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麗
摘? 要:教育改革在持續深入,這無疑給教育教學施加了更大的壓力。因此,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得不適當改變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初中化學是初中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協助學生在后續掌握更多化學技能的基礎部分。為了改善課堂的教學效果,合理的做法便是教師改變教學觀念,按照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持續創造新穎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有效地提高了化學教育的有效性。這篇論文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對初中化學教學技術的研究。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初中化學;有效教學
引言:
近年來,在創新教學計劃不斷深入開展的新階段,各個中學都不斷將“以人為本”的課堂教學觀念進行落實,具體表現在初中化學課堂中就是教師以自身引領優勢,重點彰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力。而由于化學知識相對于其他大多數學科而言,更加復雜抽象,難以理解,又由于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學生無法在課堂上很好地掌握知識,導致無法形成濃厚的教學氛圍,學習效率也因此較低。因此,化學教師不能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方法,要學會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化學。
一、初中化學課堂中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傳統單一
分班教學法是我國最常用的傳統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便于教師管理學生,但也存在不少弊端,例如,教師的教學模式單一,教師對每個學生實施相同的教學模式,對學生之間的差異不重視,導致有些學生跟不上老師的節奏,積累的問題越來越多,造成班級的兩極分化愈發嚴重[1]。并且,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無法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師生之間缺乏互動,導致教師無法深入了解學生,不利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相了解,對于教學效率的提高產生了一定影響。
(二)基礎設施陳舊落后
實驗在初學化學教學中是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然而研究表明,許多學校的基礎設施陳舊落后,缺少實驗器材和設備,導致化學實驗不能安全、準確地進行,影響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學習興趣的提升、課堂效率的提高。
(三)師資力量薄弱
在當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師在轉變教學觀念的同時,還應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和教育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中得到更好的體驗。然而,一些初中化學教師不能與時俱進,對于先進的教學方法缺乏主動性,對于現代信息技術不能很好地應用,低下的課堂效果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產生了負面影響。
二、改善初中化學課效果的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
為了提高初中化學教學的效率,教師必須有正確的教學觀,不斷深化“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興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與溝通,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自主性,鼓勵學生參與教學課程,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不斷學習新的教學觀念和方法,積極參加教研活動,不斷提升自身能力,汲取其他教師豐富的經驗,結合教學實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切實提高教學效率[2]。
(二)創新化學實驗形式
實驗在初學化學教學中是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這也是新課程標準中,教師需要不斷創新教學實驗形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自主學習為目的,可以酌情開展實驗。通過觀察、思考和實驗操作,加強學生對化學的認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也由此得到提升。在“二氧化氮的實驗室制備與性質”這一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我們生活中是否有物品能取代實驗所需物品進行實驗。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充分感悟化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學生經過討論得出發酵粉、蛋殼等物品可以用來進行實驗的結論,由此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掌握本堂課的主要內容,大大提升了化學課堂的有效性。
(三)開展分層分組教學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針對不同學生的差異,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評價,使教學目標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實施分層教學方法和任務,使學生充分掌握基本知識,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和提高學習水平,漸漸形成自己獨有的知識體系,展現良好的學習行為。例如,在“氧氣的制備”一課中,教師可以選擇通過多媒體呈現制氧實驗的過程,學生觀看之后便能很好地掌握制氧所需的物品、制氧過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項,并且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掌握了基礎知識的學生,教師可以對其提出一些基本問題,使得他們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提一些擴展性的問題幫助他們更好地思考,例如,氧氣的制備可以考慮采用高錳酸鉀、氯酸錳、雙氧水嗎?通過與學生的討論和交流,教師合理地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按照實驗規范進行實驗,讓學生很好地掌握教授的重點和難點,提高學習效率。
三、結束語
總之,要在短時間內很好地改善初中化學課堂的實際效果,提升其有效性是不太可能實現的,要求教師長期堅持,不斷改進教學理念,改善教學方法,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泰英. 新課程標準下初中化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研究[J]. 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6(11):89-89.
[2]陳國君. 新課程標準下初中化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研究[J]. 考試周刊,2015(27):14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