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曉飛
摘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足球作為一項世界性的運動,已經開始走向學校、走向課堂,成為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形式。這就要求在開展初中體育足球教學中,必須要圍繞足球運動的競技功能,通過場地改造、完善競賽機制、強化師資力量和文化建設等,不斷提升體育足球的競技性。本論文立足于初中體育足球,對競技功能的發揮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素質教育;初中體育;足球;競技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足球作為世界第一大運動,已經開始走向課堂,成為一種校園運動。就足球這一運動來說,具有呈現出集體性、競爭性強、趣味性濃等特點,引導學生在足球競技學習中,不僅發展了學生的基本能力,提升了學生的身體靈敏度、速度、耐力、協調性等,同時也促使學生在競技的過程中,形成了良好的品質,以及正確的競爭意識等。
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必須充分挖掘足球的競技色彩,引競技足球運動走進體育教學課堂,在更好地發揮競技足球運動作用的同時解決初中體育足球運動課堂存在的教學問題,為初中體育足球教學帶來新生機。
一、初中體育課堂上,開展競技足球運動的重要性分析
在初中體育教學與訓練中,開展競技足球項目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一方面,開展競技足球項目與學生的實際需求相適應,切實符合了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促使學生在競技的過程中,發展了自身的個性,并得到了自我完善。且在競技足球項目中,不僅激發了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也在很大程度上挖掘了學生的足球學習興趣,為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習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開展競技足球運動對學生的競技意識、合作意識、拼搏意識等意識激發與培養也具有獨到作用,有利于初中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另一方面,通過競技足球項目的開展,能夠將傳統足球教學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剔除,全面提升了初中體育足球的訓練效果[1]。改變了傳統足球體育教學課堂僵硬化的教學模式,為初中體育教學課堂帶來新生機。
二、初中體育足球運動教學課堂開展現狀及問題
為響應國家教育要求,廣大初中學校已經在教學實踐中積極將足球運動作為體育課堂的重點教學內容。但在實際開展過程中由于對足球運動的競技性把握不到位,導致在實際開展足球運動課程教學時出現多重問題,其教學效果不佳。
(一)學校重視度不夠,其特點把握不到位
在開展足球運動教學中不難發現,大部分初中學校雖然將足球運動納入到體育教學內容中,但足球運動開展相對滯后,相較于傳統的田徑項目、籃球項目等,足球運動落實不到位。部分學校對該項運動投入不夠,足球基礎設施薄弱。且足球運動具有強烈的競技色彩,一些體育教師在開展足球運動時沒有對其正確把握,致使足球教學“形式化”開展。
(二)校園足球文化氛圍不濃厚,學生認識存在偏差
很多初中學生尤其是女生他們對足球運動存在錯誤的認識,在校園體育活動中不了解足球運動,更沒有認識到足球運動的重要性,因此參與足球運動的積極性較低。初中學校也沒有為競技足球運動的開展創設合適的足球文化氛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競技足球運動的有效開展。
(三)教師教學方法步驟不具體,缺少明確的足球規則
競技雖然是足球運動的特點之一,但競技的同時要確保公平公正。但在目前的初中體育足球教學課堂商學生對于足球運動的比賽規則把握不到位,一些學生在參與足球運動時經常會出現一些犯規行為,影響競技足球運動的開展。加之部分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演示教學法、練習教學法作為主要教學方法,學生的體育課堂參與習慣逐漸降低,“放羊式”練習降低了學生的競技足球訓練熱情。
三、初中體育中開展競技足球運動途徑分析
(一)改造足球場地、完善足球設備
在初中體育訓練中,在開展競技足球項目的時候,應首先著眼于足球場地和設備的完善。就足球這一運動來說,對運動的場地要求比較高,其長度的范圍通常在100-110米,寬度在64-75米之間,每一場比賽的時候,所需要的參賽人員必須是兩隊22人。但就目前而言,在多數初中學校,足球基礎設施相對比較薄弱,現有的足球場地無法滿足足球競技需求,嚴重制約了競技足球項目的開展。因此,為了更好地開展競技足球項目,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競技足球中,必須要建立一個標準的足球場,并對足球競技項目展開所需要的設備進行完善,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
(二)調整和優化足球比賽規則
在競技足球項目中,足球比賽規則尤為重要,是保護雙方運動員、比賽順利進行、體現競技比賽公平性的重要規范。尤其是在正式的足球競技比賽中,其相應的比賽規則繁多,且復雜,并對學生的理解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在足球競技項目開展的時候,必須要建立一個完善的比賽規則。具體來說,在對足球比賽規則進行優化的時候,應切實結合初中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免比賽規則過于僵硬化、條框化,以免制約學生參與足球比賽的興趣。因此,在設置相關的比賽規則時,可對其進行適當的調整,例如在小型足球場地上,界外球可允許將球放在線上進行發出;學生在比賽的時候,可不再受到“越位”規則道的限制,引導學生自由發揮等。另外,在對足球比賽規則進行調整和優化的時候,還必須要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給予考慮,并嚴格按照比賽的規則進行執行,引導學生在健康、快樂的環境中,積極參與到這一運動項目中[2]。
(三)加強文化和師資建設
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在開展競技足球項目的時候,為了進一步提升足球教學的質量,必須要全面加強競技文化、師資力量建設,給競技足球項目的開展提供一個強有力的外部保障。一方面,應加強競技足球文化建設。學校可充分結合多種途徑和措施,對足球文化進行有效的展示,進而幫助學生對經濟足球形成一個深刻的認識,以達到激發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全面加強師資力量建設。師資力量是保障競技足球項目開展的外部條件和重要的保障。因此,初中學校可充分借助多種培訓途徑,建立一支高質量的師資隊伍,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的專業性,促使其更好地服務于足球競技性項目開展。同時,學校還可以對專業足球教練員的資源進行有效的利用,以達到優化師資隊伍的目的。
(四)足球項目異化
在初中體育教學和訓練中,在開展競技足球項目的時候,必須要對競技足球運動進行優化和創新,切實結合初中學生群體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等,從趣味性、娛樂性的角度出發,對競技足球項目進行異化,并將其融入到足球訓練中。如此一來,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足球訓練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競技體育訓練中。同時,促使學生在競技足球這一項目中,對足球的情感、控球能力等進行了很好地培養,為進一步足球運動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3]。
例如可以將競技足球運動與游戲活動相結合,為鍛煉學生的足球腳尖踢球動作要領,讓學生能夠在腳尖踢球與腳背正面踢球動作大致相同,支撐腳踏在球的側后方。教師可以開展“小組踢球競賽”,將學生們分為不同的小組。有裁判組和踢球組,裁判組不僅要判定學生是否進球,還要判定學生在踢球過程中的動作的正確度。而競賽小組則要確保自己正確踢球的同時成功進球,獲取競賽成功。這樣不僅活躍了足球教學課堂,也讓學生能夠在進行足球運動時有效把握足球運動的要領。
(五)開展校園足球活動、創新教學方法
為深化學生對于競技足球運動的認識,提高學生競技足球運動的參與積極性,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初中體育教師就要在教學過程中延伸競技足球教學課堂,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足球活動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對于競技足球的認識。如學校可以組建校園足球隊、定期開展校園足球文化節、班級足球競賽等,這些活動都能夠豐富初中學生的日常生活,也將競技足球由體育課堂帶入到學生日常生活中。
同時為提高初中體育競技足球教學課堂的教學有效性,初中體育教師應當盡可能的轉變競技足球教學方法。在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前提下關注學生的競技足球運動體驗,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式做競技足球教學輔助。既能夠沖擊過去的“演示式”足球教學法,又能夠給學生足夠的自主性,學生能夠在多元化的競技足球運動練習中收獲快樂、收獲成長,初中體育競技足球運動教學的教學有效性也會大大提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足球已經走向校園,成為一項重要的校園體育活動。在足球運動中,應切實結合足球運動的競技功能,通過改造足球場地、完善足球設備,調整和優化足球比賽規則,加強文化和師資建設,足球項目異化等途徑,不斷推進競技足球項目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康晶.淺談初中足球教學中學生競技技能的培養[J].學周刊,2017 (6).
[2]張良文.初中體育競技教學方法淺議[J].考試周刊,2014 (47):124-125.
[3]甘勝.淺析競技體育教育模式在高中體育足球選項課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6 (4):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