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因素分析法簡單易行,是企業進行經營管理中最常用的管理方法之一。本文以A公司旗下Z品牌為例,使用因素分析法分析了2019年Z品牌經營利潤的影響因素,發現了零售額、毛利率、銷售費用率及商場扣點率是影響經營利潤的四大因素,在實際數與計劃數產生差異后,對經營利潤最后的結果產生了不用的作用。看似良好的經營業績經過因素分析,可以很快地找到經營管理上提升的空間,提醒管理層反省自身過去的經營行為并簡單明了地指明四大因素如何影響了經營利潤,從而提出了改進經營的合理化建議,為公司決策者進行精細化管理提供科學的判斷依據。
關鍵詞:因素分析法;經營管理;服裝企業
女裝行業是我國發展最成熟的行業之一,也是傳統的消費行業之一。千禧年以來,國內女裝品牌如春筍般不斷涌現,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不同的女裝企業也呈現了完全不同的經營結果。A公司是國內中高端女裝品牌公司中的行業領先者,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要持久的保持經營優勢,無疑對企業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A公司創始團隊在經營A公司二十年間,始終重視財務團隊對公司整體經營結果的評價,不斷促進業財融合,迭代優化企業經營管理,特別是重視利用因素分析法進行每月經營數據的分析,為保持公司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生存并多年保持穩定增長打下重要基礎。本文為中小企業進行日常經營數據的分析提供了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一、因素分析法的原理與運用方法
因素分析法是經營分析中的重要方法之一,被眾多的企業采納使用,簡單易行,可操作性強,但要求分析人員對企業經營情況熟悉,經驗豐富。
(一)因素分析法的原理
因素分析法,是利用統計指數體系分析現象總變動中各個因素影響程度的一種統計分析方法,其中包括連環替代法、差額分析法、指標分解法、定基替代法。在進行因素分析時,假定眾多因素中的一個因素發生變化,而其他因素則不變,然后逐個替換變化的因素,分別比較其計算結果,以確定各個因素的變化對總指標的影響程度。差額分析法只能適用于各因素間連乘或連除的形式,連環替代法可以各因素間加減乘除各種形式,其的適用范圍更寬。
(二)各因素的使用規則
各因素替代的順序規則為:先實物量,后價值量;先絕對值,后相對值;計劃數選擇的規則為:單一單位用基期數(期初數),復合單位用報告期數(期末數);各因素替代的邏輯為:以各因素的計量單位進行推導。
(三)因素分析法的運用方法
連環替代法是因素分析法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運用連環替代法,可以分析確定經濟指標變動的原因,從而采取措施,加強企業經濟管理。具體步驟如下:
1.確定分析對象、因素組成及排序順序
實施因素分析法的第一步就是確定分析對象,確定該指標是由哪幾個因素組成(該指標需要由2個或以上的因素組成),按其相互關系進行排序。
2.建立數據模型
依據上述經營分析指標行程過程,結合各因素建立數學函數模型。計算該分析對象的計劃數與實際數之間的差額總額。列示如下:
計劃數 Po= Ao * Bo * Co(ABC之間可以是加減乘除的任何關系)
實際數 P1= A1 * B1* C1
影響總額 PG= P1- Po
3.測定各因素變動對指標P的影響程度
將各個因素的實際數依次替換計算,假定替換的順序為A,B,C,依次替換后得到新的經濟指標,列示如下:
替換A因素,得到了新的經濟指標N1,即N1= A1 * Bo * Co。N1是在Po的基礎上,因為A因素變動而產生的。因此,A因素的影響數計算方式為:NA=N1-Po;
替換B因素,得到了新的經濟指標N2,即N2= A1 * B1 * Co,N2是在N1的基礎上,因為B因素變動而產生的。因此,B因素的影響數計算方式為:NB =N2-N1;
替換C因素,得到了新的經濟指標N3,即N3= A1 * B1 * C1,N3是在N2的基礎上,因為C因素變動而產生的。因此,C因素的影響數計算方式為:NC=N3-N2;
影響總額= P1- Po= NA+ NB+ NC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差額分析法只能適用于各因素間連乘或連除的形式;連環替代法,可以各因素間加減乘除各種形式,它的適用范圍更寬。
二、案例分析
A公司是一家服裝企業,注冊地浙江嘉興,擁有5個自主品牌,主營服裝的研發、生產、銷售和品牌管理。A公司財務中心定期提交經營分析報告,其主要內容分為六大塊,分別是業績分析、渠道分析、折扣分析、貨品分析、利潤分析、費用分析。其中企業高層最為關心分析內容之一便是利潤分析。如何將經營利潤在月初以快速且簡便的方式提供給企業決策者,促使其做出科學的經營決策?本文實用A公司旗下Z品牌為讀者做出事例。
(一)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研究樣本為A公司旗下Z品牌2019年計劃與實際經營數據,數據來源為A公司內部,本文選取了重要的經營分析指標——經營利潤,影響經營利潤的因素主要為:零售額、成本、銷售費用、商場扣點或租金(不考慮稅收影響)。各因素間的代數關系如下:
經營利潤=零售額-銷售成本-(銷售費用+商場扣點或租金)
=零售額-零售額*成本率-零售額*(銷售費用率+商場扣點率)
=零售額*(1 -成本率-銷售費用率-商場扣點率)
=零售額*(毛利率-銷售費用率-商場扣點率)
(二)實證分析與驗證
按照因素分析法的基本步驟,摘取A公司旗下Z品牌2019年計劃與實際經營數據做實證分析(表1)。
(三)影響經營指標的各因素間的代數關系
計劃利潤Po= Ao*(Bo- Co - Do)=139,910*(68%-15%-20%)=46,170.3
實際利潤P1= A1*(B1- C1– D1)=161,528*(69%-18%-21%)=48,458.4
影響總額PG= P1- Po=48,458.4-46,170.3=2,288.1
其中:Po代表計劃利潤;Ao為計劃零售額;Bo為計劃毛利率;Co為計劃銷售費用率;Do為計劃商場扣點率。P1 代表實際利潤; A1 為實際零售額;B1 為實際毛利率;C1 為實際銷售費用率;D1為實際商場扣點率。
其中:毛利率=(零售額-成本)/零售額;銷售費用率=銷售費用/零售額;商場扣點率=商場扣點或租金/零售額
(四)檢驗分析各因素指標
替換零售額因素,得到N1= A1*(Bo-Co-Do)=161,528*(68%-15%-20%)=53,304.24,N1是在計劃數的基礎上,因為零售額因素變動而產生的。因此,零售額因素的影響數計算方式為:NA=N1-Po=53,304.24-46,170.3=7,133.94。
替換毛利率因素,得到N2= A1*(B1-Co-Do)=161,528*(69%-15%-20%)=54,919.52, N2是在N1的基礎上,因為毛利率因素變動而產生的。因此,毛利率因素的影響數計算方式為:NB =N2-N1=54,919.52-53,304.24=1,615.28。
替換銷售費用率因素,得到N3=A1*(B1-C1-Do)=161,528*(69%-18%-20%)=50,073.68,N3是在N2的基礎上,因為銷售費用率因素變動而產生的。因此,銷售費用率因素的影響數計算方式為:NC=N3-N2=50,073.68-54,919.52=-4,845.84。
替換商場扣點率因素,得到N4=A1*(B1-C1–D1)=161,528*(69%-18%-21%)=48,458.4,N4是在N3的基礎上,因為商場扣點率因素變動而產生的。因此,商場扣點率因素的影響數計算方式為:ND=N4-N3=48458.4-50073.68=-1615.28。
影響總額PG=NA+NB+NC+ND=7,133.94+1,615.28+(-4,845.84)+(-1,615.28)=2,288.1。
(五)檢驗結果
影響總額PG=NA+NB+NC+ND =7133.94+1615.28+(-4,845.84)+(-1,615.28)=2,288.1= P1- Po=48458.4-46170.3=2,288.1。
由上述檢驗過程可以看到,A公司2019年經營利潤的增加2288.1萬元是受到了零售額、毛利率、銷售費用率及商場扣點率不同作用的影響產生的結果。零售額和毛利率對經營利潤產生了正向的作用,銷售費用率及商場扣點率對經營利潤產生了負面影響。得到上述結論后,形成經營利潤因素影響圖(圖1),使得結論更為直觀。
三、分析與建議
從上述結論中可以看出,向A公司決策層提供了如下分析與建議:
第一,2019年Z品牌實際經營利潤比年初計劃增加2,288.1萬元,計劃達成率為104.96%。這表明,2019年Z品牌實際經營利潤超額完成年初計劃,總體上實現了良好的經營業績。
第二,零售額的增長使得經營利潤增加7,133.94萬元。由此,可結合經營分析報告中關于業績分析、渠道分析的情況進行更詳細的分析,包括零售額完成情況分析、零售額結構分析、店鋪類別分析、新開店分析、渠道優化分析等。
第三,毛利率的增長使得經營利潤增加1,615.28萬元。由于毛利率是由零售額和成本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結果,由此毛利率的提升表明Z品牌在2019年控制終端銷售折扣表現較好。
第四,銷售費用率的上升使得經營利潤減少4,845.84萬元。A公司Z品牌銷售費用主要由品牌銷售部門的職工薪酬、折舊及店鋪裝修攤銷、水電及物業管理費等費用構成,逐一比較各項銷售費用率與年初計劃的銷售費用率,便可以了解到Z品牌銷售費用率上升的具體原因,提升員工的費控意識。
第五,商場扣點率的上升使得經營利潤減少1,615.28萬元。2019年,Z品牌商場扣點率的上升表明,一方面伴隨國內經濟增速的放緩,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涌現,傳統商場的經營壓力不斷上升,商場為了轉移競爭壓力而提高品牌銷售的扣點率;另一方面Z品牌需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以增加對傳統商場的談判籌碼,形成更好的品牌效益。
四、總結
本文運用因素分析法在A公司Z品牌經營過程中對影響利潤的因素進行分析,從而找出2019年Z品牌經營利潤完成較好的原因及經營過程中尚存在的問題,為Z品牌以后的經營管理及經營利潤的提高提供了有益的借鑒與經驗總結。同時,A公司管理層可以運用因素分析法對這四個因素分別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層層深入從而找出最底層的原因,進而采取相應措施,不斷從本質上改善品牌經營管理。
參考文獻:
[1]李海英.因素分析法在汽車企業財務分析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17(04):29-30.
[2]趙春勝.基于因素分析法的靈康藥業經營績效評價[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08):124-125.
[3]雒少強,古曉.因素分析法在聯通集團盈利能力分析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11):234-235.
作者簡介:
杜元佳,安正時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