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匯泳 趙向陽 崔志華


摘 要:針對《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技術》課程存在課時少,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問題,提出了以超星學習通為載體,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平臺。通過在線課程平臺,提高教學便捷靈活性和教學效果,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為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提供有力支撐。實踐證明,采用混合式教學,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學習通 汽車電器 電子控制技術 混合式教學
1 引言
2019年10月,教育部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指出: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課程質量直接決定人才培養質量。在此政策指引下,我國興起了實施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同時提出了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建設。混合式教學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混合式教學就是將在線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的一種“線上”(網絡教學)+“線下”(面授教學)的教學方式。通過兩種教學組織形式的有機結合,可以把學習者的學習由淺到深地引向深度學習[1]。
《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技術》是我校汽車類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它是將傳統的汽車電器設備與汽車電子控制技術兩門課程整合為一門課程,由于受到本科學分的限制,兩門課程整合后課時大大壓縮,學生的學習效果將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為了提升課程質量,提出了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技術》課程混合式教學設計,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采用0.5:1的課時比例來實現,即線上20學時、線下40學時,共60學時。努力打造課內課外有機結合、線上線下相互銜接、教師講與學生學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2 《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技術》課程性質與作用
隨著汽車電子化程度越來越高,《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技術》作為汽車類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地位顯得越來越重要。該課程是在學生學習完成《汽車構造》、《電工與電子技術》、《機械設計基礎》等課程后開設的一門專業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汽車電器系統與電子控制技術的功用、結構原理和基本檢測方法,系統地了解汽車電器系統、電控噴射技術、自動變速器技術、防滑控制技術及自診斷技術等一些先進的新技術,提高學生的電路分析能力、電器系統的初步設計技能、簡單故障的排除能力及自學新知識的能力,為學習后續課程打下必要的基礎。
3 《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技術》課程混合式教學設計
3.1 構建混合式教學模式
混合式教學,即將在線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的一種“線上+線下”的教學。通過兩種教學組織形式的有機結合,可以把學生的學習循序漸進地引向深度學習。與傳統教學相比,混合式教學更加強調過程化考核,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2]。
在本次教學改革與實踐中,采用“線上 +線下”混合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工作,利用超星網絡平臺建立本課程的線上課程,學生通過下載超星“學習通”手機APP進行線上學習、討論與測試等教學活動,課堂上教師講授與線上資源結合,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著力提高本課程的教學效果[3]。
本課程團隊精心設計了線上和線下教學過程,完整的教學過程包括課前、課上和課后三部分。首先,老師課前下發每次課學習任務及學習目標,向學生端發送相關學習資料。進行線上實時統計,掌握學生相關知識點的接受程度,從而有側重地進行課上講授。課后,學生利用在線課加以鞏固,師生之間有了線上線下的充分交流,教師也能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進一步完善資源。
3.2 混合式教學內容的設計
為了達到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共同培養的目標,本課團隊對該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了刪減、補充和重組,使該課程既保留了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技術最基本的理論知識, 又能夠反映專業領域較新的發展動態,線上安排學生自主學習為20學時,線下教師講授為40學時(含實驗學時)比例為0.5:1,具體安排如表1所示。線上課程資源涵蓋了課程視頻、授課PPT、線上活動三部分,并將每章節的知識點制利用錄屏軟件作成微視頻發布到在線課程,供學生選擇性學習。
3.3 混合式教學考核方式設計
根據混合式教學的特點,本課程考核采用過程性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的方式,總評成績由過程性考核成績和期末考核成績兩部分構成[3,4],各計100分,按比例折合。過程性考核成績占 40%,期末考核成績占 60%。過程考核貫穿始終,主要體現在簽到、在線視頻觀看、章節測試、作業等各個環節,具體比重如表2所示。
其中,課程視頻模塊以完成任務點的形式來統計學生的學習情況;章節測試反映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系統自動積分;訪問次數模塊最多不超過設置的上限分數;討論根據學生回答問題情況,由任課老師打分系統統計;作業部分包括平時作業和課內實驗兩部分得分;簽到模塊分數按次數累計;課程每進行1/4學時進行一次線下階段考試,計入過程化考核成績[5]。
期末考試采用閉卷形式進行,主要題型為填空題、選擇題、簡答題和問答題等形式,考查學生對本門課程的掌握情況。總之,合理、科學、有章程的評判標準可以使學生達到一個更好的學習效果,使課程達到一個更好的教學效果。
4 《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技術》在線課程建設
在線課程是開展混合式教學的有力保障,在線課程的建設是一項比較大的工程,組建一支良好的教師團隊,強調團隊分工與合作,發揮頭腦風暴優勢,構建《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技術》在線課程框架,然后再分項實施。具體建設如下:
首先,在學習通上建立《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技術》在線課程,利用信息技術對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主要包括章節內容、課程資料庫、課程題庫、課程門戶,形成完整的在線架構,在超星學習通平臺上對各章節的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形成一個整體的課程教學資源,方便學生進行線上閱讀學習。
其次,通過學習通平臺組建班級課程群,學生進入班級群后,可以進行網上課程資源的自主學習任務,也可以和任課老師實現互動,任課老師可以發布學習通知和作業等環節。使各教學活動能夠有效、有序地進行,促進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信息互通。
最后,對線上課程資源的維護與更新,根據學生的實施反饋,對線上資源進行補充與維護。同時學習通后臺可以對學生線上資源的學習情況進行統計,記錄每個學生線上資源學習情況,并將結果反饋給任課教師,方便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方法與手段,做到實時反饋。實現一個完整的閉環教學與學習系統。
5 結語
依托超星學習通線上平臺與傳統教學相結合,對課程各個教學模塊進行了設計,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從而很好地解決了本科課程學時不夠的問題,提升了課程的教學質量。同時線上課程平臺帶有考評系統,可以設定各考核項目的權重比,以此評估學生的綜合成績,提高了過程化考核成績的精準度。總之,通過《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技術》課程混合式教學實踐,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有效提高了課堂效率和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基金項目: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6GGJS-196), 河南工學院校級教改項目(項目編號:2019GJ-YB024)
參考文獻:
[1]龔永康,杜燦誼等.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汽車檢測與診斷技術》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0,(13):290-291.
[2]田國紅,衛紹元,李剛.汽車構造課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2008,(2):131-132.
[3]李剛,衛紹元.“汽車構造”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2007,(2):117-119.
[4]王淵,賈永興,朱瑩.混合式教學法在《信號與系統》課程中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20,(13):303-305.
[5]李麗,黃愛妮等. 基于“超星網絡平臺”的《食品毒理學》混合式教學設計探索[J]. 中外企業家,2020,(7):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