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玲
摘 要:隨著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很多新媒體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微博、微信等平臺都是新媒體發展的產物,既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也促進了我國媒體行業的快速發展。在這樣的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同樣也要接受嚴峻的挑戰。為了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步伐,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電視新聞編輯向著多樣化的發展方向邁進,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
關鍵詞:新媒體;電視新聞編輯;多樣化
中圖分類號:G2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08-00-02
在我國,電視媒體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大眾媒體,在新聞報道方面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它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給大眾,體現出了新聞的真實性和客觀性,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和認可。在整個新聞節目的制作過程中,電視新聞編輯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近些年來,伴隨著新媒體的迅速崛起,我國的電視新聞編輯面臨這巨大的挑戰,承受著巨大的生存壓力。要想改變這種生存現狀,就要樹立起發展和創新的意識,依照社會發展的要求,推動電視媒體編輯向多樣化發展,以觀眾的實際需求為導向,一方面,注重向社會輸入大量優質的新聞內容;另一方面,注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的最大化。
一、電視新聞編輯多樣化發展的重要價值分析
隨著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電腦和智能手機先后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們可以利用智能手機實現網上購物,也可以利用智能手機實現網上讀書、瀏覽新聞等。作為電視媒體的主要參與者,電視新聞編輯要樹立起發展和創新的理念,在新媒體環境下,要正確地探究觀眾的實際需求。從新聞采集來看,新媒體環境下的電視新聞與傳統的電視媒體相差不大,它們兩者之間在新聞編輯上存在較大的差別。就新媒體環境的特點來說,其豐富、靈活的特點比較突出,發展潛力更大,優于傳統電視媒體。因此,在新媒體環境中,電視新聞編輯多樣化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新媒體環境,其本質就是通過計算機中的軟件技術對網絡媒體、電視媒體及紙質媒體等各類形態的媒體進行改變。與傳統的媒體不同,新媒體環境不管是從空間方面來說,還是從實踐方面來說,其操作性更強,新聞編輯的市場開發前景更好。在實踐中,人們的新聞審美能力會隨著美新媒體環境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因此,對電視新聞編輯工作實施一定的改革,是時代的發展必然,具有重要的價值。
總之,電視新聞編輯開始多樣化的發展,總結起來,原因大概就兩個。其一,電視觀眾的審美能力在提高。電視新聞屬于新聞媒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了聲音、文字、圖像及圖片等多種內容,只有運用多種方法進行加工,才能將電視新聞的特點和優勢呈現給廣大觀眾。電視新聞的編輯要注重趣味性,制作出趣味性較強的新聞,才能有效吸引電視觀眾的注意力,提升電視新聞的收視率。當然,電視節目要想吸引人,節目主持人也是關鍵因素,只有高素質的、專業能力較強的節目主持人才能很多好地將電視節目的魅力展現出來,盡量迎合了觀眾的觀賞需求和審美能力。其二,滿足觀眾對新聞節目的實際需求,突出節目的真實性、客觀性和嚴肅性。電視新聞編輯多樣化發展的最本質的原因是滿足廣大觀眾的實際需求。因此,最大程度地滿足廣大觀眾的個性化需求,決定了新媒體環境中電視新聞編輯多樣化發展,是以“用戶為中心的”電視新聞編輯的真實體現。
二、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多樣化發展的途徑分析
(一)編輯消息類的新聞
消息類新聞是電視新聞節目的主流,其主要的任務是將國內外剛剛發生的、有價值的新聞消息傳送給廣大的民眾,通常形式是新聞播音員對新聞現場畫面進行播報和解說,從而讓廣大的觀眾能夠真實的感受新聞現場的場景。模式化的新聞編輯就有自身的優勢,但是其缺點也是不容忽視的,容易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感覺到枯燥和無趣。因此,要想在新媒體競爭中獲得優勢,就要注重創新消息類新聞編輯的形式,樹立起發展觀念和創新觀念,盡量運用多種形式來完成對新聞內容的詮釋。例如,在報道國內外的重大事件時,電視新聞節目最重要的是去發生地進行現場報道,搜集盡可能多的相關信息和盡可能全面的相關信息,盡量挖掘出更多、有價值的新聞報道素材。特別是報道有關經濟的新聞時,盡可能將有關經濟的新聞和各事物間的關聯性進行深入的描述,利用圖表、示意圖等來進行數據的對比、分析及追蹤等,多種形式和多個角度展示新聞的內容,幫助大眾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事情發生的來龍去脈,并給觀眾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議。例如,對于國際石油價格的變動新聞,可以通過石油價格的變化趨勢進行必要的理性分析,并通過對比,解讀出石油價格變化中蘊含的深層次的信息。因此,電視節目要進行多樣化的編輯,能夠進一步激發消息類新聞的活力,增進媒體和觀眾間的距離,切實提升電視觀眾觀看滿意度。
(二)開展多樣化的新聞編輯要注重時段和新聞內容的差異性
電視節目具有多樣性的特點,電視節目不同,其風格也需要有較大的差異。有的節目屬于時政范疇,有的電視節目則屬于經濟類范疇,還有的新聞更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屬于社會類的范疇。因此,電視新聞編輯要依據電視節目的實際特點,來確定新聞編輯的形式,體現專業性的特點。例如,《新聞聯播》節目,其涵蓋的新聞內容包括國內新聞和國際新聞兩部分,其中涉及的新聞內容也是多種多樣,有的新聞會以現場直播的方式進行報道,有的則以圖表、漫畫等形式進行展示和詮釋,有的新聞內容會以幽默的形式展示給觀眾,在趣味中揭示出了新聞實踐的本質和內涵。很多觀眾不喜歡嚴肅的新聞播報形式,而對新聞中適當的增加了趣味性的新聞形式則沒有抵抗力,在獲得新聞消息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幽默和風趣,讓人們產生了一種親民、愉快的感覺。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前的新聞節目也出現了一些創新形式,增強了新聞節目和觀眾的互動性,傾聽觀眾的心聲、觀點和看法,不僅提升了觀眾參與的積極性,提升了觀眾對節目的忠實度,而且拉近了電視新聞節目與觀眾之間的距離,提升了電視節目的真實度,能夠最大程度地提升觀眾的觀看體驗。
(三)電視新聞編輯編排需要多樣化的發展
通常情況下,我國傳統的電視新聞節目都是在固定的時間段進行播放,例如,中央電視套的《午間新聞》都是在北京時間中午12點整播放;而大家最為熟悉的《新聞聯播》節目,則雷打不動的安排在了每日19點整播放。當前在新媒體發展背景下,電視節目一般要固定時間進行播放,在新聞的及時性和靈活性上都要遜色于新媒體。電視新聞節目的編排一旦出現問題,則電視的收視率將無法保證,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電視新聞節目的競爭能力。因此,要想提升電視新聞節目的實效性和靈活性,就需要增加新聞播放的時間段,對熱點新聞進行滾動播報等。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人員,要增強對新聞編輯和新媒體的深刻認知,對編排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創新,例如在新聞類節目中設置互動環節,或者設置有獎問答的環節等,這樣可以吸引到觀眾積極的參與節目的互動。
(四)新聞編輯平臺的多樣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新媒體的出現和發展,給傳統的電視編輯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同時也帶來了發展的機遇,促使著新聞編輯們不斷地完善和創新編輯形式,朝著多樣化發展。
三、結語
在新媒體環境中,要想實現電視新聞編輯的多樣化發展,不僅可以滿足觀眾的個性化觀看需求,而且可以通過正確的輿論導向向觀眾傳達正能量的價值觀念,豐富電視新聞節目,推動我國電視新聞事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玲玲.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的多樣化探討[J].新媒體研究, 2017, 3(8):165-166.
[2]趙春燕.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的多樣化淺析[J].西部廣播電視, 2018(4):169-170.
[3]丁濤.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的多樣化探討[J].中國傳媒科技,2018(12): 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