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平 朱琴艷
摘要:信息技術早已走進高中課堂,教師和學生也早已對其有了一個直觀的理解,尤其是對高中數學來說,一些抽象的知識點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在講解和幾何圖形有關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通過幾何畫板等多種工具將圖形映射進學生的腦中,學生能夠輕松的將其接受理解。且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在講解的過程中插入一些課外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課堂活躍度。
關鍵詞:高中數學;信息技術;抽象思維;易于理解;課堂活躍度
信息技術作為21世紀最珍貴的寶藏,學生早些接觸,便能在未來的挖掘中快人一步。且信息技術早已走進千家萬戶,學生對其并不陌生,加上其無與倫比的便捷性,教師在課上的講解學生沒辦法理解的話,就可以通過互聯網,在放學到家之后,再次進行一個學習或者復習,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發現各種各樣的知識,學生想去學,愿意去學,直至主動去學。這些情況,信息技術都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筆者將結合自身經驗教學來淺談自信息技術對數學課堂的幫助,希望能對廣大教師的教學起到積極的借鑒作用。
一、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
平面圖可以通過視覺落差將幾何圖形呈現出來,但平面終究只有一個平面,能夠呈現也需要學生的抽象思維,且學生在面對一些通過文字表現出來的立體圖形時,很難想象出來或者根本沒有頭緒,原因便是學生的抽象思維不夠強大,且見過的幾何圖形不夠多。傳統教學沒辦法對這種情況有一個充分的改變,但結合信息技術,便是一個不同的結果。信息技術不僅可以將幾何圖形呈現在學生面前,甚至可以將推導過程一點一點的告訴學生,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
例如,我在講解“空間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這一課程的時候,學生想要理解,就必須在自己的腦中進行一個思考,如果只是一個房間里的兩個點,學生或許能夠很輕松的解決,但如果在這個房間里許多個不相連甚至沒有任何關系的點,學生想要找到都是一種奢求,更別說輕松的找到。而且,我在講解的時候也會因為黑板只是一塊平面,雖然可以通過視覺落差表現出立體的感覺,但在面對一些特殊的點位時,我很難畫出來,學生也很難理解。這個時候,我就可以借助多媒體,用一些工具,將其中的點位呈現出來,且因為多媒體強大的計算能力,即便是一些難以表達的點位,它也可以輕松的展現在學生面前,甚至可以將推導過程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慢慢明白計算機的思路,并結合自己的思緒,不斷增強自己的發散思維。
二、易于學生理解
高中數學相較于其他學科,是非常需要理解的,沒辦法理解的話,即便是你通過死記硬背將公式或者定理記載腦中,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還是沒辦法找到解題方法,生搬硬套都沒辦法做到。傳統教學雖然會進行講解,但知識點較難,學生沒辦法直觀的體會,理解起來也比較困難。但信息技術可以,因為其強大的計算能力,以及互聯網上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教師講解起來更加輕松,學生理解起來也更加簡單。
例如,我在講解“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這一課程的時候,因為其中涉及到一些判定定理以及平行的性質,想要靠我的講解或者書本上的東西讓學生明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種情況下,我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也就是多媒體計算機,找到一些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教學視頻,以此讓學生對這一章節的課程有一個大概的認知。結束之后,我再進行一個講解,學生已經有了基礎,在學習的時候更加輕松,甚至在面對較難的問題時,也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做出一個不錯的回答。
三、課堂活躍,學生喜歡學習
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能夠在高中數學課堂起到非常大的正面作用,數學是較為枯燥的,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難免會產生一定的厭煩情緒,但良好的課堂氣氛,會讓學生在產生這種情緒的時候,因為周邊積極向上的環境,努力將這種情緒壓制下去,繼續去學習。傳統教學很難做到這一點,但信息技術可以輕松達成。因為互聯網上海量的課外知識,學生學習起來不會感覺到累,自然不會產生厭煩的情緒,所有學生都在認真學習,課堂氣氛自然變得更好。
例如,我在講解“直線、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質”這一課程的時候,考慮到上節課我才借助計算機,進行了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質的講解,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在講解這一課程的時候,教學壓力會減少不少,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得到一定的提高。而在講解束束之后,我會選擇一種全新的講解方式,通過計算機,找出一些這一章節相關的題型,讓學生進行搶答,一次來幫助學生鞏固知識。而在測試的過程中,所有學生都避之不答的的問題,便是學生的薄弱點,我也可以根據這一點,對學生進行一個查漏補缺。在這種情況的節奏中,學生的積極性會被身邊的朋友帶動。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能清楚的感受到自己的進步,更加活躍的同時,也會更加喜歡學習。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加入高中數學課堂,對其幫助是無限大的,這種幫助可以直觀的體現在教師的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省去大量的寫板書的時間,教學更加輕松,教學效率也會提高。而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面對一些難以思考的知識點時,能夠直接的看到,理解起來更加輕松。同時,課堂氣氛變好,教師教學更加開心,學生更容易掌控自己,兩全其美。在現代化的今天,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郭衎,曹一鳴.高中數學課程中信息技術使用的國際比較——基于中國等十四國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的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05)
[2]李莉. 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
[3]徐智柱. 淺談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的整合[J]. 中學教學參考, 2013, 000(002):20-20.
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門中學?浙江省舟山市 孫建平?朱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