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霖
【摘要】十九大對特殊教育的重視使得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已經成為培智語文繪本教學的重要內容,任何一名培智語文教師都希望能幫助智障學生補償缺陷,激發思維,提升語文素養。據此,本文以思維導圖為主體分析培智語文繪本教學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談談自己的拙見。
【關鍵詞】思維導圖? 培智語文繪本教學? 教學策略
【項目來源】福建省教育科學規劃2018年度課題《培智學校繪本教學模式的實驗探究》(立項批準號:FJJKXB18-294)。
【中圖分類號】G623.2;G7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20)30-0083-02
前言
在思維導圖教學模式下,智障學生的學習自主權進一步擴大,這無疑會讓培智語文繪本教學迸發出新的火花。當下,越來越多的培智語文教師正在對思維導圖的應用模式和方法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本文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將思維導圖運用于培智語文繪本教學中的策略和思考。
思維導圖顧名思義,又稱為腦圖、心智地圖等,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方法,是幫助學生整合學習思路的有效教學工具。
一、思維導圖與繪本的關系
培智學校作為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生活語文課程通過系統的學習,能幫助特殊孩子獲得融入社會生活最需要的初步的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因為培智學校的教育對象普遍存在學習主動性不強、識記能力弱、語言表達困難,邏輯性思維缺陷等問題。培智語文教學中,將繪本引入課堂,繪本教學題材豐富,畫面形象直觀容易引起智障孩子的興趣,但也因畫面內容豐富,智障孩子邏輯性不強,不容易找到重點,對繪本故事內容的連續性、整體性把握有困難,繪本內容容易被支離破碎地呈現。繪本一頁頁精彩內容就像一顆顆珍珠,如何把一粒粒珍珠用一根線串起來讓繪本被特殊孩子完整消化理解呢?思維導圖是個好幫手,它就是串起珍珠那根重要的線。
思維導圖在特點上分析,它具有直觀性、便捷性、靈活性、拓展性等諸多優點,利用好思維導圖可以較好地引導智障學生將繪本學習過程中的若干個關鍵知識串聯成圖,有效整合了學習內容。讓智障學生在復雜的語文學習中理清學習思路,清楚知識結構,構建完善的語文知識體系。對培養智障學生邏輯性思維能力、理解能力等是較為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基于智障學生的思維導圖的作用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借助圖文并重的優勢,能夠以直觀、簡潔的方式將抽象的學習思路表示出來。對于智障學生而言,他們以直觀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較為困難。而思維導圖的運用正是讓思維過程形象化,既化難為簡,又可讓智障學生按圖索驥,通過老師的引導,思考更有方向性和目的性,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了學習效果。主要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一)導圖讓思維明確方向
智障學生學習興趣較窄,學習主動性也不強。面對需要思考的問題,他們常常選擇逃避,不懂該從哪兒突破去思考,思維沒有方向性。而教學中老師若能運用思維導圖引領,構建完整、簡潔的知識結構體系,然后讓學生循著思維導圖的線索逐一學習相關的教學內容。這樣,思維線索一目了然,智障學生只要緊緊抓住“思維的流程圖”這一核心線索,學習思路越來越清晰,問題就迎刃而解,他們的成功體驗更多。
(二)導圖讓思維更優化
俗話說得好:“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后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后每人有兩種思想”,思想和實物不同,它具有極強的拓展性和發散性,在思維導圖的指引下,智障學生不僅可以形象化體現自己的思維模式和方法,還能在伙伴思維導圖分享交流中補充、完善甚至優化思維導圖,既優化了自己的思維方式,也激發了大腦無限潛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不同智障學生的學習需求,達到了分類教學的目的。
三、應用思維導圖激活培智語文繪本課堂教學策略
(一)思維導圖的構建過程
1.主干式思維導圖構建,理順學習流程
智障學生由于理解能力弱,對教材知識的掌握基本上都是處于一個散點的狀態,尤其是對語文閱讀素材的理解以及語文學習環節不甚了解。而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讓學生通過“圖解”方式對語文學習過程進行全面的了解。
所以在教學初期,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構建初步的思維導圖。所謂初步就是簡單化,先把語文的大體過程列出來,包括粗讀全文掌握文章大意、細讀全文提取關鍵詞句、閱讀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語言表達內心思考感悟等等,一方面是告訴學生學習流程和目的,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一方面是為學生全面認識學習過程提供思維框架,優化其學習方式和方法。
2.豐富思維導圖內容,培養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
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是其在理解學習過程時所需的關鍵能力。任何一個語文學習環節都由承上和啟下兩部分組成,詳細了解若干學習環節的邏輯順序,學生如何才能穩扎穩打,逐步掌握所有的語文知識。而這個過程中,逐步豐富思維導圖就是讓學生深入分析若干學習環節之間的邏輯關系,也就能培養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原文內容,包括粗讀和細讀。粗讀和細讀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先進行粗讀還是細讀?粗讀和細讀過程中具體需要做些什么?以這幾個問題為思維節點,引導學生閱讀全文,提取文章的重難點知識,包括詞句、段落等等。然后是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比如閱讀繪本《我媽媽》時,媽媽是什么人?為什么她對我們非常重要?重要之處體現在哪些方面?以這幾個問題為思維節點,繼續引導學生全面而詳細地分析繪本內容,體悟媽媽對“我”無私的愛,感受“我”和媽媽的點滴幸福。最后是引導學生進行語言表達,包括口語和書面語兩類,設置問題“我們應該如何愛媽媽”,讓學生暢所欲言,自由討論,并以“我愛媽媽”為題讓學生寫一篇作文,列明具體的寫作步驟、思路和方法。經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就能基于對各個學習環節的理解不斷豐富和優化思維導圖,當學生回顧整個語文過程中,每個細節、每個問題都會非常清楚。這樣邏輯思路式的思維導圖應用方式,能夠讓學生對語文知識產生系統化、條理化的認知,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學生不會學的情況。
3.自主構建思維導圖, 激活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
學生只有自己建構思維導圖,才能明白思維導圖的重要作用,才能按照自己的習慣進行學習。因此,引導學生理解思維導圖把復雜的知識點簡單化、系統化,將教學中的重難點單獨整理成思維導圖的形式,能夠讓學生學習時更快更好地構建清晰的知識體系,同時也方便及時補充新內容。
例如在結論總結環節,教師讓學生討論《我媽媽》一文的字詞、句子、文章內涵,這三者都是重難點知識,需要學生全面而熟練地掌握。對照思維導圖,教師指導學生構建屬于自己的思維導圖,基于整個學習過程,從粗讀略讀、文章感悟、交流討論、書面表達等環節入手回顧學習過程,最后教師再給學生布置作業,將腦中的思維導圖畫出來并標注重難點知識,這樣就能引導學生主動構建思維導圖,提升學習主動性。
(二)思維導圖的應用方式
培智語文課標指出:“傾聽與說話是學生適應生活的必備能力,也是培智學校學生需要優先發展的語文能力。”而培智繪本課堂教學中,生動的畫面,有趣的故事,正是給學生創設了豐富的語言環境,提供了傾聽與交流的良好契機。
然而智障學生思維聚焦不明確,關注的點太散,學習過程中容易導致目標不明確,表達不到點上。繪本課堂達不到我們預想的仔細看、積極說等預期目標。因此,教師的引導顯得很關鍵,引導的方法直接決定了課堂的實效。構建思維導圖的主體策略,讓思維導圖提綱挈領牽引著學生的思維流向。這樣一來,學生思路明確,關注焦點。有話可說,說到點子上,較好實現了課堂教學目標。
在新課改背景下,應用思維導圖該如何介入到培智繪本課堂呢?
1.從因到果——“剝筍式”思維導圖的應用方式
建構“剝筍式”思維導圖教學時,教師帶著學生通過解決一個個小問題,像剝筍式層層深入,剖析文本。通過打通思維導圖上的節點串起了文本學習的知識鏈。在引導學生解答問題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自己的認知和感悟,提高他們對文本的理解深度。
以《朱家故事》繪本教學為例。開始我們引導孩子跟著繪本一起認識了一個朱姓的四口之家,首先教師進行第一“剝”:這四口人每天早中晚各忙些什么?這是思維導圖上很重要的一個節點。學生在尋找答案補充思維導圖過程中,明顯地發現:父子三人什么也不干,而媽媽一個人承擔了所有的家務。接著教師進行第二“剝”:媽媽為什么出走了?父子與媽媽家務量的巨大反差,在思維導圖下,學生一目了然,清晰了解了事件的因果關系。老師再引導第三“剝”:怎么把媽媽請回來?學生紛紛倡議父子主動承擔家務等。就這樣,層層下剝,在為朱家解決問題的思維導圖建構過程中,學生循序漸進,深入地學習了繪本。以此建立的思維導圖也就更容易被智障學生理解和接受,持之以恒地訓練就會讓學生的思維條理性更清晰,思考更有深度。
2.從果追因——“倒敘式”思維導圖的應用方式
建構“剝筍式”思維導圖教學時,老師卻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學習知識。即老師提出核心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讓學生通過自主或合作學習方式來解答問題。解答的過程就是學生深入學習文本的過程。在此情況下,思維導圖就更像是課堂終點的風向標,老師把好方向,學生要做的就是不斷調整自己的思考,構建完整的思維導圖,逐漸靠近學習目標。
如《勇敢的克蘭西》繪本教學時,老師讓學生帶著“勇敢”這個結論性評價入手,運用“填空”方式引導智障學生合作探究學習。引導學生思考,克蘭西勇敢的原因一:長得和別人不一樣時,克蘭里_____(怎么做);克蘭西勇敢的原因二:在牛群大賽中,克蘭西_____(怎么做);克蘭西勇敢的原因三:贏得比賽后,克蘭西_____(怎么做)……。就這樣,通過填空的方式,運用結果追溯原因的倒敘方法,智障學生就能不斷回想故事內容,這個過程也就是促進其閱讀、推理、思考的過程。當學生解答完自己的問題,再進行分享交流,互相補充,從點到面,智障學生對于為什么說克蘭西是勇敢的,就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繪本的學習效果得到了充分保障,學生的潛能得到了激發。
綜合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思維導圖的運用過程并非是有統一標準的,每個教師的教學方式不同,思維導圖的應用方式也就有所不同。因此,課堂上教師無論運用何種形式的思維導圖,都讓教學方式變得豐富多樣,教學目的性的落實更有抓手,不同類型的思維導圖的建構對繪本課堂的激活都有異曲同工的妙處。
而運用了思維導圖的繪本課堂,智障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圖文并重的方式激發了學生左右腦的協調統整,對培養智障學生條理性思維及語言表達等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結束語
只要老師借助“思維導圖”這個工具,智障學生在繪本課堂就能較好實現能說會想,大大增強了課堂上學習交流的主動性,表達的條理,思考的方向,繪本課堂也就重新煥發了光彩!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期待各位語文教師共同探索更多更好的語文繪本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賴容莎. 思維導圖在繪本閱讀中的作用[J]. 教育科學論壇, 2017(11):41.
[2]侯思維,蘇雅雅. 思維導圖在繪本教學中的嘗試[J]. 福建教育研究, 2017(2):48-49.
[3]王艷麗. 以思維導圖撬動繪本閱讀[J].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