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玉麗
摘 要:數學綜合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是當代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一種新教學形態,既能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能提升學生知識綜合運用能力,是全面提升學生數學素質的重要手段。教師應通過豐富和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形式,關注活動完整性、情境性、合作性以及儀式性等方面,提升數學綜合實踐教學效果。
關鍵詞:數學教學;綜合實踐;活動形式;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9-0080-02
近年來,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數學教學目標也有了變化。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與運用,更要注重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數學、運用數學、升華數學。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全面推進數學綜合實踐教學,能夠促進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提升學生數學知識運用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而拓展活動形式能夠保證數學綜合實踐教學不流于形式,保證數學綜合實踐拓展活動的高效性。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對數學綜合實踐教學活動形式的拓展策略進行論述。
一、調控時間,關注完整性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有可能用時一節課,也有可能用時一周,甚至更久。這時,數學教師就需要合理地調控與安排活動時間,保證既能達到數學綜合實踐的教學目標,又能保證實踐活動的完整性。因此,在具體的綜合實踐過程中,數學教師應根據實踐活動的具體內容提前設計、統籌安排,保證活動開展有始有終,達到活動實踐的目的。
例如,“制訂旅游計劃”這一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數與代數”“統計與概率”這部分知識。首先,教師讓學生運用一節課的時間收集、分析與整理一些想去的旅游景點,調查研究這些旅游景點的人文特點,了解基本信息,并制作成表格,待后續使用。緊接著,教師可讓學生制訂旅游計劃,選擇交通方式,進行旅游費用的預算,并選出性價比最高的出行方式和費用預算。在做費用預算的過程中,學生花費了較長的時間。對此,教師并沒有因為時間的局限性而匆忙結束這一活動實踐,而是鼓勵學生在后續的活動課程安排中詳細做出整個旅行過程的費用預算,充分體現數學知識在實踐活動中的應用價值。
在此過程中,數學教師應當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使其能夠全面地參與實踐活動的整個過程,在提升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同時,強調綜合實踐活動的完整性,以此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合理地調控時間,不僅能夠使得學生全方位地參與實踐活動,而且可使學生體會數學知識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應用,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二、變換地點,強調情境性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效果的提升,還強調實踐活動的情境性。教師應讓學生在更加貼合主題的情境中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有效地豐富綜合實踐活動的形式,讓學生意識到在日常生活或者大自然中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從而促進相關知識的應用。具體實踐開展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適時地變換實踐活動開展地點,引導學生在活動中親近生活、親近自然。
例如,在開展以“樹葉中的數學奧秘”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教師就變換了活動實踐地點,利用活動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更加快速地融入到綜合實踐過程中。首先,教師結合實踐內容設定活動主題,制訂活動計劃。按照活動計劃,教師選擇學校周邊的小樹林為具體的實踐活動場所。在樹林中,學生可以撿到很多種樹葉,在將樹葉按照大小排序后,選擇幾片大小均勻的樹葉,計算樹葉的面積。學生結合課堂中所學的計算面積的方法,有效拓展思維,先后采用數格子、割補法等方法計算樹葉的面積,了解了樹葉中所蘊含的數學奧秘。
在開展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數學教師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融入大自然中,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探究活動的積極性,更讓學生在與實踐主題相關的情境中,充分地感悟到數學知識在大自然中展現出的無窮魅力,促進了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提升了活動開展的效果。
三、組建小組,注重合作性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與優化,離不開小組合作的過程。小組合作的方式是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典型的組織形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獨立探究,還能夠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思想的碰撞與交流,使得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迸發不一樣的火花。對此,在引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時,教師可組建活動小組,以此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
例如,在開展“制訂旅行計劃”這一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計算出性價比最高的費用預算,這就涉及了出行方式的選擇以及旅游景點、住宿酒店的確認。顯而易見,一個人完成這些實踐探究過程具有很大的難度,也往往會出現考慮不周的情況。對此,教師讓前后兩排的學生為一個小組開展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各抒己見,制訂出最貼合實際的旅行計劃,做出性價比最高的費用預算。在進行費用預算時,有個小組充分討論,考慮到了未成年人身高不足而產生的半價票費用,列出了這樣的式子:180×2+ 180×50%=450(元)。
可見,在組織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數學教師引導學生組建綜合實踐小組,不僅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活動參與積極性,也能夠促使學生應用頭腦風暴,從而選出最佳實踐活動方案,提升實踐活動方案的可行性。同時,小組合作也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
四、聯系家長,講究儀式性
家校合作是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方式,在數學實踐活動中應用十分廣泛。在開展實踐活動之前,教師與家長取得聯系,不僅能夠加深家長對學生實踐活動的認識,確保活動開展過程中的安全性,而且能提升實踐活動的儀式感,使得綜合實踐活動更具意義。因此,教師在開展數學綜合實踐過程中,應及時聯系家長,鼓勵家長參與進來。
例如,在開展以“確定位置”為主題的數學實踐活動過程中,教師就聯系了班級內的家長,讓家長參與到學生認識和探索“確定位置方法”的過程中,增強實踐活動的儀式感。教師借用體育課所用的一些體育器材,與家長們一同布置了活動場所,再讓學生運用之前所學的八個方向來描述這些體育器材的位置,如“啞鈴在杠鈴的正東方向”等。實踐活動中,教師還讓家長和孩子共同使用量角器,測定方向具體的度數,共同體會測量和位置描述的具體方法。
在開展數學綜合實踐的過程中,數學教師及時聯系家長,鼓勵家長也參與到綜合實踐的過程中,強調儀式感的重要性,能確保學生將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內容之一,能保證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更加有效地開展,提升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效果。
總之,多元化的活動形式能夠有效保證數學綜合實踐教學效果的提升,也能夠在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增強學生與學生之間共同學習、合作探究的意識,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應調控時間,關注完整性,變換地點,強調情境性,組建小組,注重合作性,聯系家長,講究儀式性,使得數學綜合實踐教學位于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前端,為其他學科教學的全面改革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譚朝祥.淺析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實施的策略與途徑[J].教育藝術,2012(22).
[2]張景中.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研究導引及案例解析[J].數學教育,2016(04).
[3]周忠萍.在開發綜合實踐活動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J].江西教育,2019(17).
[4]李娟.立足實際,提升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教學效率[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2).
[5]王麗麗.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綜合實踐活動[J].中國農村教育,2019(15).
[6]朱裕華.在“綜合與實踐”拓展課程中提升學生數學素養[J].教育觀察,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