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春
【摘 ? ?要】在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中國人民的物質需求已經得到了基本的滿足,當下人民的關注點慢慢轉移到了對于精神需求的提升上。為了契合當下社會和國家對于人文精神培養的需求,高中政治教師必須做出改變,在高中政治教學課堂上,政治教師應當如何去做才能夠有效地將政治教學與人文精神相結合呢?這個問題引發了廣大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討論。
【關鍵詞】高中政治 ?人文精神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046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由于特定的時代背景,中國的教育往往只重視對于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在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社會和國家對于兼具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人才需求不斷擴大,然而,高中政治教師肩負著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重任。政治教師要在政治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不斷地摸索新的教學方式以將政治教學和人文精神進行合理地整合,讓學生能夠在政治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人文素養的熏陶,讓學生在提升自我人文精神的同時不斷提升自身政治意識,形成良好的三觀和健全的人格。
一、我國增強對于人文精神培養的意義和必要性
由于早年我國經濟落后,人民食不果腹,國家的發展方針是要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國家更加重視教學實用性,即重視科學教育,精神文明的基礎是物質文明的健全,在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過程中,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匱乏也逐漸顯露出來。一個人所接受的教育不僅僅是科學教育,完全意義上的教育應當是理性和感性并重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并行的,只有兩者達到應有的平衡,才能夠培育出真正契合時代的人才。兩種精神下孕育出的人看待世界的角度都是片面的,要兼具兩種精神才能夠更好地感悟世界,體會到完整世界的魅力。因此,在當前時代下,人文精神的培養必不可少,高中階段的政治教學肩負起人文精神的培養任務無可厚非。
二、我國當前需要怎樣的人文精神
扎根于現代中國經濟發展的現狀,我國需要的人文精神可以概述為以科學發展為根本,以民主政治為核心,重視人民道德培養,尊重人民個人自由。將人文精神的培養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在實際教育過程中體現人文精神,在教育過程中把握學生人格的塑造,廣大教師應當將學生培養成愛國、敬業、獨立的優秀個體作為根本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們都具有良好、健全的個人品格。
三、在高中政治的教學過程中如何體現人文精神
(一)改變傳統教學理念,革新傳統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理念已經不再適用于當下與人文精神相結合的政治教學工作,政治教師要想更好地開展政治教學,就應當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摒棄陳舊的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征求學生的意見來不斷地摸索出更加契合當下時代特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政治教師認真細致地從新課標改革的內容中充分挖掘改革內涵,嘗試全新的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政治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適當地從網絡中選取一些政治學家、哲學家的演講和講說與一些社會事件的正面分析來作為豐富教學內容的一種方式,讓學生們不要局限于小小的學校之中,而要關心、關注社會中的時事熱點事件,從而潛移默化地將人文精神的教學滲透到實際的政治教學課堂中去。
在傳統政治教學方法的改革過程中,政治教師還可以以加強學生自主分析社會事件、解決生活問題的教學活動的開展來促使學生切身地參與到各種問題中去,這樣有利于學生將書本中所學習的知識內化于心,讓學生在感知社會事件的過程中掌握從事件表象挖掘事件本質的能力。這種滲透式的教學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起著極好的作用,能夠讓學生對于社會發展有更加深刻的認識,讓學生有著參與社會的意識,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社會、融入社會,在政治教學和人文精神結合的進程中起到了推動的作用。
(二)提高教師自身的人文素養,發揚教師的人文精神
在學校中,在政治教學課堂上,政治教師在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政治教師在學生眼里處于高位,其一舉一動都被學生看得一清二楚。因此,政治教師要想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就應當先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讓學生在政治學習的過程中感悟到教師身上散發的人文素養,體會到教師一舉一動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政治教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了解學生們的興趣愛好,在課下多與學生們進行交流,爭取與學生一起維持出良好的師生關系,進而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愿意融入課堂,讓學生愿意從教師的言行中領悟人文精神,從而潛移默化地讓學生的人文精神進一步養成。
(三)將人文精神教學與教學實踐相結合
政治教學與生活實際相關性極強,在教學過程中,政治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將時事熱點事件引入到教學課堂中,先不做評價地讓學生們自主觀察事件走向,然后引導學生對于熱點問題結合自身所學的知識來進行分析和理解,最后再由政治教師做出客觀、正確的評價意見,讓學生學習到看待社會事件的方法,讓學生明晰社會事件背后的政治觀點,讓學生能夠從社會事件中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思想,幫助學生建立起基本的社會道德責任感。讓學生參與這一類的實踐教學活動,可以極好地讓學生感受到政治學習的必要性,讓學生真切地領悟到人文精神在為人處世中的重要性,能夠極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對于政治教學的認可度,進而有效地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教學課堂,既豐富了學生的人文情感,又提高了學生挖掘問題、分析問題的實際能力,一舉多得。
四、結束語
人文精神同科學精神一樣重要,在政治教學中的人文精神的培養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政治教師要想更好地促進學生人文精神的養成就應當從自身做起,先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讓學生們感受到教師的變化,促使其愿意參與到政治教學過程中,同時政治教師還應當重視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供可能,讓學生能夠在與教師接觸的過程中從教師身上領悟到更多的人文魅力,讓學生愿意參與到與人文精神相結合的政治教學活動中。最后政治教師還應當重視教學實踐,讓學生更多地接觸時事熱點社會問題,讓學生能夠從這些熱點中挖掘問題、分析問題,然后再由教師對這些事件做出中肯且正面的評價,進而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觀念和健全的人格。
參考文獻
[1]梁品妙,LiangPinmiao.淺談高中政治課教學與人文精神的結合[J].基礎教育研究,2005(9).
[2]劉倩倩.淺談人文精神與高中政治教學[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3(35):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