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度學習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有效發展的重要學習方式。借助大數據分析,能夠對小學生淺層學習、學習困難原因等信息進行搜集與分析,并幫助教師做出更科學、高效、精準的教學決策,對學生今后的學習行為進行合理預測。有助于改進教學策略,針對性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習,構建良性的深度學習課堂,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大數據分析;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策略
深度學習理念是基于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淺層識別、理解、學習和應用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透過表象掌握在知識與技巧背后的核心數學思維與能力發展,并將其與現實生活結合,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不斷提高。是適應新時代教育理念的創新學習理念。大數據分析這一科學技術的應用,能夠幫助教師更精準地把握學生的真正核心需求,從而提升深度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一、構建大數據分析數據庫
大數據分析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從依賴教材、教具、課件等的學習轉向為依托網絡、終端等的全息學習和個性化學習,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1]。因此要讓大數據通過分析發揮作用,就需要首先構建數據庫,并根據需要進行必要的篩選、分類。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平日可將與每個學生個體的數學課前、中、后有關的一切教學信息,例如問題回答、隨堂練習、考試記錄等,定期上傳至學校智慧平臺或數字網絡,配合學校的學生檔案,根據日常可能應用的數據版塊進行分類,例如根據學生的數學新舊知識類型細分(比如“幾何”,還需細分為計算能力、數學思想等)、學習問題(例如馬虎大意、不認真聽講)、心理因素(例如態度消極、性格急躁)等影響數學深度學習效果的因素,構建多維平面圖,形成關于學生個體的數學行為畫像。并且為了獲得更精準的信息,還應能動地對一些無意義或錯誤的數據進行清除,例如偶然出現的“學生做題時沒有橡皮擦而導致卷面臟亂”、小測成績錯誤記錄的89分等。
二、運用大數據分析解決重難點問題
大數據分析是基于統計學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以得出最大范圍貼合實際的較高概率事件,對新課、復習課的教學都具有一定精準度的實際指導意義。不僅能根據學生以往的行為分析在后續可能存在的問題,更能讓教師據此獲得較為明確的方向指引,作為強化學生優勢,預防劣勢的決策依據。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新課教學前,教師可借助大數據分析獲取高中低三層次水平學生近期的乘法計算水平變化曲線、學生乘法計算使用的教學方法多樣性變化圖、三個層次學生在乘法計算方面存在的主要待提升點或空白發展區等信息。并根據情況細化分析,探究問題的共性與個性,繼而決定在后續課堂教學中針對整體進行調整還是在適當時間針對學生個體進行幫助提升。具體細節上,教師可根據本節內容的教學重難點,重點分析學生圍繞重難點所存在的需要攻克的主要問題。例如班級中學生以往缺乏足夠的口算訓練、沒有表現出較多人數的多樣化解題的意識與能力。則在教學中,教師可有意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多種方法來進行整十、整百、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口算計算,例如15×4,可將15拆分為3和5,寫作3×5×4,然后讓學生先將5與4相乘得出20,再與3相乘得出60的方法簡化計算。還可鼓勵學生根據提供的訓練題目,嘗試采用不同的方法解題,發展學生巧算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三、運用大數據分析評價反思
大數據的分析是建立在對已有數據庫中數據的分析和預測基礎上。因此能夠對已經發生的教學活動進行較為精準、高效的分析,幫助教師對自身的教學、學生的課堂學習來提供更準確的建議,反思教學存在的不足,確保在下一次課上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融入度,加強深度教學效果[2]。
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中,教師通過數據分析發現自己在以往教學中主要通過提問來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因此便可改變提問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新鮮感和參與度。例如通過PPT抽獎器來增強趣味性和緊張感,讓學生更專注。而后,教師還應根據自己的創新靈感結合大數據的系統性、關聯性進行復盤分析,確保靈光一現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比如教師可將抽獎器本身與學生數學學習有關的要素作為關鍵詞,如可視化、動態、圖形、隨機、趣味等,運用大數據復盤分析可能存在的潛在問題。比如分析發現以往存在嘗試新方法導致學生過于沉迷形式而忽略內容的情況,則應盡量在本次趣味教學中注意避免。又如教師發現班級大多學生乘法計算正確率很高,但在動態思維、圖形思維方面存在欠缺,則可融入數形結合思想,幫助學生克服思維定勢,發展空間想象力,提升思維品質。
結語
大數據分析的應用十分廣泛,教師應當根據小學數學教學目標、教學實際情況和需要,結合學生個體的長期數學學習情況和學生整體的普遍存在的數學學習問題和需要來進行有目的、有效的分析和預測,才能更好地保證大數據分析作用的精確性和高效性,讓數學教學真正獲得實質提高。
參考文獻
[1]陳春鶯.運用大數據促進小學生數學深度學習[J].基礎教育論壇,2020(21):27-28.
[2]李芳芳. 小學數學概念的深度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
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丹陽中心小學?魏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