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瑞
【摘要】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增強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青少年宮是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應充分發揮優勢,以青少年為主體,堅持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原則,不斷探索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徑。大連市青少年宮以傳統節日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以及傳統文化藝術教育為抓手,將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到青少年宮實踐活動中去,嘗試探索讓青少年宮成為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重要陣地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青少年教育 傳統文化 青少年宮
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對青少年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當前青少年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兩辦意見”)對此提出了明確要求。青少年宮是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要充分發揮優勢,成為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陣地。本文僅以大連市青少年宮的一些相關探索實踐為例,探討青少年宮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具體方法。
一、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三觀”
青少年處于“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具有極強的可塑性,需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正確引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因此,要對青少年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使其能夠科學看待世界、合理把握人生、正確評價各種事物及現象,從而樹立正確的“三觀”。
(二)有利于青少年增強文化自信
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經過漫長的時間洗禮和歲月磨礪,奠定了中國人的思維結構,塑造了中國人整體價值取向,凝結了中國人的道德情感追求。當今世界多元化文化價值并存,只有立足于我們自己的民族傳統文化,才能讓青少年在多種文化交流碰撞中堅定自信,做到不迷失、不盲從。此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之根,《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中強調,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于引導青少年學生更加全面準確地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國情,認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因此,必須加強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增強青少年文化自信,推動中國夢的實現。
二、青少年宮進行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則
(一)青少年主體性原則
以青少年為主體,就要從青少年身心成長的特點出發,針對青少年好奇心和求知欲強的特點,提取優秀傳統文化中易引發青少年興趣的元素,吸引青少年主動參與。同時,對青少年而言,形象、生動、直觀的體驗式教育更富吸引力,能夠讓他們在實踐的過程中自然地產生感受、觸動思想、引發感悟。因此,可以充分利用青少年宮是青少年成長的大樂園的優勢,開展優秀傳統文化趣味性體驗教育活動,讓青少年在快樂的氛圍中體驗并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二)創新性發展原則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按照報告要求,青少年宮可發揮校外教育的靈活性優勢,注重深入發掘優秀傳統文化精深內核,運用新載體、新形式、彰顯傳統文化的時代性文化內涵,讓青少年在不同方式中感受優秀傳統文化。同時,鑒于青少年學習壓力較大,時間有限,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注重少而精,挑選有代表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運用其強大的社會影響力和感召力,吸引青少年參與體驗,對青少年加強教育,從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青少年宮開展優秀文化教育的具體方法
大連市青少年宮經過實踐探索,形成了傳統節日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以及傳統文化才藝教育兩大主要抓手,將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到青少年宮實踐活動中去,吸引青少年參與體驗,繼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一)傳統節日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傳統節日文化內涵厚重,保留著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記憶,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是進行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好載體。大連市青少年宮結合青少年特點,在傳統節日里開展系列傳統節日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深受青少年喜愛。
1.“年味大集”春節年俗文化體驗活動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彰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青少年宮在春節前舉辦“年味大集”春節年俗文化體驗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感受“年味”,體驗中華傳統文化。
“年味大集”中,喜慶的年味撲面而來,活動現場被打造成熱鬧的集市。每個“檔口”里面的老師會指導前來光顧的“小顧客”親手制作一件帶有春節節日符號的作品。孩子們寫對聯和福字感受中國書法藝術,學習對聯和福字的來歷,了解貼對聯和福字的講究。剪窗花、連魚,打中國結、做絲網牡丹花,體驗奇妙的傳統民間藝術。吹糖人、做糖畫,傳承了幾百年的傳統手藝絕活讓孩子們驚奇又驕傲。還有生肖彩泥、彩紙舞龍、福字衍紙、傳統燈籠……孩子們動手又動腦,年的風俗文化走進孩子們心中。
2.元宵節親子節日體驗活動
春節后,元宵節即將到來。大連市青少年宮針對節日特點,設計開展了親子節日體驗活動。活動中,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了解元宵節的來歷,元宵與湯圓的區別等相關節日文化知識,接下來,家長和孩子一起滾元宵、包湯圓、做面魚、小刺猬、小兔子等中式面點,在快樂的親子時光中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
3.“端午嘉年華”活動
端午節到來之際,大連市青少年宮舉辦“端午嘉年華”活動。活動中,老師將熱愛祖國的元素融入到節日文化講解中,在孩子們心中播撒愛國主義的種子。接下來,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包粽子。拆葉、裝米、打包、系繩,每個步驟都一絲不茍。做香包、繡荷包、編織彩粽掛件,一件件富含節日文化符號的作品,在孩子們的手里悄然成形。在等待粽子出鍋的過程中,創新開展“賽巧手”比賽,孩子們用顏色各異的超輕黏土做成了形態各異的小動物。最后,孩子們品嘗著自己包的粽子,對端午節的理解又加深了一些。
活動還根據孩子們的運動能力和發展水平,將傳統的賽龍舟改造成“旱地龍舟”“龍舟快快跑”等趣味運動,傳統的射柳、投壺游戲改造成“我是小投手”“百步穿楊射五毒”等活動,孩子們在盡情玩耍中同時,體驗感受端午節的各種習俗。
4.中秋節節日文化體驗活動
中秋節前,大連市青少年宮為孩子們安排了賞月、識月、做月餅、“吟詩頌月”等傳統游戲。活動中,天文老師首先為大家帶來了關于月亮的科普知識,通過圖文并茂的展示,讓孩子們了解月相變化知識。隨后,孩子和家長共同制作了象征了團圓的傳統月餅、冰皮月餅。接下來,天文社的志愿者們與孩子們玩起了“吟詩頌月”的傳統游戲。“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這些韻律優美的古詩詞,深深地吸引了家長和孩子們。最后,孩子們還通過天文望遠鏡近距離觀看到月亮。
(二)傳統文化藝術教育
為弘揚我國優秀傳統藝術文化,大連市青少年宮開設了圍棋、武術、國畫、書法、二胡、古箏、笛子、中阮、琵琶等藝術教育,通過民族藝術文化熏陶,培養青少年才藝,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武術教育中,大連市青少年宮將武術文化與課程內容融為一體,強調一招一式要帶有“精”“氣”“神”,孩子們在練習武術強健體魄的過程中,慢慢理解“尊師、重人倫、崇道德、尚禮儀的武術精神。
在圍棋教育中,大連市青少年宮充分發掘圍棋在鍛煉青少年堅韌品質,培養青少年邏輯思維、記憶力、全局觀以及空間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圍棋教育成為青少年錘煉品格,發展素質教育的好載體。
在國畫、書法教育中,大連市青少年宮要求老師在教授書寫和繪畫技巧的同時,將傳統文化引入課堂,讓孩子們感受書法和國畫的審美意境,通過多種課堂形式培養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感悟,引導孩子參與傳統文化的傳承。
在古箏、二胡、笛子、中阮、琵琶等民族樂器培訓班上,孩子們通過感受民族樂器的音域、音色,學習其演奏技巧,提升文化素養,培養高雅的氣質,加強音樂欣賞能力。大連市青少年宮還成立了民樂團,定期給喜愛民樂的孩子們免費培訓、排練并進行公益表演,展示中國民樂的魅力,傳承與創新中國傳統藝術文化。
四、結語
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校外教育的作用不可替代。除了大連市青少年宮的一些實踐探索,青少年宮還可以進一步整合資源,充實活動內容、擴大活動規模。同時,加大宣傳力度,為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營造良好氛圍,成為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陣地。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張亞哲.全球化視野下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探析[J].法制與社會,2018.
[3]劉魁立.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身份的標志[N].文匯報,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