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運球技術作為籃球運動基本技術組成之一,也是籃球訓練初級階段的基本訓練內容。為此,在小學高段籃球訓練中,必須將有效開展該項技術訓練工作放在首位。文章就圍繞要以創設訓練情境為前提,讓學生在興趣驅使下明確運球技術的重要性;要以師生互動與生生合作為載體,力求學生知識和技能層面的全面發展;要以“雙主體”總結與評價為保證,確保學生養成強化運球技術的習慣三個方面,就其切實可行實施路徑予以明確論述。
關鍵詞:小學高段;籃球訓練;運球技術;實施路徑
引言
隨著小學校園籃球的全面發展,有效開展專項技術訓練成為學校體育事業發展所關注的主要方向,運輸技術作為籃球運動的根本,有效開展該項技術訓練顯然應該是為基礎所在。文章就以此為課題展開深入的研究與探索,希望廣大教師能夠從中受到一定的啟發。
一、要以創設訓練情境為前提,讓學生在興趣驅使下明確運球技術的重要性
從小學高段學生知識與技能學習的一般條件來看,興趣無疑是基本前提。因此,在籃球運球技術的訓練中,必須將激發學生訓練的興趣放在首位,由此確保學生能夠深刻意識到運球技術在籃球運動中的重要性,采用創設理想情境的方式來進行無疑是明智之舉。
例如:在“原地高低運球訓練”中,宣布訓練工作正式開始的同時,必須將問題導入放在第一位,讓學生在學習新技能之前能夠有一個理想的過渡階段,確保學生的訓練興趣能夠被激發出來,促進學生能夠明確運球技術在籃球運動中的重要性。即:“同學們心目中認為NBA賽場哪位球星運球技術最好,理由是什么?”由于學生平時課余生活中,NBA比賽是普遍關注的焦點,所以這一問題勢必會引起學生的高度關注,并引發其深入思考。隨即教師要將課前所準備好的相關段視頻呈現在學生面前,供學生去參考。在學生拒收說出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之后,教師要以“共同分析球員運球技術特征”的心態,讓學生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觀點已經得到了教師的肯定。最后,教師還要總結學生的觀點,讓學生能夠深刻意識到籃球比賽取得勝利的根本在于基本技術的熟練掌握,運球技術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而本課所要學習的內容則是運球技術根本中的根本,進而順利導出本課所要學習的內容。這一過程顯然為學生創設出了理想的比賽情境,學生運球技術訓練的興趣也就此激發出來。
二、要以師生互動與生生合作為載體,力求學生知識和技能層面的全面發展
新技能的訓練顯然是小學高段籃球訓練的核心階段,運球技術訓練自然也不例外,挖掘出理想的訓練載體顯然是廣大教師關注的重點。其間,師生互動與生生合作自然要市視為基本選擇,由此力求學生知識和技能層面的全面發展。
例如:在“運球急停急起訓練”中,教師先要結合課堂導入部分所提出問題,向學生提出一個具有互動性的話題,即:“哪位同學能夠模仿自己心目中偶像的運球動作?”在學生紛紛舉手示意并大膽進行技術動作模仿之后,必須第一時間肯定學生,并引導學生意識到“急起”和“急停”兩項技術則是擺脫對手最為有效的手段,并通過相關的短視頻去加以證明,進而將“急停時手拍球的前上方“和”急起時手拍球的后上方“兩項基本動作要領加以分解與示范,隨之鼓勵學生進行原地動作模仿。這一過程顯然與學生之間形成了緊密的互動,學生了解運球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效果顯然較為理想。在進入到“隨堂練習”環節后,教師要以小組競賽的方式,組織學生開展“見線折返”練習活動。其間,要求每6名學生為一小組,同時從底線出發,在到達罰球線、三分線、中場線,以及另一區域的三分線、罰球線、底線之后進行折返,啟動與制動的動作必須以“急停急起”動作來完成,小組最后一名學生完成的時間極為全組所用時間。在這一過程里,學生勢必會通過觀察其他小組的競賽全過程,自行總結和分享經驗,這無疑實現組內成員的相互合作。
三、要以“雙主體”總結與評價為保證,確保學生養成強化運球技術的習慣
總結與評價作為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小學高段籃球訓練中的運球技術訓練更是如此,而總結與評價的方法勢必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里,筆者認為通過“雙主體”總結與評價的形式來進行效果較為理想,其原因在于能夠確保學生養成強化運球技術的習慣。
例如:在“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技術訓練”中,教師先要帶領學生說出技術動作的基本要領有哪些,即:“持球手按壓球的方向”、“接球手的準備動作”、“腳蹬地發力的動作”、“身體重心的轉換”等等,并根據學生所說做出及時的補充和強調相關注意事項。這一過程顯然讓學生能夠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與技能結構,從中深刻了解到課上究竟學會了什么。隨后,教師要針對學生課上學習的成果與狀態做出系統點評,其語言要以肯定、鼓勵、建議為主,力求學生能夠深刻意識到課上學會了什么、哪一技術要領掌握需要普遍提高,個別學生應該在哪一技術要領上需要加以高度重視,最終將課后可行的練習方案和保持最佳練習狀態的方法傳遞給學生,由此起到無形中引導學生養成強化運球技術良好習慣的作用。
結論:
通過以上觀點的論述不難發現,在小學高段籃球訓練中,有效開展運球技術訓練是一項系統工程。其間,廣大教師不僅要在訓練的各個階段明確具體的訓練目標,還要在訓練手段,訓練內容上做出合理選擇,而這也是廣大教師在今后訓練實踐與科研中不斷加以深化的重點所在,進而為學生運球技術的不斷提高拓寬渠道。
參考文獻:
[1]周昱忠.籃球跨下運球技術在小學籃球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曉院附小“活力籃球”校本課程專題研究之一[J].當代體育科技.2016,(17).
[2]周維虹.淺談在教學中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籃球的運球[J].新一代(下半月).2017,(16).
廖國蘇?肇慶市廣寧縣南街鎮廣寧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