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紅春
【摘 ? ?要】幼兒園的小朋友和教師的相處時間相對來說比較長,教師在幼兒的生活環境中又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掌握著充分的話語權和一定的決策權,是幼兒開展日常學習生活的引導者,也是幼兒自信心培養過程的關鍵的執行者。教師需要和幼兒家長攜起手來,共同培養幼兒自信心。
【關鍵詞】幼兒 ?自信心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036
自信心是一種對幼兒生活產生巨大影響的心理狀態,不僅影響著幼兒本年齡階段的客觀表現,還會對幼兒今后的學習生活產生鮮明的作用。本文結合目前幼兒教育形勢和幼兒教學環境,淺談幼兒教育中幼兒自信心的培養策略。
一、完善評價模式,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
對還沒有一定的自主意識和完全的自主能力的幼兒來說,幼兒長期處在一個教師引導下和其他幼兒一起快樂的學習和玩耍的客觀環境里,教師對他們的影響體現在幼兒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師對幼兒的正確評價是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的重要條件之一。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對幼兒的評價模式,采取正確的、積極向上的、有利于幼兒樹立自信心的評價策略,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
教師完善對幼兒的評價模式的第一步,是教師需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幼兒園小朋友,樹立客觀公正的評價標準,盡量規避一些主觀因素導致的不正確評價。這就要求教師在對幼兒全面了解和深入了解的基礎上保持一顆教育兒童的本心不動搖,因為只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幼兒,教師才能對幼兒做出客觀的評價。在面對一些普適性的幼兒問題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優化評價幼兒的評價標準,在原則性問題上絕對不能動搖,避免因為評價不公正導致幼兒對教師的公信力產生質疑的情緒。教師不僅要通過其他教師和其他幼兒以及幼兒家長來了解幼兒,還要通過自己的眼睛來觀察和認識幼兒,因為僅僅通過他人的角度來看待幼兒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不能完全取代教師自己的思考,同時個人的觀察視角是有限的,觀察態度也是主觀的,樹立客觀公正的評判標準的前提是不要偏聽偏信。在全面深入的了解幼兒之后,對幼兒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教師完善對幼兒的評價模式的第二步,是教師要注意抓住關鍵時機給予幼兒積極的評價,抓住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的良好機遇。幼兒在日常的學習和活動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在任務的驅動下完成一些任務,比如完成教師給幼兒布置的在規定時間內背誦一首簡單的古詩,和其他小朋友合作將積木搭成房子的樣子,按照自己的理解為一首古詩配上相應的畫面等等。既然是完成相應的任務,那么一定有幼兒積極努力地參與任務過程,最終完成的效果較好,幼兒完成任務比較成功的情況,也會有幼兒因個人能力和客觀環境的影響等等多種因素導致完成任務效果不盡如人意的情況。
在幼兒獲取成功的時候,教師注意表揚幼兒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良好表現,點明幼兒獲取成功的關鍵因素,要盡可能的具體化和細節化;在幼兒面對失敗的時候,鼓勵幼兒,幫助幼兒找出失敗之處和失敗原因。當然,幼兒最終呈現任務結果的時機并不是教師可以抓住的唯一的評判時機,幼兒完成任務過程中也存在著不少評價幼兒和鼓勵幼兒的大好機會,需要教師根據幼兒的情況和完成任務的進度來做出正確的判斷和分析,從而適時地做出點評,進行鼓勵。因為幼兒完成任務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過程,過程中的評價會更貼近幼兒,對幼兒有一定的指導作用。相應的,幼兒自信心的樹立也不僅僅體現在最終結果上,也要關注過程。
教師完善對幼兒的評價模式的最后一步,是要幫助幼兒建立和完善正確客觀的自我評價,同時還要將幼兒的客觀情況呈遞給幼兒家長,幫助幼兒家長完善對孩子的客觀評價,建立客觀的評價環境。首先幼兒的自我評價機制的建立實際上對于幼兒自信心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是幼兒樹立自信心的關鍵一步。不管教師和幼兒家長采取什么樣的自信培養策略,這些策略都是由外而內進行滲透和發揮作用的,不一定可以獲得幼兒發自內心的認可和鼓勵。當幼兒樹立了完善的自我評價機制的時候,幼兒就在樹立自信心的道路上取得了標志性的成就和戰略性的成果,幼兒開始自內而外樹立自信心,從內心深處挖掘和尋找力量。其次,家長的評價模式對幼兒自信心的建立也是起著重要作用的。許多家長對于自己的孩子其實不夠了解,習慣用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孩子的一言一行,所以對孩子做出的評價總是片面的,甚至可以說是不正確的。必要時,教師可以成為幼兒和家長溝通的橋梁和樞紐,幫助家長更全面地了解和認識自己的孩子,知道孩子在幼兒園時的客觀表現,從而調整自己和孩子相處時自己的表現。
二、創造成功機會,增強幼兒自信心
自信心是幼兒無數次成功所積累的結果,幼兒的自信心就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成功過程中不斷積累和演變,同時幼兒自信心的建立和增強和成功也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幼兒自信心得到建立和增強,幼兒在完成新的任務時就會充滿激情,毫不畏懼,勇往直前,自信心促使幼兒高效完成新的任務。所以成功的經驗和幼兒自信心的增長,在合適的機制下很容易形成良性的循環。
因此,教師要信任和幫助自己的幼兒,努力為幼兒提供成功的機會,創造成功的條件,在幼兒經驗不足時引導和幫助幼兒取得成功,在幼兒條件充分時鼓勵幼兒自主取得成功。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幼兒無法獨立完成、需要和別人合作的任務,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條件給幼兒分配適合自己的任務,促使他們獲得成功的經驗。對于一些幼兒能夠獨立完成,但幼兒因為一些內在或者外在的客觀條件制約完成進度的任務,教師要放開手引導幼兒自己完成相應的任務,不要一味依賴教師和其他幼兒的幫助,親自摘取的成功的果實往往更加甜美。
總之,本文從兩個方面論述了教師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一是完善評價模式,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二是創造成功機會,增強幼兒自信心。幼兒自信心的培養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看見成效的,同時幼兒自信心的培養過程也不一定都是順順利利的,很可能今天教師鼓勵幼兒邁出了樹立自信的關鍵一步,明天幼兒就會在外部環境的打擊下退回幾步,培養幼兒自信心的過程不僅是復雜多變的,還可能是反復無常的。教師要保有一顆教育的耐心和關愛幼兒的愛心,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鼓勵幼兒樹立自信心和幫助幼兒增強自信心。
參考文獻
[1]李正秀,劉生翠.淺談學前教育對幼兒自信心的培養[J].學周刊,2019(33):168.
[2]黃夢思.幼兒教育中培養幼兒自信心的策略分析[J].科技資訊,2019,17(26):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