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嬌
摘 ?要:受到知識特性、教學方式、學習要求等諸多方面的影響,使得很多學生普遍認為高中政治比較枯燥乏味,以致學習興趣普遍不高。殊不知,高中政治是培育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載體,而且對于學生政治素養和道德觀念的塑造也有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政治教學、開展教學指導時,應該加強研究和探析,并以學生學習興趣激發為輔助,切實優化教學措施,不斷創新教學手段,充分拓展教學內容,科學營造教學生態,讓學生在多元、豐富、有效教學中不斷提升自身學習興趣,全面塑造學生政治素養,推動學生實現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政治;激發;學習興趣;政治教學
長期以來,受到不當思想觀念的影響與束縛,以致很多教師在進行高中政治教學時,往往以強制灌輸與單一講授組織教學活動、開展教學指導,加之高中政治學科本身理論性較強,很多知識都需要學生在深刻理解、充分體悟后方可獲得認知。久而久之,學生便習慣了以死記硬背、題海戰術等方式來學習高中政治。這種與學生認知規律嚴重背離、與學生學習需要不相契合的教與學導向,使得很多學生便漸漸喪失了學習高中政治的興趣與熱情,其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也會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多、學習時間的延長而受到嚴重影響。基于此,教師應該以全新視覺、科學定位重新審視高中政治教學的價值和作用,并對教學情況和學生需要開展科學研判,為確保高中政治教學得以有效開展,學生興趣得到有效激發而給予保證,奠基鋪路。
一、運用時事政治材料,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現實生活中涉及到的諸多時政材料,都可以作為高中政治教學的素材,供學生學習、研討、探究,而且對于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和調動有著重要作用。一方面,由于很多時政材料都比較具體真實,且貼近生活,有著很強的說服力,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學習、運用。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政治本身具有較強的理論性,使得學生在面對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寬泛的內容、復雜的問題時往往會因為無法切實突破而陷入認知誤區,嚴重影響其學習和理解,制約其提升和發展。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對諸多鮮活、生動、具體、真實的時事政治材料運用與融入,讓學生徹底擺脫傳統教學觀念下不良教學方式的束縛,使高中政治教學的內容更具趣味性,更加形象化、生動化、具體化,讓學生在分析一個個時政材料、理解一個個時政要聞、學習一個個時政案例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其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并以積極的態度、飽滿的熱情、濃厚的興趣參與教學活動,實現自我夙愿。進而在深度思考,充分探究,合理想象,恰當聯想中實現對于其學習熱情的有效激發。
例如,在進行“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關系”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以我國西部地區所遭受的干旱與洪水災害為輔助材料,讓學生逐個了解、認識這些災害對人民生命安全、財產安全所造成的觸目驚心的損失與危害。使學生透過現象認識本質,進而深刻理解由于近年來西部地區大范圍毀林開荒、破壞環境、攫取資源,加之人口數量逐年極速增加,使得自然生態造成嚴重損毀,而且已經超過了環境資源的承載力。通過這些典型、鮮活、真實案例的分析,引導學生實現思維認知由抽象向著具體遷移、由復雜向簡單過渡,進而為指導學生深刻理解只有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才會取得成功,達到預期目的。否則,勢必事與愿違,甚至出現背道而馳的結果。這些典型時政案例,比較通俗易懂、直觀形象,更利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也于無形間激發了學生學習高中政治的興趣與熱情。
二、巧妙設置教學懸念,激發學生探究意識
高中政治內涵豐富,內容冗雜,涉及政治、經濟、哲學等諸多領域的具體知識。而且,對于這些知識的學習和了解,對于學生今后進入工作崗位,開啟全新生活也有著重要作用。因此,為了達到切實激發學生探究意識、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教師可以在不同教學過程、環節中巧妙創設出諸多教學懸念,并使其與教學知識、學習內容、學生需要密切關聯,以充分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突破層層懸念,解決諸多問題中增強興趣,提升能力。
例如,在“量變與質變”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水滴石穿、繩鋸木斷、集腋成裘”等成語為輔助,讓學生分析其中蘊含的哲學道理,并將“量變”“質變”概念、原理、辯證關系等與對應成語銜接起來,使學生在由成語所設置的教學懸念中實現充分理解、學習、認識。同時,教師還可以以設問的方式,用“已知知識”聯通“未知領域”,讓學生在逐層探究中激活其思維,激發其興趣。
三、充分借助語言藝術,激發學生飽滿情感
為了切實增強高中政治教學的趣味性、感染力,教師可以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適當發揮語言藝術的作用,并利用不同的教學語言,使學生在全面感觸下以飽滿情感、迫切意愿投身學習活動,開展知識探究。一是要加強對多元性用語資源的開發,可以在必要時將文學、藝術、圖畫、聲音等語言藝術融入政治課堂,讓學生在讀、聽、思中用心體悟、用心感知、用心學習,激發其興趣。二是要加強對信息技術工具的使用,可以借助多媒體、互聯網、新媒體等融入鮮活語言素材,讓學生在更為直觀的學習體驗中實現學習與提升。
例如,在教學《一國兩制》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臺灣和祖國大陸的情誼和關系,教師可以即時朗誦《鄉愁》,讓學生融入詩作的濃郁情感之中學習、理解,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政治素養注入了新鮮血液。
四、結論
總之,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是一個潛移默化、循序漸進、逐步提升、不斷培育的過程。教師在開展教學指導、落實變革策略、構建課堂生態時,應該以學生實際需要和政治教學內容為驅動,并充分融入科學指導、不斷優化教學措施、及時轉變思想觀念,在確保學生深刻理解教學內容、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基礎上不斷激發、調動、培育其學習興趣。為促進學生正確人生觀、社會觀、價值觀的塑造,政治綜合素養的培養,政治學習效率的提升而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石祥.高中政治思想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幾點做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5):125-126.
[2]王寶睿.淺析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8(34):103+106.
[3]王斌虎.談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7(28):80-81.
[4]孫海云.淺析高中政治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4(3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