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教育實踐課程是教師培養的關鍵環節,其課程設置直接關系到職前教師的培養質量。緊密結合教師教育的實踐教學實際,探究職前教師實踐課程的改革,切實增強職前教師的實踐能力培養,實現教師培養模式的重大變革。
[關鍵詞]教師教育實踐課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踐能力
一、職前教師教育實踐課程實施存在的問題
教師要具備通識性知識、教育知識、學科知識以及實踐性知識,其中實踐性知識是教師專業知識的核心。我國傳統的教師教育實踐課程通常是指職前教師教育的后期階段所設置和安排的教育實踐活動,包括教育見習、微格教學、模擬教學、教育實習等。職前教師教育實踐課程實施是職前教師在高校和中小學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親身體驗、參與、觀摩、研修等實踐活動,獲取實踐性知識,形成實踐能力。但是,在實踐課程實施的過程中由于實際條件等的限制,導致職前教師教育實踐課程實施中存在諸多問題。
(一)過度注重理論知識教授,忽視實踐經驗培養
當前,職前教師教育培養過程中,理論知識與教育教學實踐脫節,高校中學習和獲得的實踐知識跟不上正在發生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公共基礎課程和學科知識教學等理論學習占據了絕大部分的時間,實踐操作往往一帶而過。
(二)實踐課程薄弱,所占比重過小
大多數院校的實踐課程在整個教師教育課程中所占比例都較小,課程實踐性不強,導致教師教育培養院校不能很好地達到培養教師的目的。教育見習和教育實習等得不到重視,只作為教育實踐課程的一個組成部分,甚至可有可無,缺少沒有相應的標準和嚴格的要求。在落實和教育見習與教育實習的等效果兩方面也相對差異較大,還存在著教師教育實踐時間短而集中以及“放養式”等問題。
(三)教師教育實踐課程改革流于形式
不少職前教師教育實踐課程改革并未真正落到實處,仍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教育見習和教育實習。教育實踐課程在教師教育課程中的從屬與補充地位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教育實踐課程仍從屬于教育理論課程,是教育理論課程的延伸與補充。以教育見習與教育實習為主要內容的教師教育實踐課程的實施效果上,尚缺乏實質性的評價標準。
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職前教師教育實踐課程的呼吁
職前教師教育課程設置要滿足當前基礎教育對教師發展提出的要求,中小學教育教學需求是職前教師教育發展的導向標。加大職前教師教育實踐課程的革新的力度,尤其是教師教育實踐課程的改革和創新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教育要以人為本,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避免過度強調知識教學,過度關注學生的分數與成績,忽視學生心理與情感的發展。這就要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新型的教育教學手段和方法,要注意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的培養。
作為基礎教育的“工作母機”——教師教育,要從自身的發展需要出發,突破過去從理論到理論的傳統,實現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真正的有機結合。借鑒基礎教育改革和研究成果,建立具有明確的、可發展的、一體化的全新教師教育制度。
三、以中小學實踐基地探究職前教師教育實踐課程模式
(一)“以中小學學校為實踐基地”的教師教育模式
教師教育以高校為中心的培訓思路 ,轉向以中小小學學校為中心的培訓模式,強調高校與中小學的合作伙伴關系,突出中小學在教師教育中的作用。改變以往教師培訓中高校和中小學貌合神離的合作關系,要求高校和中小學相互理解和對話,共同對職前教師的培訓負責,使高校與中小學校之間真正建立起平等的“伙伴式”關系。
(二)高校與中小學創建學習與發展共同體
高校與中小學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正如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古德萊德所說的那樣,“中小學如果要變革進步,就需要有更好的教師。大學如果想培養出更好的教師,就必須將模范中小學作為教育實踐的場所。而中小學如果想要成為模范學校,就必須不斷地從大學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識,如果想使大學找到通向模范中小學的道路,并使這些學校保持其高質量教育水平,中小學和教師教育學院就必須建立一種共生的合作關系,并成為平等的伙伴。”一方面,確立共同發展的統一目標。另一方面,靈活安排時間,采用“分階段,多時段”的方法,重新設計與組織職前教師教育實踐課程,形成發展與學習共同體,達到各方多贏的效果。
(三)增強實踐指導教師的責任意識,建立共同評價制度
職前教師教育實踐課程的實施與評價,需要高校指導教師與中小學指導教師進行切實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共同規劃和指導職前教師的教學實踐活動、教學反思、教育理論研討等,使學生得到實實在在的指導與經驗。同時,高校指導教師與中小學指導教師要做好對學生指導、監督及評價工作,做到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外部與內部評價等相結合,真正對職前教師的實踐能力發展起到監督與評價作用。
總之,職前教師教育實踐課程的設置要著眼于職前教師的發展與成長,尤其是教學實踐能力和教學技能的提升,“以中小學學校為基地”的職前教師教育培養模式,實行中小學校和高校合作,是我國職前教師教育發展的新出路。在這種合作模式創設的學習與發展共同體中,職前教師能夠面向真實世界的教育對象,走入課堂,走上真實的講臺,未來成為一名合格乃至優秀的教師。
[參考文獻]
[1]楊燕燕.我國教師教育實踐課程的歷史回顧與發展愿景[J].教育探索,2010(5).
[2]周曉靜.教師教育實踐課程改革與思考———以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課程為例[J].中國教育學刊,2011(7).
[3]曲鴻雁.教師教育實踐課程:過程與反思[J].中國高等教育,2011(1).
[4]趙宏梅.職前教師教育實踐課程重構的思考[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110.
段法霞?山東交通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