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市場環境復雜多變,經濟增長壓力也不斷加大,傳統企業模式很難適應,驅使企業不斷尋求新發展,以應對日益嚴峻的市場形勢。企業在努力創新發展的過程中,更加需要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以保障企業在健康發展的基礎上謀求發展。因此對企業財務成本控制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紹了企業財務成本控制的內涵與意義,結合工作發現現階段企業在財務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據此提出相應的解決建議,以期為企業財務成本控制提供參考。
關鍵詞:經營管理;成本控制;成本管理
一、企業財務成本控制概述
(一)企業財務成本控制的內涵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財務成本控制主要以事先設定的成本管控目標為基礎,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圍繞影響成本高低的各種關鍵因素和問題,開展相應的分析和總結,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成本管控機制的過程。企業財務成本控制工作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具有涉及范圍廣、復雜程度高、重要程度強等特點。做好企業財務成本控制工作,對于企業生存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采取合理的控制方法,有效地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可使企業較好地提升經濟效益,促進企業良性發展。
(二)企業加強財務成本控制的現實意義
1.財務成本控制有助于企業良性發展
企業在運營管理過程中,通過建立完善的財務成本控制體系,對其經營耗費的各項成本費用,采用科學的計算方法歸集管理,結合自身經驗和行業標準,及時發現成本管控工作中相對重要且薄弱的部分,逐步進行調整和優化,不斷完善企業的成本管控模式,提高企業的發展潛力。可見,較好地運用財務成本控制,能夠有效地促進企業經營良性發展,有助于企業實現長期發展目標。
2.財務成本控制有助于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企業在運營過程中, 通過加強成本管理,使各項成本支出保持在合理范圍內,以達到有效控制成本、提高利潤空間的目的,更能增強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及抗風險能力。對于企業而言,成本控制不僅是財務成本管理的方法,也是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的行之有效的手段,成本的合理管控可以為企業長遠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
二、現行企業財務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行之有效的管控體系
企業財務成本控制主要包括標準成本測算、成本管理、成本分析、考核實施、結果運用等一系列內容,形成完整閉環的管理體系。目前,很多企業在沒有建立完善規范的控制制度的情況下,采用管控體系中的部分方法和流程,在運用過程中,可能因缺少監督機制,或沒有考核機制等,使財務成本控制在企業經營中未能充分發揮其支撐管理決策和運營指導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管理落實不到位,沒有健全的管控機構。企業內部常出現的問題是部門分工不清晰,責任交叉或責任空白,常見現象比如成本控制工作多頭管理,無明確的主責人,出現責任推諉等現象;或是執行人意見不統一,損害到企業利益。另一方面,部分企業忽視了財務成本控制對企業的重要性,即使制訂一些管理制度,也未嚴格執行,使財務成本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另外,全面預算管理作為經營管理的重要工具,在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分析、預算考核等管理流程的實施過程中,也可以對企業成本管控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但在不同的企業中,由于管理層對全面預算管理的理解不同,在編制預算或制訂考核指標時存在隨意性;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審批把關不嚴格;實際運營與預算存在差異時,未及時發現問題根源;預算考核流于形式,未形成閉環管理。這些問題使全面預算管理沒能達到經營管理工具應有的功能和效果。
(二)財務成本控制抓不住重點
很多企業在財務成本管控工作中,未能結合投入產出來展開分析和思考,單純著眼于降低成本,把節約成本占用作為財務成本管控的核心手段。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沒有正確理解財務成本管控的目標,局限了成本管控的作用。還有些企業的管理者,習慣于以領導的關注點為管控中心,領導注意到哪些問題,就重點管控哪里,造成成本管控隨著領導視線變化,沒有明確的重點核心,致使成本管控工作無法持續有效地開展。企業在成本管控過程中,必須優化管理理念,秉承利潤最大化原測,不斷研究成本管控方法及重點,從而達到財務成本控制的理想效果。
(三)財務成本管理人才培養和儲備不足
隨著現代經濟的高速發展,企業對財務人員的能力要求也有較大的變化和提高。很多財務人員仍主要專注于日常賬務處理,處于基礎財務管理水平,相對于企業財務成本控制的需求而言,財務人員急需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以及對現代成本理論的認識。一些企業忽略對財務成本控制人員的專業能力培養,財務人員忙于日常事務處理。通常情況下,沒有高要求也沒有深思考,財務人員很少花費精力去研究成本管理問題,不僅財務專業能力得不到提升,也限制了企業財務成本管控水平的提高。
三、加強企業財務成本控制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完善的財務成本控制體系
企業建立完善的財務成本控制管理體系,需要全面系統地思考和落實,對成本管控涉及的各部門、各環節,設計一套完整的成本控制措施,實現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全流程成本控制管理,通過明確分工來推動落實。建立各項成本支出的授權審批流程,明確各級管理人員的成本管控范圍和管理要求,同時也能規避和減少濫用職權的現象。
企業建立財務成本控制體系,需要梳理和確定成本管控工作程序,在工作程序中明確管控目標、執行部門和責任人,針對各管控環節、管控過程、管控力度及管控結果等制訂一系列的管理要求。成本是隨著企業的運營過程而發生,通過加強過程管理進而實現企業成本管理。各部門切實落實工作程序的相關規定,使成本過程受控,從而降低或控制成本水平。控制了成本發生過程,才能更好地達到成本管控的目的。
企業各部門要嚴格執行已建立的成本管控措施和規范,將成本測算、管理、控制、分析、考核等一系列流程充分運用在日常管理中,對企業的人力成本、采購成本、研發支出、設計支出,以及日常管理支出等成本費用進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企業開展財務成本管控工作,也需要收集同行龍頭企業及競爭對手的成本信息,對比分析自身的優勢和不足,不斷優化成本控制管理體系。
(二)把握財務成本控制的關鍵點
開展財務成本控制工作本身也是一項成本投入,同樣需要管理者平衡此項工作的投入產出。因此,對成本控制有必要根據實際情況著眼重點,減少不必要的管控成本。
首先,選擇成本控制的關鍵點。如果不做區分地對所有環節均大力實行成本控制, 企業為此增加人、財、物的支出,既達不到管控的最佳效果,還可能浪費更多的成本,反而降低企業的經濟效益。所以企業成本管控必須要抓住關鍵點,在關鍵成本環節上設計管控措施和激勵政策,調動人員積極性,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細分成本結構查找關鍵因素。一般情況下,企業有多種產品,分析產品的盈虧需要了解成本組成,找出影響產品成本高低的關鍵因素。比如采用作業成本法,企業根據運作流程,設計出作業成本模型,建立產品與作業、作業與資源的關系,梳理成本分配動因,確定它們與各組織之間的關系,明確各環節成本的責任主體。企業通過建立起的作業成本模型,甄選關鍵作業環節,對其成本計算結果進行分析與解釋,查找出成本結構變化的影響因素、哪個作業環節成本偏高的原因,進行重點分析管控,以達到成本管控的目的。
再次,綜合運用科學的分析方法。成本管控離不開財務分析,通過各種分析方法的綜合運用,抓住成本控制關鍵點。比如,對比分析法:通過指標的同比環比,與企業歷史最優水平對比,與行業標桿企業同類指標對比等方法,多方面尋找差距。趨勢分析法:對企業近一年或幾個連續期間的成本數據資料, 采用圖表或表格制作連續的數據趨勢表,根據數據指標的變化趨勢展開分析,說明企業成本變化過程,以幫助企業管理層及時掌握成本變化情況,發現和改進管理問題。
最后,企業的成本管控最重要是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通過合理的成本管控,用相對較低的成本幫助企業實現更大利潤,才是成本管控的重要方向和目標。
(三)加強財務成本管控人才的深層次培養
加強員工的專業能力培訓,培養全員的成本控制意識、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對企業財務成本管控具有重要意義。企業結合成本管控需求及相關管理人員的能力現狀,制定針對不同層級的培訓機制,讓成本管控人員將學習融于實踐,不斷提高管理能力,建立起高素質的成本管控隊伍。
財務人員在成本測算、成本分析、財務建議等成本管控工作中承擔著重要作用,企業有意識地培養提升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有利于成本管控工作的順利開展。在企業成本管控能力培養方面,應讓財務人員適時學習企業管理知識,理解公司經營管理方向,抓住重點環節,讓財務管理工作貼合公司發展和業務需要。財務人員還需要了解生產經營過程,掌握產品生產運作的重點環節,基于業務知識的學習,財務人員才能更準確地發現和提出成本管控問題和解決建議,更好地助力企業經營發展。
財務人員通過分析研究財務報表和業務數據,分析成本構成等,來關注成本異常。如何運用恰當的分析方法,把握好分析的合理性,尤其需要財務人員具備良好的理論基礎和邏輯能力。因此,企業在財務人員培養中,須重點加強財務人員的財務管理知識的深入學習,提高分析水平,保證成本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另外,企業對財務人員加強培訓與學習管理,也能提高財務團隊的穩定性,從而逐步實現成本管控經驗的積累和傳承。
總而言之, 企業財務成本管控是一項長期性、綜合性的工作,需要企業建立良好的、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各部門之間打破部門墻,團結協作、互相配合;積極培養高素質的成本管理人才, 降低成本費用耗用率, 提高資源利用率,為企業長足發展提供良好的經濟基礎和源源不斷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易紅,陳志娟.試論企業財務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8(12):118-119.
[2]胡思舟.試論企業財務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5(16):172+179.
[3]高萍.淺析企業財務成本控制[J].中外企業家,2017(01):103.
[4]邱禮珍.基于企業財務成本控制及管理研究[J].商訊,2019(36):40-41.
作者簡介:
張晶,深圳順豐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