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順
【摘 ? ?要】在初中階段,為了不斷提高生物教學水平,教師應該重視構建良好的生物教學情境,通過情境的進一步創設,激發學生探索熱情,以此利于構建更加高效的生物教學課堂,以不斷提高生物教學有效性。本文結合教學實踐研究,對其進行了具體分析,希望能夠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初中生物 ?情境創設 ?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124
在初中生物教學課堂,教師要結合學生學習實際,科學的創設教學情境,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也利于全面的開展生物教學。在結合實際分析過程,教師要重視創設問題情境、趣味情境等多種情境,以此才能不斷提高生物教學有效性。下面進行實踐探索。
一、創設問題情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思考
“學源于思,思源于疑?!碑a生疑問、提出問題是所有科學研究的起源。因此,在進行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興趣愛好提出有探究意義的問題,并將問題融入到實際生活中去,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問題,問題也能夠更具現實意義與探究意義,同時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去進行學習,并通過查閱學習資料等方式進行自主思考去解決問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比如,在對《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這一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選取一些比較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新聞,并提出問題進行課堂導入。在課堂的開始階段,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一則新聞報道:夏天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吃田螺,它的味道特別鮮美。有一個人吃了田螺后,經過一段時間,他的皮膚顏色發生變化,逐漸變綠,在經過就醫后,醫生從他的膽總管中取出了四條肝片形吸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夠看到這樣的新聞,在聽到教師的講述后,學生都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提升學習的欲望。教師這時就可以進行設疑:為什么他的皮膚顏色會發生變化?學生通過這樣的問題能夠主動地進行思考,探索其中包含的生物學原理,認識到生物學習的價值與意義,為日后的生物學科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創設趣味情境,促使學生感受生物魅力
初中生的年齡相對較小,在學習時往往對比較感興趣的內容會展現出更大的學習欲望,教師要合理地運用學生的這一特性進行課堂教學。生物這門學科相對來說比較抽象,初中生很難提起學習的欲望,因此教師要創設趣味情境,運用故事以及游戲等形式使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有趣,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學習中,并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體會生物學習的樂趣。
比如,在對《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這一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以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反射弧”的概念,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擊鼓傳球”的游戲,讓所有學生都參與中去并分組進行游戲。教師要先為每個小組的學生設定好角色,每組學生的角色依次為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在游戲開始之后,由前到后進行傳球,傳球的節奏與速度由教師擊打的鼓聲來控制,這個傳球過程就等同于神經沖動的傳導。通過游戲可以發現,有的學生能夠將球傳到最后一名同學,而有的同學在傳球的過程中球發生了掉落現象,教師可以將游戲與反射弧相關聯,向學生提出問題,二者有什么關系,引出教學內容,學生這時就會進行思考,教師隨后再將反射弧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反射弧就如同傳球一樣,它是由五個環節共同組成的,如果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它是傳遞不到最后一個環節的,也就是球是無法傳到最后一名同學的,五個環節缺一不可,只有它們共同合作,才能形成完整的反射弧。這樣通過游戲創設教學情境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親身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也能夠讓其認識到生物學習的樂趣,提升教學質量。
三、創設情感情境,培養學生生物科學精神
“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能力”“過程、方法”,這是新課標對學生的學習提出的三個要求。因此,生物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不能一味地向學生只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也要與人文知識相結合,創設具有人文氣息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學習,感受生物知識的魅力,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精神。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選取電影、漫畫等比較人文化的內容創設情感情境,這樣會使生物課堂充滿了人文性與趣味性,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與此同時,這樣的情感情境也能夠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精神,提升教學效率。
比如,在對《免疫及計劃免疫》這一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先向學生展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漫畫,并向學生講述科學家進行科研探索故事的方式創設情感情境來進行教學,在情境中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精神。在課堂導入階段,教師就可以通過漫畫的形式把學生帶入到生物學習的情境中,并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一個初步的認識。而科學家的故事則能夠提升生物學習的人文性,讓學生認識到所有科學知識的獲取都是來之不易的,科學家對待科學的嚴謹態度等都值得我們學習。如達爾文的故事,他所發表的科學巨著《物種起源》是自身經過長時間的科學考察,大量的科學研究才最終完成,這個過程是非常艱苦的。學生通過這樣的故事能夠認識到科學的嚴謹性,探索科學需要持之以恒,與此同時,其科學精神也能夠得到培養。
四、結束語
總之,生物學科是初中階段重要的教學內容,通過開展生物教學,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因此,在進行教學實踐過程,教師應該結合學生學習情境,科學的構建情境化教學課堂,以此才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促使學生提高對于生物知識的掌握能力,進一步為生物教學水平提高提供有效助力。
參考文獻
[1]陳金梅.淺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法[J].內蒙古教育,2019(12):67-68.
[2]王建君.初中生物教學情境創設策略初探[J].學周刊,2017(03):221-222.
[3]左海艷.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細節處理[J].中學生物教學,2016(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