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加速,公安系統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秩序的根本性保障,隊伍結構日臻豐滿,社會價值愈加突出,并面臨著重重挑戰。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寄予了厚望,“公安戰線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努力鍛造一支能打勝仗的隊伍”。警察體育訓練,是提高公安執法能力建設的關鍵一環,相關研究備受關注。本文基于對警察體育訓練現狀的論述解析,著重就其相關優化措施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警察體育;訓練現狀;優化措施
《關于2019年至2020年開展全警實戰大練兵的指導意見》頒布,顯示了公安系統建設的信心和決心,為警察隊伍發展指明了方向。警察體育訓練類屬于體育學科的范疇,具有體育運動的基本性質,同時在項目設置與方法選擇上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警察隊伍實戰化訓練背景下,淬煉警務實戰本領,提高警察執法水平的關鍵一環,其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警察體育訓練現狀
最初的警察體育發展源于軍事體育,是體育學科衍生出的職業性體育,具有明顯的警察職業特點。全面依法治國戰略視角下,隨著我國執法層建設推進,公安隊伍不斷壯大,職能亦是逐步豐富和完善。根據《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體育鍛煉達標標準》,要求切實將警察體育訓練與測評標準落實到制度和政策文件上來,旨在磨礪警務技能水平、發展體能素質,進而提高人民警察隊伍的執法水平。因此,科學的警察體育訓練組織有著非凡的價值作用和現實意義。一般來講,宏觀上的警察體育訓練應當包括兩方面內容,即公安院校體育教育訓練和公安民警體育訓練,以專項技戰術和體能訓練為手段,具有高強度、專項化、復雜化的特點。時至今日,我國當前階段的警察體育訓練發展卓有成效,并得到了上級層面的高度重視,但客觀維度上解析,受多重因素影響,其開展實踐中仍舊暴露出了不少問題,未來尚存較大的優化空間。具體而言,警察體育訓練尚未建立統一的標準化運行機制,相關踐行模式仍舊以借鑒某項體育項目為主,缺乏創新性,實用效果表現不佳。同時,警察體育訓練教員隊伍裝備水平有限,綜合素質素養建設不足,對學科動態發展的關注缺失,無法輸出更高質量地服務。另外,在整個警察體育訓練體系中,基層一線與公安院校之間的對接不力,影響了實際育人效果。如上這些問題,都是警察體育訓練發展著需解決的,對實現其預設目標至關重要。
二、警察體育訓練優化措施
(一)創新頂層設計
綜合來講,警察體育訓練有別于其他體育訓練項目,發揮著獨特的功能和作用,其最終目標指向是提高警察實戰水平,立足于真實的警情環境,使之更加高效地處理執勤執法中的勤務狀況,對進一步加強我國執法層建設至關重要。因此,警察體育訓練的未來發展與優化,應注重頂層設計創新,形成以國家為主導、警隊為主體,同時社會協同參與的一體化運行機制體系,保證最佳效果。在具體的踐行過程中,由國家出面,建立專家組支持系統,并牽頭發起《警察體育訓練大綱》編撰行動,強調公安部與體育總局攜手參與,緊密切入現實需求,對具體實施項目、方法等進行規范,指導該項工作有序推進,并實現預定的發展目標。同時,警隊充分發揮自身主體功能,基于上述文件指導,做進一步的工作細化安排,并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更多有效優化舉措,努力孕育良好的發展環境。另外,主動對接“世界警察和消防員運動會”,并積極導引社會力量參與,形成濃厚的警察體育運動氛圍環境,有利于提高警員的主觀能動性,通過以賽促訓、以賽代練的方式,勢必能夠在發展警員體能素質方面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且樹立了良好的中國警隊形象。
(二)扎實師資保障
現階段而言,由于師資力量支撐薄弱,我國警察體育訓練仍舊在照搬某項競技體育項目,相關體制運行效果不佳。事實上,面對日臻復雜的執法環境,對警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競技體育項目顯然無法滿足警察體育訓練需求,且退卻了其原本的職業色彩,實用性不佳,是改革的重點所在。為此,進一步扎實師資隊伍保障,是優化警察體育訓練的關鍵一環。在實際發展進程中,要逐步形成完善的警察體育訓練教官考核體系,結合實際情況,適度提高準入門檻,并設立統一考核標準,深度解析警務實戰需求,及時更新相關指標項目構成,善于總結發現他們工作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針對性地組織多樣化的培訓教研活動。基于此,定期或不定期組織警察體育訓練教官培訓教研活動,廣泛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參與,包括體育訓練專家和運動訓練專家,集整多方智力因素支持,及時更新從業教官的思想理念,共享學術前沿成果,并對相關方法手段進行詳細講解,進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水平,為警察體育訓練優化鋪筑基礎。在此之余,搭建好公安院校與地方執法部門之間的溝通渠道,深入一線調研工作,了解基層警察體育訓練實際需求,進而轉變院校育人模式,從根源上提升人才輸出質量。
(三)完善評價機制
完善的評價機制設置,是信息輸出的基本,導引著警察體育訓練優化的前行方向,提高了該項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因而十分重要和必要。簡單來講,完善的警察體育訓練評價機制建設,應當從質與量兩個維度視角切入,根據預設目標、相關法律以及項目的難易程度,設立相應的測量標準,并進行科學的指標權重設計,具體內容包括知識、身體素質和體育素養等,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不足或薄弱點,實現個性化的引導服務輸出,是提高警察體育訓練資源利用價值的有效手段。警察體育考核作為一項艱巨的工程,任重而道遠,需要從長遠的戰略目光出發,從根本上意識到其真正意義,并加大相關方面的研究投入,推動內容設計、方法選擇的動態創新,保證最佳效用價值。基于此,還需加大對評價反饋結果的分析與應用,善于查找警察體育訓練中的不足,針對性地采取更多有效優化舉措,并配備相應的激勵機制,與警員職務晉升和警銜晉升相關聯,從而提高警員的相關活動參與積極性、主動性。在此過程中,加強在校期間和畢業入警時的警察體育訓練考核對接,形成長效運行機制,養成警員良好的終身體育意識,從根源上提升我國警隊裝備力量。
(四)重視風險防控
警察體育訓練實踐中,受多重因素影響,包括人為因素、設施因素、災難性因素等,面臨著重重風險威脅,如身體不適、激烈沖突、手槍誤傷等,與該項工作展開的本質追求相悖,其有效防控至關重要。對此,應當樹立高度的警察體育訓練風險防控意識,首要加強組織層面保障,成立風險預警中心,由培訓機構負責人或院校副校長擔任組長,負責宏觀層面的決策工作,并攜手資料組、醫療組、安全組、后勤組等,對警察體育訓練中潛存的各類風險進行梳理,建立相應的數據庫,制定科學的預處理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發生及其傷害。在此過程中,根據即已建立的警察體育訓練風險管理系統,進行科學的信息整理和分類,確認各類風險的發生概率、影響大小、危害程度等,綜合專家意見,制定相應的管理決策,采取不同的方式發出警報,以防患于未然。基于此,充分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組織計算機模擬和控制的警察體育訓練風控演練活動,對相關人員的心理、團隊協作、快速反應和處理能力等情況進行評估,組織各崗位工作強化,有效促進警員身心健康。同時,加大對警察體育訓練風控的宣傳工作,提高師生主體意識和應對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當前階段的警察體育訓練發展卓有成效,但其中仍舊存在不少問題亟待客觀審慎和解決,在實際踐行中,始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創新頂層設計,依托扎實的師資隊伍智力輸出保障,結合完善的評價機制信息反饋,采取諸多有效優化舉措,并重視風險防控,實現預設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天宇,尹偉.我國警察體育訓練現狀及發展[J].體育世界(學術版),2020 (03):105–106.
[2]張天宇,尹偉.我國警察體育訓練現狀及發展[J].體育世界(學術版),2020 (01):11+16.
[3]劉唱.淺談體育訓練理論在警察體能訓練實施中的運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 (19):205+224.
[4]羅斌.我國警察體育發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6 (12):197–201.
作者簡介:盧川(1972-),男,漢,廣西橫縣人,學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社會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