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芬
摘? 要:小學低年級是學生思維能力形成、良好習慣培養、數學素養塑造的關鍵期與奠基期。而且,學生在低年級階段所形成的數學意識、思辨能力、數學情懷,對于其終身數學學習都會產生重要影響,也成為教學效率提升的關鍵所在。然而,長期以來,受到傳統教學思想觀念的束縛,導致很多小學學生在認知起步階段便喪失了學習數學的興趣、探索數學的熱情、獲取知識的欲望、釋放潛能的自信。面對枯燥的教學模式,乏味的學習方式,單調的數學知識,很多學生在數學能力、意識、思維上止步不前,發展受限。基于此,教師應該以新課程為導向,以切實提升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效率為驅動,并不斷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優化教學生態,拓寬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設計教學活動,整合教學資源,凸顯數學魅力,讓學生在更為多元、豐富、生動、有趣、科學的教學指引下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不斷增強數學素養。
關鍵詞:新課程;分析;提高;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效率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要求的踐行、新課程思想的滲透,以小學數學教學為載體,通過對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路徑的拓展,教學活動的構建,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深度探究、自主學習中不斷凸顯自己的主體地位,全面提升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效率,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且有著很強的必要性與科學性。可以說,在新課程指引下進行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優化與變革,既符合小學學生的發展需要與學習需求,又順應新時代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要求與指導定位。對教師而言,在進行教學效率提升時,應該以學生實際為基礎,以知識特點為根本,科學、精準、靈活地設定教學目標、構建教學內容、開展教學活動、落實教學措施。對學生而言,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應該結合教師指導與學習需要,就不同知識、內容、問題進行學習、研究、探索,以對于數學學習的迫切欲望與飽滿熱情融入教學情境,開展高效學習,實現提升發展。
一、科學創建教學情境,不斷增強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在新課程引領下,為了提升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的靈活性、豐富性,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落實教學指導時,應該以新課程要求為指引,加強對和諧民主教學情境的創設,創新性落實教學策略。一方面,教師應該切實尊重和凸顯低年級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參與、積極互動的機會,通過對教學活動的優化、師生協作的加強,讓學生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和不同數學問題開展深度探究,從數學知識的生成過程入手,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實現其數學綜合素養的全面增強。另一方面,教師應該認識到不同學生在知識基礎、認知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性,并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設計出具有針對性、靈活性、多樣性的教學活動,在彰顯學生個性的同時促進全體學生發展,將差異性教學策略落實至教學活動的方方面面,為學生多元化發展奠定基礎。同時,對于不同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情感變化,教師應該給予更多關注,并在數學教學之外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與呵護,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幫助低年級學生塑造更加健全的人格,為促使課堂教學效率提升而給予保證。
二、切實優化教學策略,全面提升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
新課程為低年級數學教學指出了更為明確的方向,給予了更加精準的引導。為了切實增強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的生動性、直觀性、形象性,教師在開展教學指導時,可以通過對多媒體、微課、網絡等資源和設備的引入,將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轉換為更加生動、形象的視頻、圖畫、音頻等,對教學難度適當降低、教學路徑全面拓展,以切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讓學生在更加迫切的學習內驅力促使下學習數學,參與教學活動。隨著教學方式方法的變革、優化、創新,教學的有效性、科學性也將持續增強,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探究數學問題的主動性也會得到切實提升。
例如,在進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現實生活中最常見的電冰箱、粉筆盒、墨水瓶等實物圖畫,并設問:同學們,大家知道它們分別是什么形狀嗎?在多媒體資源和輔助問題的驅使下,學生便會在潛意識間得到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并在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的遷移中實現助學認知能力的提升與學習主動性的增強。
三、適時拓寬教學路徑,深度激活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發展性
處于低年級階段的很多小學生,往往對于新鮮事物都有著濃厚的強烈的好奇心與迫切的探究欲。教師在提高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效率時,應該結合不同數學知識的內涵和導向,將教學內容、數學知識與生活情境、學生體驗、現實問題融合起來,凸顯出教學內容的趣味性、生動性,盡量用更加生動靈活的游戲活動來替代比較枯燥乏味的灌輸講授,同時將所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緊密關聯在一起,以促使學生在濃厚興趣的驅動下學習數學、形成能力。在實現數學與生活、活動的相互遷移、轉換中實現認知能力的提升,數學素養培育,教學效率提高。
例如,在進行《認識時和分》教學中,為了使學生對“一分鐘”時長獲得深刻理解,教師可以通過對游戲情境的創設、游戲活動的組織。讓學生在限定“一分鐘”實現內自選游戲道具、器材,開展游戲活動。在跳繩、踢毽子、寫字、朗誦等活動中體驗一分鐘到底有多長,為充分理解“分”給予幫助。
四、結束語
總之,伴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推行與全面實施,實現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教師在諸多有效性教學措施踐行時,應該切實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增強課題教學的感染力、影響力、凝聚力、親和力,使學生結合自己需要,根據知識特點,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切實融入教學情境,在師生互動、生生交流中全方位、多角度學習數學知識,提升數學能力。為確保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效率提高,帶動低年級學生數學認知發展而給予保證,奠基鋪路。
參考文獻:
[1]林麗.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之我見——以人教版二年級數學教學為例[J].數學教學通訊,2019(22):13-14.
[2]雷義平.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策略[J].甘肅教育,2018(11):54.
[3]師紅霞.提高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7(14):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