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瑾
摘 要 輔導員職務的設置是為了在學習之余能夠更好的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幫助去解決在生活中面臨的問題,使學生能夠更加專心于學業。但過去輔導員職務的設置和其晉升軌跡的模糊性使得輔導員這一工作職務面臨更多的是不解和疑惑,在與學生的接觸過程中,由于輔導員工作內容與學生的專業學科知識之間交集較少,更多是集中在對學生的生活進行管理和幫助,但是在相關的規范和學校規定中,又將輔導員的具體工作內容大大的拓展,而這種拓展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并沒有得到體現,這樣的區別使得部分輔導員崗位的人員,對于自身的工作性質和工作崗位判斷出現了問題,無法將自己的工作內容提前明確,也就無法在后續的實施過程中,更好的去應對具體工作內容。
關鍵詞 輔導員 職業發展 隊伍穩定性
中圖分類號:G451?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5.030
Abstract The setting of counselor's position i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help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life, and enable student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studies. But in the past, the ambiguity of counselor's position setting and promotion track made counselor face more puzzlement and confusion. In the process of contact with students, because there is less intersection between counselor's work content and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t is more in the collection to manage and help students' lives, but in the relevant norms and school regulations, Moreover, the specific work content of the counselor has been greatly expanded, which has not been reflected in the actual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is difference makes some counselor post personnel have problems with their own work nature and job judgment, unable to make their work content clear in advance, and unable to better cope with the following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work content.
Keywords counselor; career development; team stability
0 引言
過去輔導員的工作內容,在實質推行層面來考慮,就是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養成良好習慣,督促學生完成課業并幫助學生解決生活風面臨的問題,并起到溝通學校與學生個體之間的信息渠道。但是在相關規范中,對于輔導員的具體工作職責和工作內容劃分和確定則顯得較為模糊,這種模糊主要體現在不同地區的輔導員,具體工作職責劃分內容都存在公式化的列舉行為。所謂的公式化列舉是將一般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內容生搬硬套,直接放在輔導員的工作內容規范中,而這種生硬的套用并不完全適宜于輔導員的實際工作情況,甚至還會與具體工作內容存在出入??梢哉f這種為了規范而規范的制度設立,并無法取得提升輔導員工作效率的目的,甚至還會引起更多的額外問題,影響到相關工作的推進。是一種典型拖后腿的,為了規范而規范的行為表現。從另一個方面來講,輔導員這一職務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出現于職業院校和高等學院,兩者之間由于學生專業素質和師資力量的區別,在輔導員具體工作要求,可評比標準上存在較大出入,一般本科院校的輔導員專業素養更好,具有較為完整的專業教育經驗,培訓流程,而職業院校的輔導員工作,在模糊性和勞動強度上會明顯高于本科院校。
1 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建設介紹
從過去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存在相當一部分輔導員是由其他工作職位兼職而來的,他們并沒有相應的教育學習經驗,他們在專業素質上是完全依照個人的工作經驗和理解來實施的,并且在實際的工作中也是處于一種溝通學生與學校之間信息交流的渠道角色。即使是有過相應的教育背景的人員,進入到輔導員隊伍中,由于過去對于輔導員這一職業的標準規范模糊性導致其具體的發展和未來的職業規劃存在較大的模糊性,無法提前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有一個明確的規劃,導致輔導員隊伍的人才流失情況較為嚴重。
所謂職業化是指個人服務社會并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工作,職業與工作是近義詞,可互相替代,但在工作細分上并不能完全將工作與職業替換職業具有其基本特征,首先是目的性。職業是以謀生為目的,從業人員的工作動機是為獲取實物報酬,職業行為不同于興趣行為。第二點是職業具有社會性。職業是社會人員在特定社會環境中重視與其他社會成員相互關聯,相互服務的社會活動,這一職業必須具有相應數量的從業人員,不僅是一種個體行為的表現,更是一種集體行為的集中表現。第三是規范性。凡是職業化隊伍在其具體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操守上是具有相應的規定的,并且在技術能力和管控能力上有更高的要求,在從事相關工作時,必須遵照當前國家相關規定和道德規范來完成相應的工作內容,所以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建設對于輔導員隊伍工作產生的最大影響在于,其能夠真正著眼于實際情況,對于輔導員這一職業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性質進行規范并引入更加專業評價體系對從事于這份工作的人員進行更嚴格也更職業的評估。
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有助于對當前輔導員隊伍中一些個體的隨意性個體性行為進行制約,通過規范具體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讓工作方式和具體的規范標準能夠得以建立,讓從事該行業工作人員的職業化概念能夠更加深入,設立相應的準入門檻,這一門檻的設立是根據輔導員工作的實際工作內容和其所需相關人員具備的專業素質進行考慮,所設置的,他的設立是為了讓符合相關規范的人員能夠通過,而過濾掉明顯不符合輔導員隊伍職業要求的人員,從人員吸收層面過濾不適宜于該工作內容的人員,使工作人員隊伍的素質得到整體性的提升。同時也能夠提升輔導員這一職業的不可替代性,從而使得相關從業人員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前景能夠更加穩定,有明確的行業準入門檻和準入流程,所有進入該行業的人員都是具備基礎要求規范后才得以準入的,有利于后期對這部分人員隊伍進行管理和規范,不斷提升整個輔導員隊伍的人員素質和工作技能?,F在大多研究輔導員隊伍的不穩定因素或流動原因大多歸結為外部因素,即學校體制、編制結構、薪資待遇、發展平臺等等。
但近年來,隨著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的召開,對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道路進一步明確了方向,輔導員“雙線晉升”職稱評審系列等政策的單列和傾向,基本針對這支隊伍不穩定外因解決了部分問題,但并未從根本上改變輔導員隊伍流動性大這一現象。無論本科、???、公辦、民辦,在討論輔導員隊伍建設問題上,不穩定性依然成為大多數院校輔導員隊伍的共性問題。輔導員職業敬畏感應該屬于隊伍穩定內因的一部分。本文希望通過問卷調研的形式,通過輔導員自身對這一崗位的認知、接受度、職業態度等方面進行調查分析。根據數據分析,得到敬畏感越強隊伍穩定性相對越高的結論。
2 職業發展路徑和隊伍穩定性建設的認識
通過前文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過去的輔導員隊伍中的一部分從業人員事實上對于輔導員工作的具體細則和內容是存在模糊認識的,而且其自身的素質和教育背景也并不一定適應于當前職業化輔導員隊伍建設體系的相關標準要求。
在過去由于缺乏明確的區分標準,所以進入輔導員這一工作崗位的人員較為雜亂,不同工作經驗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員都有可能進入到輔導員隊伍中。另一方面,過去輔導員這一職業在學校的運作過程中,往往是處于一種輔助職業的形式出現的,所以對于輔導員這類工作人員的具體職稱評定和發展前景是沒有明確的規范標準的。這導致從事于輔導員工作的人員,對于其未來的職業變遷和發展流程是缺乏準確認識的。換句話說是很多人并不能在從事這份工作時,看到自己在經過一段工作時間之后能夠獲取怎樣的職業收益,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影響了其當前的工作態度和工作內容。一般來說一個職業崗位的人員,流動性最強的時間是在其入職的前三年,而對于學校輔導員而言,這一時間被大大拉長,不僅在從業前三年會出現較嚴重的人員流失情況,即使是工作多年的輔導員也存在數量比例不小的流失情況,這都與過去對輔導員工作界定不明,和其具體的職業發展規劃不標準有關。
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下,導致我國很多學校的輔導員人員流失情況非常嚴重,而輔導員的工作又確確實實會影響到具體教育工作的進行,所以很多學校就退而求其次,由一些專業課老師兼職擔任輔導員來解決人手不足的情況,但由于專業課教師自身的工作內容決定了其能夠投入到輔導員這份工作的經歷和時間都是有限的,所以這部分工作人員的輔導員部分工作表現差強人意。
為了能夠平衡這樣的問題,一些院校尤其是職業院校又開始招募一些缺乏相關學歷證明和與教育工作相關工作經驗證明的人員,讓這部分工作人員來擔任學生的輔導員,其中較為嚴重的情況是部分院校為了節約教師隊伍的成本開支,會招募部分社會人員來擔任學校輔導員工作,加劇了學生與教師隊伍之間的矛盾,使得學生的合理訴求被剝奪,并且缺乏有效的溝通途徑,導致學校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緊張,使得學校在對外形象上受到了很大的沖擊。
上海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最早也是過程中培養相關人員經驗最為豐富的地區,上海地區的職業院校發展可追溯到解放前,但是上海地區對于職業院校輔導員隊伍的規范和管理,卻并沒有一個明顯超出其他地區現狀的表現。這主要是由于全國整體上對于輔導員這一職業的認知都有或多或少的偏差,并且在其工作內容界定和發展規劃上缺乏有意義的建設。
3 輔導員職業發展路徑和隊伍穩定性建設建議
首先要做到的是對輔導員這一職業的具體工作內容進行明確界定,而且界定的標準不應該是紙上談兵,而應該按照輔導員在實際工作環境中,所面臨的問題和其日常工作內容中出現的具體情況來進行界定,實事求是將輔導員的具體工作內容和負責的范圍進行劃分,使其能夠真正體現輔導員的日常工作內容,并為輔導員所認可。
其次,我們要設置專業準入門檻雖然高校輔導員具體的工作對象并不是專業課教育,而是學生的生活心理以及學生個體與學校之間的交流溝通。所以輔導員可以不具備專業教育背景,但是為了保證輔導員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對于學生輔導工作的工作人員,至少需要有正規心理學教育學的教育背景作為支持,將入職教育門檻進行設立,可以排除一部分社會人員和明顯不適合輔導員工作的人員加入到這一職業隊伍中。
4 結束語
職業隊伍的人員組成會更加純粹,人員與人員之間由于教育背景近似,所以在進行比較時也主要是由其實際的工作成效來進行,可以有助于提升從業人員對于自己所從事行業的認同感和敬畏感,并且通過更嚴格的要求自己,使得自己在工作內容中得到進步,已取得與他人進行比對時的滿足感,整體隊伍穩定性建設也能夠隨之得到相應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慕欣茹.工匠精神引領下高校輔導員職業精神培養路徑[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29(3):52-55.
[2] 鄧羽凡.高校輔導員工作管理模式的反思[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11(22):249-251.
[3] 李辰.淺論“和諧教育”視野下輔導員情感教育與職業素養的培育[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