與化學的聯系奠定了基礎。
言而總之,在生活化教學模式,高中化學教師能夠將課堂打造得更加生活化,能夠促使學生在感受生活的同時學習化學知識,在學習化學知識的同時更好地生活。學生在生活化化學課堂中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得到充分提升,認識到了現實生活與化學知識的關聯性,同時提高了化學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張小明.生活化教學策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16).
[2]段小燕.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分析[J].中華少年,20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