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伶俐
[摘 要]我國的數學教學質量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的。從小學階段開始,數學就是一門基礎學科,自開設課程以來倍受人們的關注,一直是小學課程體系中的重要課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人們對于數學教育教學水平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如何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進行創新和優化,已經成為數學教師必須認真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培養數學核心素養,是基于數學基本知識學習的一個深層次的學習,要積極開展深度學習,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形式,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數學能力,促進學生的深層發展和全面進步。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教學方式
而今,核心素養已成為國內外教育界研究議論的熱點話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轉變學習方式,而深度學習正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新課程改革中提出的重點內容。小學數學學習是學生整個數學學習的初級階段,教師在不斷調整數學教學方式的過程中要積極滲透核心素養教育,深度推進數學課堂教學,在培養核心素養的良好氛圍中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優化深度學習的效果,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深度學習
1.數學核心素養
學生應當具有適應自身發展與學習需求的品質與能力。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的一切都沒有定型,對于世界也充滿著好奇,因此,教師在強調學習重要性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核心素養,這樣才是完整的教育。核心素養所強調的個人道德觀念、個人素養、社會關愛以及對于家國的熱愛和情懷,對于小學生來說都是最關鍵、最必要、最不可或缺的。
2.數學表達能力與數學語言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將生活中的事物、教材上的語言與數學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數學思考過程,并與其他同學展開合作交流。數學語言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工具,是學生進行交流、合作和思考的載體,它強調的是準確、規范和嚴密。數學語言可以劃分為抽象的數學語言和直觀的數學語言,其中包括數學基本概念、符號、圖形等。
3.了解與培養學生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通過調查和研究,積極探尋影響小學生數學表達能力的主要因素,并且制定相應的解決策略,使學生的數學語言表述得更加準確、簡練、有邏輯性。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意識,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教師也要加強學習,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擯棄以往陳舊的教學思想,不斷提升自身素養,積極踐行新課改的理念,使課堂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小學數學深度學習教學策略
1.生活情境教學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情境,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情境教學能夠使數學課堂變得更有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強化數學課程學習,促進數學課程的深度發展,展示數學課程的魅力。因此,我們要努力拉近數學與學生生活的距離,讓數學課堂的學習內容不再只是枯燥的數字和公式,而是貼近生活的學習情境和實例,使數學課堂更具魅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實際,適當進行情境教學,在情境中融入自身的教學理念,更好地展示自身的教學能力,凸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情境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會逐漸濃厚起來,也會借助生活情境體會到數學知識的用處,真正做到讓數學知識從生活中來最終回歸到生活中去。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創設情境,如小明在超市買了12個蘋果,家里有爸爸、媽媽、姐姐和自己,要如何分配這些蘋果才合理呢?這就需要將數學中的除法法則帶入到情境中,引導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2.多媒體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學校日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將教學內容更加生動直觀地呈現給學生,以畫面、圖片、故事等作為表達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進行問題展示,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想真正實現深度學習,一定要重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梢岳枚嗝襟w將系統的數學知識框架和思維導圖呈現給學生,促進學生總體把握數學知識。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入研究教學內容,對涉及的多媒體設備和課件進行反復推敲,創新教學形式,豐富教學手段。在課堂展示環節,可以借助音頻、視頻、圖片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將所學知識以生活化的方式展示出來。例如,教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方向與位置》一課,學生在多媒體課件的引導下更好地發現方向和位置的關系,而且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又如,教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長方體(一)》一課,要想加深學生對長方體的認知,可以將一部分內容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以便更好地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長方體基本特征的理解,進而提升教學效果。
3.對話教學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常常是教師在課堂上講、學生默默地在下面聽,即便是在討論時,學生的討論方式和討論話題也往往受到諸多限制,而且教師常常把“說”的機會留給“好學生”,導致很多中等生和后進生無法獲得學習的主動權。這種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
數學是一門非常注重討論互動的學科。尤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師生間的互動質量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后續教學的進程。對話教學是基于師生互動交流而產生的新教學方式。師生之間的對話應該是平等的、民主的。教師是知識的傳遞者,而不是知識的施舍者或給予者,必須融入到學生當中,與學生真誠地交流和溝通。在新課改的理念之下,師生之間注重的是一種情感上的默契,而不是教師一個人的“自彈自唱”。
例如,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個等邊三角形,然后與學生展開對話。教師:大家觀察一下,這個三角形有什么特點?學生:三角形的邊都是一樣的。教師:那么,是不是就是所謂的等邊三角形呢?學生點頭。教師:等邊三角形除了邊是相等的,還有什么特點呢?學生:等邊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也是相等的……這樣的對話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在對話中思考問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和有效性。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之間的對話更能激發他們的發散思維。在沒有教師的情況下,學生的思維會更加活躍,想法也會更加大膽,不受局限。遇到問題時,學生會出現全新的想法和理解思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也會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這種無拘無束的思考環境中,學生不僅能對知識有更深的理解和認知,還能享受到平等公正的待遇,因而更加愿意接受知識、自主學習。對話讓學生思想不再封閉,思維得到有效拓展,讓學生敢于表達、敢于質疑、敢于探索,這種方式更有利于學生吸收知識,發揮學習潛能。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對話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引入對話教學,課堂氛圍必將變得嚴謹而活潑,且有助于學生的個性化成長,這是真正意義上將學習權利交給學生。
總而言之,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積極開展深度學習,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形式,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許正巧.核心素養發展下小學數學深度學習探析[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8,(2).
[2]鄒虹.基于核心素養發展的深度學習——以小學數學學習為例[J].華夏教師,2017,(15).
[3]迮美娟.如何在深度學習中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J].生活教育,2017,(6).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