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
摘? 要:小學是學生學習生涯的起步階段,小學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新課課程改革背景下,應該將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這不但可以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而且對于培養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幫助。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在實際教學當中,要努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探究能力;應該加強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注重運用數形結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要關注綜合性、拓展性的實踐教學,從而全面增強教學效果,實現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目標。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
引言
新課改實行以后,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不斷的涌現出來,為了能夠滿足社會的需求需要對教學的理念和教學的方式進行改革,核心素養成為了教學改革中研究的重點內容,主要目的就是促使教師加強對學生各項能力提升的重視,采取適當的方法進行教學,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對數學核心素養的特質有個明確深入的認識,在此基礎上通過實踐教學探索有效的建構方式,促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也能在思維、能力、興趣等方面實現發展進步,從而促進數學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能力。
1 核心素養的含義和重要性
“素養”所代表的涵義廣泛,它是知識、方法、技能、情感的結合。核心素養,就是起到核心地位的重要素養,能夠對人的情感、思維和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1]。每個學科都包含著不同的核心素養內容,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產生著深遠的影響。雖然教育界很多專家對核心素養有著不同的多種理解,但不可否認的是,核心素養的培養對于教育事業的重要意義,對于教學質量和效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數學這門學科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有著一定的要求,并且隨著學段的增加,在數學學習方式上也需要進行不斷的變化。在小學這個基礎階段就是要對學生的運算推理能力進行培養,引導他們逐漸建立科學的思維體系,產生積極思考分析問題的好習慣,從而為以后學習數學以及成長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核心素養培育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改變了以往一味地知識學習所造成的思維局限,更加尊重學生的主動性,真正推動了教學改革創新。
2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2.1激發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的興趣直接決定了數學教學的效果。因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開展教學工作的首要前提。教師要發揮出自身引導者的作用,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使得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對數學知識進行自主探索,能夠幫助學生具備更強的探究能力和對問題的探索精神。同時,探究能力也是核心素養當中的一部分,能夠對學生的思維創新意識和學習的方法進行訓練。例如,想要提高學生們的“四則運算”能力,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創設一個情景:“在超市中,薯片5元一包,果汁3元一瓶,兩瓶果汁與兩包薯片需要多少錢呢?”這是學生在生活中接觸得到的情景,可以讓學生解決問題,而這其中涉及到乘法與加法,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對知識的理解更加充分,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2.2加強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小學教師教學的內容僅限于教材,缺乏對課外知識的拓展。這樣的教學方式限制了學生的發展,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新課改實行以后,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對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加強了重視的程度,并且在教學中,教學的內容也加強了與生活的聯系[2]。例如,在進行“除法運算”時,教師提出:“假設你們的語文老師前年已經40歲了,已知老師有個女兒,教師的年齡正好是女兒年齡的倍數,且倍數不超過6,請問老師女兒現在可能是多少歲?”這樣的情境設置,首先可以讓學生復習乘法運算,并從乘法運算過渡到除法運算,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并且教師沒有采用單純的理論性假設,而是根據現實中的實際案例進行舉例說明,能夠幫助學生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的聯系,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學習質量的提高。
2.3運用數形結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是數學學習的初級階段,與更高學段相比,難度還是較低的。但此時是打基礎的重要階段。小學生在面對數學學科中各種圖形和數字的時候,如果只是運算和背誦記憶,那么學生必然會對學習不感興趣。小學數學教師要采取更為科學的教學方式,針對學生形象化思維的特點,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更多借助數形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可以達到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形象的良好效果,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知識,培養形成良好的數學思想方法[3]。例如在“分數”內容教學中,借助切蛋糕、分大餅等方式,就可以讓學生了解幾分之幾的概念。再者,在周長、面積計算當中,也通常都會需要根據題意畫出圖形,進行分析解答。這都會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2.4關注綜合性、拓展性的實踐教學
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不應該只進行數學基礎知識教學,還應該關注那些綜合性、拓展性的內容,注重實踐教學的開展。通過這類高階學習,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就會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鍛煉和培養[4]。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比如找規律、鴿巢原理等知識,都非常關注學生的探索體驗,所以教師應該更多地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進行沉浸式學習體驗,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從而全面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要幫助學生提升數學綜合能力,這樣能夠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學會運用多種教學方式,結合多種教學資源進行教學,促使學生具備更強的綜合能力,便于以后使用數學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湯勝國.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思維與智慧,2016(26):22.
[2]何鳳秋.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思考[J].中華少年,2017(6):163.
[3]殷容儀.循序漸進的教學是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路徑[J].數學通報,2017(01):14-16.
[4]張義生.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路徑[J].新課程(小學),2017(0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