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
摘? 要:作為一名高中階段的青年英語教師,我們應該不斷在教學技能和專業能力方面提升自己。首先,青年教師需要不斷吸取優秀教師對于課堂的掌控力,掌握一定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技巧,將新課程中的核心素養貫穿于課堂之中,用育人愛人之心認真上課;其次,青年教師要不斷在專業素養方面提升自己,英語老師的魅力在于標準的口語和自信的表達,用自己的專業素養吸引每一個學生,讓自己的課堂抓住每一個學生的心。
關鍵詞: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專業能力
2019年11月9日—23日,我有幸到新疆師范大學參加2019國培計劃——青年教師助力培訓項目。此次培訓主要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由新師大成教院邀請一些大學教授,烏市教研室的老師和烏市重點中學的一線教師為我們授課。課程模塊主要涵蓋教學技能培訓和專業能力提升兩個方面。第二部分是我們分別在烏市實驗學校和師大附中兩所高中進行了跟崗聽課,無論是參加培訓還是跟崗,我都對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和在高中英語課堂中加強課堂合作探究、分層教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即英語教師應將學生的知識學習與技能發展融入主題、語篇、語境和語用之中,促進學生文化差異理解和思維品質的形成,課堂中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圍繞“高效”進行學習。為期15天的培訓短暫又充實,在這期間我從這些授課教授和一線教師身上也總結了一些關于作為一名青年教師要怎樣成長的一些思考和感悟,在這里分享給大家。
第一,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應該關注教學的每個環節,將新課標當中的核心素養,即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落實在課堂上的每個環節中,大到平時的一堂常規課的過程,小到課堂中的指令或是作業的布置與反饋,貫穿始終的應該體現教師的智慧和設計。
第二,我認為青年教師應自己主動尋求改變。教育家杜威曾經說過,如果以過去的方式去教育現在的學生,就是在剝奪他們的未來。教師需要改革,當今的教師不能只是移動硬盤,否則將會被取代;而且主動的成長永遠比被動的好。
第三,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需求。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一個老師時刻都不應該忘記自己曾經也是個孩子。學生不是老師的實驗品,老師的時間可以重來,有些方法使用不恰當的地方我們可以在教下一輪學生的時候彌補,但是學生的時間不可能重來。因此在研讀文本時應該有自己個性化的理解,基于學生的實際,對于文本進行恰當的補充,刪減,改編或者替換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小組學習。小組形式的課堂刺激了學生的思維,與同伴們的合作學習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而且在小組學習方面還有很多門道,比如我們應該學會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但又不能完全放棄后進生,合作學習是真正以學生為主體,生生之間溝通合作,讓學生感受到他在課堂上是一個有用的人。
第五,教師應注重與學生形成良好的關系。教師應該是學生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如今的教師既不是春蠶也不是蠟燭,更應該燈塔。教師的角色是多樣的,我們充當著支持者,觀察者,互助者,提問者和激勵者的角色等等。愛是教育的前提,愛學生就是要學會尊重學生,接納和包容學生并且以贊賞的眼光鼓勵學生。
第六,教師應加強對課堂的掌控力。一節有效的課應該是可控且限制的,其中課必須在腦子里,眼睛必須在課堂上的每個角落。教師上課前應該明確當堂課的任務與目標,了解學生,深入學生;課堂上應指令清晰,精挑細選具有代表性的、聯系學生實際的例子用于教學當中,將學生帶入所創設的情境之中。同時,應該時不時走下講臺,變位講課,照顧好各個方向的學生,充分引起學生的關注。
第七,青年教師要虛心求教,善于鉆研。每一位有經驗的教師身上都會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學校的青藍工程就提供了這樣的一個機會,因此青年教師要盡量安排出時間聽課學習,認真評課。要善于總結,善于收集資料,勤于反思。
第八,教師應立足于每一天的每一堂課。拾級而上,每一節課都是一個臺階。在成長的路上認真對待每一個40分鐘。在不斷的磨課與研課過程中鍛煉自己,讓自己先成為一個成熟的教師。
第九,教師要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不能每節課都是一個套路。創新教學方法方面要有“絕活”,因為學生和老師的快樂來自于課堂,而學生和老師的痛苦也來自于課堂。
第十,要做一個有教育情懷的教師。其一,應該有學科情懷,學科情懷是青年教師成長的前提,語言教師的語言需要精益求精,教學能力需要不斷提升,科研能力需要不斷鍛煉。其二,應該有教育情懷。我們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就應該保持著一種激情,一種熱愛,一種對于教育的執著追求。不忘初心——學生的幸福就是初心,牢記使命——學生的成長就是使命。
最后,我想一名青年教師要想成為優秀的教師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是一個不斷修煉的過程,不僅需要長期扎實的實踐、頑強自覺的學習、聯系實際的思考、充滿個性的創新,更需要多元的知識結構以及一些外部環境的作用,但是不能因為難就止步不前,我們青年教師要保持一顆進取心。只要我們保有對教育事業的真心、對本職工作的熱情以及對學生的愛,加強學習、加強實踐、加強積累、加強反思,終有一日我們能夠成長、進步,成為一名學科骨干。
參考文獻:
[1]楊薇.引領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策略[J].華夏教師,2017:15-15.
[2]趙桂珠.淺談青年教師的成長[J].青年教師,2017,000(010):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