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靈 陸昌年
摘 要:基于社會需求,進行校企合作,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雙元”創新型教材。《汽車檢測技術》教材以汽車檢測線的檢測工位為主線,開發“教學做”一體教學方法,創新多種教材形式。教材出版后,教材的推廣使用獲得一定成效,基于職業20條的教育新理念,將繼續深化教材改革,推出新舉措。
關鍵詞:“雙元”創新型教材 標準引導 雙師型 活頁式 課程思政
1 教材改革研究的社會需求與基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調查數據,截至2019年6月,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4億輛,全國汽車保有量達2.5億輛[1],后期還將繼續增長,而在短時間內汽車檢測市場發展遠遠滯后于汽車保有輛的增長。機動車檢測市場不足,主要體現在汽車檢測站數量不足、配套不先進、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檢測效率不高以及嚴重缺乏高技能檢測人員等。因此,近兩年社會涌現出一大批機動車檢測站企業,而機動車檢測技術人員的嚴重缺乏,也成為企業發展的瓶頸。針對社會需求及區域性發展要求,高職院校要及時為社會提供優秀技能人才或培訓一批在崗職工,成為迫不及待的責任。因此,研究企業的需求、培訓模式、課程標準、教材模式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務。
通過近幾年的教材選用和大量調查研究,發現《汽車檢測技術》教材多按照章節編排,編排內容多涉及為:發動機性能檢測、底盤性能檢測、整車性能檢測、汽車電控系統性能檢測、汽車檢測站等,教材內容涉及較廣范,理論課時較長,實踐環節安排薄弱,不適應現代職業崗位需求教育。也有些教材則偏重汽車檢測與故障診斷,主要設計內容為汽車檢測與診斷基礎知識、汽車發動機的檢測與診斷、汽車底盤的檢測與診斷,車身及附件的檢測與診斷等。這類教材介紹了汽車檢測,但更多偏重于診斷,使汽車檢測的介紹較為孤立,沒能實現檢測線工位與檢測任務的結合,不能實現學生培養與崗位的對接。隨著國家對汽車檢測技術規范和設備的不斷更新,2017年以前出版的教材,所采用的相關標準已經廢除,所以也不適應于職業標準的更新。基于前期對企業的調查,我們確定了汽車檢測企業人才崗位需求及對接的職業標準,我們制定了汽車檢測技術課程標準,現急需推出一部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雙元”創新型教材[2]。
2 教材編寫改革思路
《汽車檢測技術》教材是依據安徽省中高職銜接課程教學成果改革為背景,以提高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和職業素養為宗旨,倡導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進行廣泛的企業、行業調研為基礎,與機械工業出版社合力打造的一本“雙元”創新型教材。本教材編寫以汽車檢測線檢測工位為主線,以“標準引導、內容新實、編排創新、評價配合”為編寫理念。
“標準引導”是以教育部最新《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試行)》為依據,確定教材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作用。
“內容新實”:“新”是指引入最新國家規范標準;“實”是指按照汽車檢測線實際工位及檢測內容設計教學項目與任務。
“編排創新”:教材主要由8個項目18個教學任務組成,系統地從汽車的動力性、經濟性、制動性、操縱穩定性、汽車平順和通過性、汽車環保安全性等,介紹汽車檢測國家最新標準、汽車檢測設備構造及原理、任務檢測方法及檢測線流程、檢測評價及維修調整。采用活頁式編排,按照共性要求設置各工位檢測參數的類別,各校可根據本校設備特點,確定各工位參數檢測標準開展教學。
“評價配合”:在教材編寫中設置了教學評價,每個學習任務結束后有任務評價,任務評價匯總構成項目評價,所有項目評價合成全部課程評價。教學評價包括自評、互評、教師評價與分析等。
3 教材內容特色與創新
汽車檢測技術教材是我院與合肥易佰龍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進行校企合作,開發的“雙元”創新型教材。教材在團隊建設、內容編排、數字資源的開發等方面均進行了創新。
3.1 啟用“雙師型”教材編寫團隊
教材編寫團隊均來自全國高職院校一線教師,他們均為各省認定的“雙師型”教師。其中,兩位教授從事汽車行業教學30多年,有著一套成熟的教學理念和編書思路;一位實訓員在汽車檢測站工作多年,熟練各個項目的檢測流程及故障調試方法;還特邀合肥易佰龍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的一位資深技術顧問進行教材實踐環節的指導和教材的審核;教材編寫團隊的理論功底扎實,實踐經驗豐富。在教材編寫過程,還特地組織編寫團隊專題會議,討論汽車檢測國家最新法律法規,保證教材的新實性。
3.2 教材內容編排的特色與創新
(1)教材按照項目化進行編排,教學任務緊密結合汽車檢測線的檢測工位進行,采用真實情景案例培養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教材的這一設計形式,在目前所有汽車檢測技術教材中,是第一次創新。
(2)教材實訓引入活頁式[3],即按照共性要求設置各工位檢測參數的類別,各校可根據本校設備特點確定各工位參數檢測標準開展教學。
(3)教學任務設計包括:任務目標、任務描述、知識準備、任務實施、知識拓展、評價反饋、課后習題。編排思路清晰,有助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學生的過程評價。
(4)內容編排做到理論知識夠用即可,教學方法采用“教學做”一體模式,突出實踐技能的培訓,既適用于對學生崗位技能的培養,也適合于在崗職工的技能培訓。
(5)教材重點突出汽車檢測各個項目的評價指標與國家規范標準,所涉及到的相關國家規范標準均國家最新頒布的法規。
(8)為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或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教材增設了知識拓展內容。為了滿足實踐教學環節的評價,設計了評價反饋表,教材的編排增加學生對維度學習及評價方式。
3.3 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
為了適應時代大數據平臺的教材出版需求,同出版社一起開發了以下數字資源:《汽車檢測技術》配套電子課件、電子教案、課后習題及答案、配套題庫、微視頻、個人職教云SPOC資源等。使用本教材的師生均可利用上述資源,在機械工業出版社旗下機工云網校平臺在線教學、學習,實現翻轉課堂與混合式教學。
4 教材改革成效及推廣
4.1 教材推廣使用初顯成效
汽車檢測技術教材于2019年1月出版以后,覆蓋全國10多個省份的20所院校在使用。安徽職業技術學院、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等20多所院校每年均有超過400名學生使用。對用書單位進行調研,用書教師對教材內容科學性、配套資源的豐富性和可操作性均有較高評價;用書學生對教材的“簡單易學、從入門到精通”給出了較高評價。
4.2 教材實際應用暫獲成果
基于對本教材的改革研究、教學內容及教法的研究、教學實踐項目的開發,我們獲得一定教學研究成果。首先,《汽車檢測技術》立項為2018年安徽省省級質量工程項目的高水平高職教材;其次,基于《汽車檢測技術》教材內容的設計,榮獲2019年安徽省高等職業院校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其三,基于教材實踐環節的創新,榮獲2018及2019年安徽省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能大賽多個獎項;使用該教材的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也立項為2018年安徽省省級質量工程項目的高水平高職專業?;诮滩母母飵淼囊幌盗谐晒?,我們將繼續推進對該教材的研究與更新。
5 教材改革小結及新舉措
教育部對教材建設指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突出職業教育的類型特點,統籌推進教師、教材、教法改革,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校企“雙元”合作開發教材。基于 以上職業教育理念,教材需要進一步改革與完善。后期,教材仍堅持采用任務驅動模式編寫,以汽車檢測線工位為主線展開,需要進行以下幾點改進:
(1)加入汽車檢測技術崗位職責模塊,加強課程思政[4]內容,培養學生崗位工匠精神;
(2)完善活頁式內容,即按照共性要求設置各工位檢測參數的類別,各??筛鶕拘TO備特點確定各工位參數檢測標準開展教學。
(3)增加課程微視頻個數,實現知識顆粒化,增強教材自學的趣味性;
(4)不斷更新教材中涉及到的國家規范標準,使得教材適應當前汽車檢測技術、標準、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需求;
(5)由于汽車檢測設備技術不斷更新,越來越向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發展,教材將不斷更新??紤]國家區域化發展不均衡,將以基本設備為重點,同時拓展介紹最前沿、最新科技的檢測設備及方法,適用于不同區域的院校和培訓機構。
(6)教材將建立教師答疑社群,編寫團隊將定期在線答疑,與各位專家討論,促進教材改革。
項目資助:
2017年安徽省省級質量工程《汽車電器與輔助電子系統》智慧課堂試點項目資助(編號:2017zhkt293);
2018年安徽省質量工程《汽車檢測技術》高水平高職教材建設項目資助(編號:2018yljc288);
2018年安徽省質量工程《汽車保養與維護》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OOC示范項目資助(編號:2018mooc005)。
參考文獻:
[1]新華社.2019年上半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4億輛.
http://www.gov.cn/shuju/2019-07/04/content_5405841.htm,2019-07-04.
[2]韓寧.基于中德雙元制職業教育的產教融合實踐研究—以沈陽中德學院為例[J].遼寧高職學報,Vol.21(9):1-5.
[3]吳振東.試論“活頁教材+活頁筆記+功能插頁”三位一體自主思維模式的構建[J].新課程研究,2018-09:62-66.
[4]陳世江,向麗君,藺朝莉.高職院?!缎履茉雌嚇嬙炫c檢修》課程思政實施探討[J].內燃機與配件,2019(22):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