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體育中職是培養競技體育人才的學校。體育中職學生與普通高中學生有一定的區別,體職生在自律性和行為規范的問題較多,這為體育中職教學帶來一些困難。因此,探索在體職生行為規范過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內容的路徑,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規范。引領學生精神成長,讓學生正確認識自身價值、保證學生的成長和全面發展。
關鍵詞:德育;融入;體育中職學生;行為規范
我國體教融合的文件背景下,對體育中職教育培養質量的要求全面提高,學生不僅需要具備較高的體育專業技能,還需要具備良好的道德行為規范。將德育有效融合在體職生的行為規范當中是實踐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在學校教育培養學生的過程中,結合學生訓練、學習、及生活的內容,將德育有效的融入學生的行為規范中,促進學生的品行素養和專業能力。
一、德育教育在學生管理中實施
在體育中職學校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行為規范,比如,作息行動積極;遵守課堂紀律;注重儀表,文明用語等內容。1.教師從早操和課間操隊列練習開始抓起,讓學生迅速集合,并排列整齊,有意識地開展隊列練習。加強學生服從命令立即執行的能力。對執行迅速和正確的學生及時表揚和認可,2.學校嚴格執行學生的出勤制度和考核制度,為學生樹立規則意識,進而提高課堂的紀律性,保證課堂教學質量。3.宿舍每日進行內務評分制,每周評出流動紅旗標桿宿舍。4.對學生的每日的必做(整潔內務)、必學(文化知識)、必練(專業技能)、必說(禮貌用語)進行規定要求和檢查。
二、德育教育在學生行為中體現
在體育中職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體育教學的目標任務,德育在學生健康成長及日后發展中的重要性;德為立身之本。樹立學生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校園中教師關注、關愛學生,師生見面互相問好,同學間互相幫助。在進行德育教育時樹立“以德為先”的意識,讓學生擁有積極正面的行為。在體育專項教學中,激發學生勇于拼搏,堅持到底的精神,提升學生的精神追求;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在提升體育技能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品行。教師要做好積極的表率作用,做好學生的示范,讓學生以教師為榜樣,進而樹立品學兼優的行為規范,促進學生的行為。
三、德育教育在社會活動中體驗
讓學生假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關心時事政治,體驗社會情境,直觀地獲得情感體驗和認知,加深學生對社會、職業的認識與理解,在學生的周末時間組織他們參加社會義務勞動,幫貧扶困的公益活動。去福利院看望小朋友,去養老院幫助老人、參觀革命教育基地、去社區做義工等。在家尊老愛幼,在社會中遵紀守法。讓學生在參與中進行領會。繼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推動學生的精神成長。讓德育教育生活化、生動化、具體化,在增長見識、陶冶情操的同時,使其形成正確的行為價值觀。
四、德育教育在競技體育賽場上體現
在體育中職學生的教育過程中,參加競技體育比賽,成為我國的優秀體育人才是每個學生的最高榮譽追求。在刻苦訓練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拼搏精神;在競爭激烈的賽場上培養學生沉著冷靜奪取獎牌的擔當精神,在團體賽上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在落后的狀態下依然竭盡全力培養學生百折不撓的韌勁!新時代的愛國就是每個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貢獻一分力量。體育中職生從自身做起,認真努力,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愛國主義思想,設定目標,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實現自己的全面發展,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合格建設者。
結語:
在體育中職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增強學生的體育專業技能,還要在育人過程中強化德育教育內容,將體職生行為規范過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內容。關注學生自身精神能力的培養,把新理念、新思想、新舉措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匠精神、傳統文化等及時融入教育教學中,讓其入腦、入心。每個人都要把自己的職業目標與“中國夢”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相結合。引領學生成為有理想信念,有責任擔當的新時代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高松.新時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理論遵循.價值旨歸.實踐路向[J].湖北社會科學,2018( 12) : 178-181
[2]鄭士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培養時代新人的價值意蘊[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 12) : 91~93
[3]薛濤.德育教育在中職體育課堂中的開展[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0):109,111.
[4]劉海.積極德育視野下高中生精神成長實踐研究[J].教育管理,2019
[5]梁春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鍵是立德樹人[J].共產黨員,2019(9).
[6]戴巧玲.“立德樹人”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J].鋒繪,2019(3).
兵團競技體育運動學校 新疆石河子?張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