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西求扎
摘 ?要: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性重點從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入手,注重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能夠運用生物知識解釋生活現象,讓學生從生物的視角觀察生活,提升學生知識的學以致用能力,從而最終達到增強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本文注重從翻轉課堂、分層教學以及多媒體教學三點,簡要介紹提升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的狀況。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教學;教學策略
在現階段的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部分生物教師往往存在“為了教教材而教教材”的現象,他們并不注重從學生已有的認知著力,構建生物知識與學生生活的連接,也不注重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空間,常常采用標準式、流程化的方式授課,從而導致部分學生失去對生物學習的興趣,進而給提升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帶來了阻礙。針對這種狀況,初中生物教師既要意識到個人在教學理念以及方式的錯誤,又要學習新型的授課方式以及觀念,從而讓學生在生物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和學習能力的增強,提升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一、運用翻轉課堂法,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部分教師并不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生物學習習慣,即大部分學生只有在上課后,才進行相應的生物學習。由于學生不具備生物學習的預習習慣,導致他們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常常出現一頭霧水的狀況,造成整體生物學習效果差的局面。針對這種狀況,初中生物教師可以運用翻轉課堂的方式,創設相應的問題,讓學生結合課本進行解答。與此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記錄在此過程中遇到的學習問題,并在課上進行提問,激發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動性,促進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講授“激素調節”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運用翻轉課堂的方式,創設如下幾個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究,激發他們課上學習的能動性。問題如下:(1)為什么現在得大脖子病的人越來越少了?(2)為什么有的人長得高,而有的人長得矮?(3)糖尿病的發生因素是什么?與此同時,為了提升課堂教學的針對性,教師運用現代通訊工具,時時和學生保持聯系,并在此過程中,統計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針對后進生進行針對性啟發,增強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在再次上課后,教師邀請學生分享他們的學習成果。通過和學生的交流,教師發現大部分學生可以回答上述的問題,有些學生甚至舉出其他因為激素調節問題而引起的疾病。通過運用翻轉課的方式,教師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空間的同時,也讓學生在獨立解決生物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使用分層教學法,提升整體生物教學質量
不同學生的生物基礎不同,他們的思維也略有差異,加之學生學習生物能動性也不相同,進而導致學生在生物學習中面臨不同的問題。針對這種狀況,初中生物教師可以改變一刀切的教學方式,結合具體的教學狀況,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創設符合不同成績層學生認知區域的授課模式,讓學生在生物學習的過程中,獲得自信,獲得生物學習能力的提升,促進整個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
例如,在講授“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運用分層教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分層,即分成甲乙丙丁學習層,并根據不同學習層學習狀況,靈活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設置如下幾項問題,讓學生思考:(1)試舉出運用光合作用的生活案例。(2)試舉出呼吸作用的生活案例。與此同時,針對甲學習層的學生,教師要求其舉出三個例子;乙學習層兩個;丙學習層一個;丁學習層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解答。在眾多學生的案例中,給教師印象最深的是后進生小洛的回答。他引入新疆哈密瓜的例子。在白天,新疆的光照充足,溫度高,促進光合作用;在晚上,新疆冷,植物的呼吸作用減弱。
三、采用多媒體授課,提升學生生物學習熱情
初中生物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授課,將抽象的生物知識以形象化的方式展示,并在此過程中,激發他們對生物的學習興趣,降低他們的生物學習難度。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創設積分制評價模式,讓學生更為熱情地投入到生物學習的過程中,促進生物教學質量的提升。
例如,在講授“開花和結果”這部分內容時,教師為了讓學生更為形象地掌握花的構成,運用多媒體展示花的各個部位,并鼓勵學生結合課本,對花的各個部分功能,進行簡要介紹,并以計分的方式鼓勵學生搶答,激發他們的生物學習熱情,提升整體的生物教學質量。教師在此運用文字,對學生的一段上課場景進行文字化描述。小洛說:“花是由雌蕊、雄蕊、花托、萼片、花瓣組成,其中萼片在花的最外部,起到保護花的作用……”教師運用多媒體創設意境,并在此基礎上構建積分制,激發學生的生物學習熱情。
總而言之,在增強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教師注重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掌握相應的生物學習方法,促進他們生物學習能力的提升,獲得良好的生物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賈琳.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生物的有效教學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7(09)
[2]高培仁.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提問策略探析[J].中學生物學.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