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趙亞麗
摘要:體育課程是小學課程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門課程,是促進小學生體質健康,培養體育素養和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小學生體育素質教育的關鍵。因此,如何提高小學體育課堂的質量至關重要,除了要求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之外,還需要以先進的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從而為打造高效課堂奠定基礎。所以,筆者根據自身教學經驗,結合教育教學規律和小學生身心發展階段性的特點,探索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為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小學體育;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高效課堂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新型課堂模式,旨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運用合理的教學手段實現教學效益的最大化。在小學體育課堂上,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特點,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課堂有限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科學地體育訓練,使學生在課堂上獲得盡可能多的知識與技能,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對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進行分析,并提出具體構建策略,以期為廣大教師提供有益參考。
一、運用趣味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體育教學走近我們課堂的時候,它與其他學科有著根本性的區別,體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它與游戲相結合非常符合小學生的特點,又是那么的使得學生興奮,學生對體育課堂上一些新鮮有趣的游戲有著極高的熱情,當這些孩子對某項體育游戲產生興趣時,他們就自然而然的全身心的投入到體育運動中去,認真的學,愉悅的接受,從而取得體育學習的成效。
例如,在跑步教學過程中,若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為學生講解跑步注意事項,讓學生進行單純的跑步訓練,既不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也會影響學生對體育學習的體驗,為此在給學生講解完理論知識后,筆者組織學生開展小組接力跑比賽,并讓學生了解接力跑比賽的規則,以便促進接力跑比賽游戲的順利開展在接力賽中,學生齊心協力,為了小組取得生理,相互配合完成任務。
二、借助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進行鍛煉
體育不僅僅是一門簡單的身體鍛煉課程,體育運動中蘊含了很多關于人體發力、受力等方面的知識,若學生對這些知識沒有全面的理解,很難進行科學有效的體育訓練。而且關于體育運動中一些理論性的知識較為抽象,單憑教師口述很難讓小學生理解,為此,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體育運動中的運動原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如何去運動,從而避免學生在不正確的動作對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保證學生安全的進行體育鍛煉。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跑步姿勢的教學時,筆者就借助信息技術的功能,向學生展示了跑步應注意哪些方面,如腿關節、腳關節、腰部、背部、雙肩及雙臂等方面,讓學生直觀地看到跑步時這些部分是如何運動的,以及了解運動的原理。這樣就能提醒學生在跑步中要注意姿勢的正確,如應保持上身放松,手臂正常前后擺是為了平衡,雙肩向后擴張是為了呼吸舒暢等,所以,在小學體育課堂上,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講授體育知識,以強化學生的理解與學習,實現高效地課堂教學目標。
三、開展分層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實踐證明,分層教學是以生為本,實現高效課堂的一種有效手段。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采取分層教學法開展課堂活動,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收獲體育帶來樂趣的同時,提高學習效率。
比如,在籃球教學中,由于不同學生對籃球的喜好程度不同,其籃球基礎也不盡相同,為此,筆者就將學生按照不同層次分成三個不同小組,促進全體學生籃球水平的提升;讓籃球基礎一般的學生為一組,讓他們進行籃球基本技能的訓練,以促進他們更上一層樓;讓籃球基礎較差的學生一組,組織他們開展趣味性籃球游戲,以免除他們對籃球學習的抵觸心理。通過這樣分層的教學模式,既促進了全體學生籃球水平的提升。
總而言之,實現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是每一位體育教師的永恒追求的目標。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小學體育教師既要重視學生身體素質的增強,也要重視體育訓練的科學性,以此為核心創新教學方法,讓使體育課堂變得豐富有趣,有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學生對體育知識掌握,進一步提升小學生的體育技能。另外,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設計合理的體育活動,充分挖掘學生的運動潛能,加強學生身體鍛煉,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意識,從而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孫曉玲.新課標背景下如何創建小學體育高效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9(28):220-221.
[2]楊丹.“以生為本”構建小學體育高效課堂[J].名師在線,2019(04):89-90.
[3]凌惠.芻議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2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