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穎杰
【摘要】 在新媒體時代下,河北大運河文化元素的傳播有利于打造文明旅游,但也有利于保護好和傳承好運河文化,更進一步推進大運河文化地資源開發,具有比較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價值。吸引投資,整合力量。使得河北大運河特色地的文化能夠為人所知,全球化發展下新方式推動了大運河文化的傳播策略,實現了大運河文化性傳播方式,有利于傳承大運河文化,培養文化自信。
【關鍵詞】 運河文化;品牌形象;傳播策略;精神文化
【中圖分類號】G206?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25-0054-02
課題來源: 2020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課題名稱:河北大運河文化品牌形象塑造與傳播策略研究;課題編號:20200403097。
一、引言
作為歷史悠久的大運河。上連京津,下接魯豫。是中國大運河中獨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瑰寶,也是一條可以展示原生態景觀的示范帶。他是由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利用自己的智慧力量創造出來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筑。運河的修建,對于中國的經濟,文化和政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河北大運河縮短了南北之間的距離,保證了南北交通的順暢,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運輸成本,保障人民生活的穩定。
二、運河文化傳播中的問題和內涵意義
傳承必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傳承需要更寬廣的網絡平臺以及一定的環境中,并需要通過運河文化增強它的傳承效果,形成前所未有的傳播效果。整合媒介資源,傳承運河文化。大運河作為傳播運河文化的主要媒介,給人們的社會生活帶來更多的生活比例,規模等到文化的變量。現如今運河文化傳播媒介的主要問題:1.對于新媒體的忽視,現在對于河北大運河,文化傳播的網絡媒介以及書籍信息紀錄片等等少之又少;2.對于運河文化傳播比較單一,運河文化傳播總是單獨存在。很少將傳統文化和現代媒介相結合;3.人們整體對于河北大運河的認知度不高,沒有對大運河文化進行系統性的了解。并且大運河文化的形象度很低,第一次運河文化傳播的載體不明確手段不清晰,導致了運河文化品牌形象的傳播。
大運河文化傳播策略主要以大運河文化為基礎,文化和傳承結合傳播,本質在于對運河文化的內涵意義。對于大運河文化進行傳承、教育、創新,發展等方面的保護體系。在這一系列體系當中必須來擴大傳播的范圍,形成整體傳播運河文化,實現運河文化的新傳播方式,在經濟快速發展之下,對互聯網新媒體的媒介傳播,使得運河文化的傳播形式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利用虛擬網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還原大運河文化的內涵和環境,這就給大運河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文化平臺,讓人更加容易的傳承發揚運河文化。據了解,運河文化通過網絡世界教育,將文化的價值和傳播發揮到極致,為未來見大運河的整體文化風貌,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中華民族傳統化底蘊豐富文化資源,獨具特色。以大運河文化為基礎的旅游業和手工業等等產業的開發有利于運河文化品牌的提升,作為基礎來提高產業結構的升級。同時,這對于運河的文化傳承和發展也帶了一定的作用。除此之外,也可以通過運河的文化,來向人們傳承大運河文化的精神,讓人們可以更加方便地了解到大運河文化所帶給人們的震撼以及文化底蘊。同時,也需要讓人們可以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巨大魅力。
三、傳播運河文化的主要作用
大運河作為旅游業的介質,是可作為一名合格的旅游者進行參觀的。并且旅游者通過理由是可以向身邊的人傳播一個文化,因此,旅游也被稱為傳播文化的載體,但是旅游著也是需要一定的文化資源的,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傳播好國家的文化,讓人們感受到國家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時,在旅游過程中也需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使得旅游的個體對運河文化產生文化認同感,并且加強溝通打造運河文化傳播,促進人們對于運河文化的認同和交流。
傳承中國的文化,是每一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一個責任,而大運河文化就是中國文化之一,所以,身為每一個中國人都需要積極的對外傳承這一文化,而通過傳承文化這一方式,可以讓所有的中國人都能夠弘揚自己國家的精神。同時,在對于大運河文化進行弘揚時,也可以借助一些網絡上面的渠道,來傳承大運河文化。才可以了解運河的精神內涵,每一處的作品都是時代的文化,具體體現大運河沿岸有著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文化產業。通過對大運河的利用以及對大運河文化的傳播,有利于人們更好地理解運河精神,通過對運河精神的認同和認知帶來的積極影響,將運河精神弘揚到國外,讓更多的人來了解運河精神中的精神內涵。作為運河文化的傳承者,必須對保護和傳播,從根本上來說:傳承實際上就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傳承的結果。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相互影響,對于大運河文化的保護是對大運河精神傳承的最好保護策略,通過保護意識認識運河文化的價值,了解不同介質之間的特點,使人主動積極地利用發展的媒介來傳承,讓運河文化在不斷的發展和傳承加強人們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
對運河沿線的單位進行地域化的研究,相關的研究成果帶有比較強的地域性,將運河與當地文化進行有效的資源,結合從區域個性化角度方面來尋找到突破口,打造民族區域文化品牌,在提倡挖掘當地旅游資源的同時,將零散的運河資源進行綜合整理,以跨區域和保護為基礎,發揮運河文化資源的有效作用,著眼于運河文化的具體研究。對于大運河進行保護和發展所達成的歷史意義有重大作用。由于運河水質和周邊的規劃是運河沿線整治工作的重點,那么在保護環境的時代背景之下。人們對于運河水質的提升,以及運河周邊的環境城市面貌有一定的要求,對于運河周邊的城市進行規劃管理,教育和美化進行提高。通過這些方面的研究,運河成為一個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發展項目,大運河承載的,不僅是自然風光,更是流淌千百年的歷史文化。因此必須待遇和文化為載體來傳承運河文化精神內涵,不斷的梳理運河文化,對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創新性的發展。運河沿線的遺產類型分布范圍比較廣,種類比較多,文化價值高,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點,因此必須加大對河北大運河遺產研究和保護力度,從而深入挖掘以運河為中心的歷史文化資源,加強非物質化遺產的保護,通過鼓勵沿線城市來舉辦有關于運河文化特色資源的相關民俗活動,打響“河北運河美麗風光”的品牌效應。帶動運河沿線城市的發展,必須按照真實和完整的保護大運河文化遺產,統籌的對其進行預防性和整體性的保護,通過創新的方式方法,高質量地對河北大運河進行保護和傳承,持續續寫運河文化精神。
四、傳承運河文化的方法
在強烈的市場競爭之下,每一個品牌的生存和發展都在經受著社會的挑戰,運河產業就是由無數個以運河精神為代表的任何品牌所組成,而這些品牌面臨著周邊城市和沿線產業鏈等等代替旅游產品兩方面的威脅,沿線城市在旅游規劃方向,可能會以水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這種發展模式使得運河品牌難以在旅游為目的上形成定位,除去大運河等等周邊旅游業之外,還有許多強勢的品牌,一些旅游熱點也在搶市場。比如說:今年突起的新的旅游地點,一些利用網絡傳播媒介紅火一時,給人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么網絡傳播媒介他的推廣效應力度是顯而易見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對外來游客的興趣。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河北大運河品牌的突圍就增加了一定的難度,一種產品或者服務打開市場的多少取決于產品本身的質量問題。我們也可以這樣來說,必須明確與事實上的質量和潛在的問題,河北大運河經過一系列的保護和開發工作,在本身質量上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水平,并且在不斷地加強河北大運河的品牌成長道路,就是為了尋找一種新的,能夠讓消費者產生強烈文化共鳴的潛在質量,通過形成獨特文化的品牌效應,成為強勢品牌。在消費者的認同當中,可以長時間的創造持續性的經濟效益。對于旅游消費說明的特點,主要是旅游項目的多少,競爭的激烈與否,對于河北大運河來說,游客缺乏主動觀賞性,對于消費的拉動作用也不明顯,從自然條件上來看,大運河在夜景方面更具有競爭優勢,那么就可以將運河的消費時間集中在夜晚,主要體現在燈光展覽以及游覽等等方面,通過城市的輔助燈光設計成為旅游資源,豐富游客的行程來提高游客的消費,從而進一步的提高旅游競爭力,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和現代傳播介質對運河夜景進行一次全景式的展示。很好突出河北大運河一些燈光旅游的品牌,提高河北大運河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五、總結
以上就是針對河北大運河文化品牌形象塑造與傳播策略研究進行的一系列分析。總而言之,要想將中國文化弘揚出去,就需要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夠共同推進運河文化,并且需要進行傳播教育、創新發展。在復雜的網絡環境當中,也需要借助多媒體互聯網的方式來弘揚大運河的文化,讓世界上更多的人都能夠了解到國家大運河文化的魅力。除此之外,還需要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利用運河沿線的產業鏈來展示出大運河的文化,而通過旅游的方式也可以讓人們直觀地感受到大運河的價值,傳播的主要意義在于傳承,弘揚運河精神來培養人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價值,增強人們的自豪感,所以,不管是借助多媒體的優勢還是旅游的方法,都是可行的,而正是因為歷史文化的悠久,流淌的文化,凝結著歷史的文化,大運河才有了時代的風采和自己的魅力。河北省可以充分把握大運河文化自然遺產,按照真實性保護遺產,統籌地進行整體新的規劃和創新,打響河北大運河文化品牌形象的塑造。利用網絡現代媒介對任何文化進行傳播綜合策略的研究,使得人們增強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調動各方的力量加強文化傳承,譜寫運河文化新篇章。
參考文獻:
[1]姜茜.大運河(無錫段)文化品牌傳播策略研究[J].南國博覽,2019,000(002).
[2]吳志浩,陶陽,吳志麗.“一帶一路”背景下滄州大運河文化跨文化傳播策略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004(007).
[3]張莎沙,柳邦坤.試析中國大運河文化的國際傳播策略[J].今傳媒(學術版),2020,000(002).
[4]李玉巖,潘天波.大運河文化的媒介化傳播策略[J].戲劇之家,2019,(6).
[5]黃杰.建設大運河文化帶的歷史價值、時代意義與可借鑒的國際經驗[J].檔案與建設,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