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應彬
◆摘? 要:隨著新課程背景下教學理念的改變,農村小學教育的教學側重點也發生了變化。在當下的教學課程中,農村小學課堂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且山村學生較少、教育資源較弱,需要教師及時改變教學策略,注重教學資源引入,積極采用新的手段提升學生的學習實效性,全面提升農村小學的教學效率。本文從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農村小學語文課程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教學質量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程不斷深入,各級院校都在積極響應,新課改教育強調將實踐教學作為主要內容,以提升教學效率為根本目的,全面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應用能力。農村小學課堂由于教學資源、教學工具等原因,導致其語文學習存在較大障礙,其整體教學質量低下,想解決這個難題,就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優化處理,讓教學內容更加符合農村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全面提升農村小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一、新課改背景下農村小學語文課堂的現狀
1.教學理念落后。農村小學教育發展進程較為緩慢,而隨著現代化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其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然而仍有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還停留在傳統階段,傳統的教學理念可以直觀的總結為兩句話,“學生是附屬,教師為中心”,這種教學理念在傳統的教學中能讓學生學到較多的知識,但這并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的習慣以及思維方式,學生長期這種模式下學習還會很容易散失他們對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其創造性思維和空間思維受到極大的限制。
2.教學方式不科學。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大都喜歡采用“填充式”的強行灌注方法,這種方法卻是能夠在短時間內達到教學目標,但是卻不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出現不愿意去思考、不會去思考,最終大大降低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此外,教學內容局限于理論知識也是一大問題。在當下的教育考試中,考試內容只有筆試沒有面試,所以教師一般會根據試卷上可能會考到的內容來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這種教學僅僅注重于理論知識而大大忽略了將理論付諸于實踐,最終使學生只會“紙上談兵”,課堂上學習的內容無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語文教學質量難以提升。
3.農村教師自身素質限制。新形勢下,農村小學也基本具備了現代化教學能力,多媒體、投影儀、電腦等信息技術進入小學課堂,然而在利用現代化技術進行教學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例如課件制作很考驗教師的綜合水平,不僅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電腦操作知識,還做到課件內容和教材教案的完美融合,這對于山村教師而言,確實存在一定的限制,山村教師中還有一些年齡較大的學歷不高的教師,他們多年來已經適應了傳統教學模式,在接觸新媒體上,適應性較低,所以課件制作對于他們而言,還存在較大的難度。這種現象在農村偏遠地區尤為明顯,由于農村地區的教師的教學觀念較為守舊,且不善于接受一些先進的類似于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導致整體語文教學效率低下。
4.教育資源匱乏,學生基數較少。農村小學教學質量遭到限制的很大原因是教學物質條件、教學資源的匱乏,農村地區學生獲取課外教育資源的路勁較少,基礎相對較弱,再加上師資力量不足,其學習方式和內容都會遭到極大限制。其次,農村學生人數較少,農村學校規模較小,大量勞動力進城務工,部分學生跟隨父母進城,而另一部分則留在農村,孩子成了留守兒童,在學習和生活上都缺乏有效監督。
二、新課程背景下提升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對策
1.多種教學手段共同運用。農村孩子多為留守兒童,如果教師仍是采取傳統的教學手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方式都會遭到現狀,因此,教師要針對農村孩子的現狀,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手段。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不盡相同,有些教學手段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有些能夠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而有些方式能夠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所以,在農村小學教學中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其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教師們只有靈活的應用這些手段,根據其發揮的不同作用適當的應用到教學中,才能讓學生全面的發展,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水平。
2.注重教學設計,開展教學活動。課堂活動是提升農村孩子積極性的重要手段,由于農村學生多為留守兒童,在學習上和生活上缺乏父母的關心,因此,教學活動就成了農村孩子和較少交流、增進其感情的重要方式。課堂中開展教學活動具有很多優點,它不僅能夠為教師提供清晰的教學思路,為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指明方向,還能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此外,農村教師可以根據班上人數,將學生劃分為數個小組,進行針對性教學。小組教學模式是新課程改革下的關鍵手段之一,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充分發揮出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鍛煉農村學生的人際交流能力以及發展認知,并讓每一位學生能在合作學習中找到自己的節奏和特長,全面提升知識獲取能力和實踐探析能力。
三、結語
通過對當下農村小學教學的情況分析發現,還存在教學資源匱乏、學生人數較少、學校規模較小等問題,在扭轉傳統教學模式的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語文較少必須要意識到這一現狀,通過轉變教學手段,開展實踐動手性強的課堂活動,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學生們收獲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將知識付諸于實踐,打造出高效的農村小學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林建新.提高農村學校語文教學質量之我見[J].文教資料,2014(16):63-64.
[2]賈巨澤.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4(28):65.
[3]曾月峰.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7,4(35):334-335.
[4]李茂林.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J].甘肅教育,2020(0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