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川
【摘 ? ?要】正所謂“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動力”,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至關重要。接下來,我將以生物教學為例,充分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心理需求,給出幾點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以求推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生物 ?學習興趣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151
從當前生物教學的現狀來看,大多數學生都是抱著“以考試為目的”的心態進行學習的,學習的主動性很弱,且在落后教學形式和枯燥課堂內容的影響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還產生了不少的消極情緒,甚至還有抵觸心理。這是阻礙生物教學高效開展的關鍵因素。針對這個方面,教師可以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求推動學生的自主學習,實現學生學習心態的轉變,進而有效提高生物教學的有效性,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作為一名生物教師,我將密切結合我的教學實踐,就學生的興趣培養給出幾點策略。
一、融入多媒體,增強生物課堂的趣味性
從現階段的教學現狀來看,生物課堂大多都是由教師講解完成的,教學內容全都是按照課本順序逐一進行的,形式單一,內容繁復,長期如此,學生會慢慢堆積煩躁心理,進而影響課堂效率,降低教學質量。針對這個方面,教師要注重生物教學與時代發展的密切結合,強化多媒體的應用。一方面,多媒體能夠以動態化的形式來呈現教學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就以呼吸作用的教學為例,有了多媒體的支持,學生能夠形象生動地感知呼吸過程中的一系列活動,明白呼吸作用產生的產物,并將自身的呼吸過程融入進去,進行更深一步的理解和學習,效果更加顯著。新式化的教學能夠讓學生體驗到一種截然不同的感覺,進而在注意力方面更加集中,引導學生深入感知生物學習的趣味所在,自然,興趣的培養是必然的。另一方面,多媒體能夠簡化教學內容,可以將繁雜的文字轉化為簡易的圖片和圖表,這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在這一助力下,學生會逐步愛上多媒體學習,進而對生物學習產生喜愛心理,最終推動學習興趣的培養。再者,多媒體作為簡潔便利的學習工具,能夠對學生的課后學習進行有效協助,這是推動學習興趣培養的一個有利因素。
二、開展實驗教學,通過實際操作,引導學生發現生物學習的樂趣
基于學生厭煩純文字教學的心理,教師可以結合生物學科特點,融入實驗教學,以求學生能夠通過實際的動手操作來感知生物學習的樂趣,從而實現學習興趣的培養。那如何來保證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以求實現教學目的呢?首先,教師要明確學生的理論學習效果,保證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能夠明晰流程,順利展開。其次,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實驗操作的條件,切實保證學生是真真實實的接觸到了實驗器材,并有這個自發思考與探索的過程,對實驗現象和結果有一個具象的認知,久而久之,在實驗操作的成功中,學生能夠逐漸建立學習信心,進而推動學習興趣的培養。另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除了必要的教學操作外,學生更要發揮自身思維的創新性與自主性,積極思考與探究實驗過程中的其他生物現象,以求能夠提升自身能力,在學習興趣的引導下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最后,教師同樣可以借助微視頻等教學資源,組織學生觀看相應的實驗視頻,以求在更加系統和專業的條件下進行生物教學,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三、融入生活情景,增強生物教學的親近感,削弱學生的畏懼心理
生物是一門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科,基于這一點,教師可以注重生活情境的融入,以求能夠增進生物教學的親近感,降低教學難度,進而削弱學生的畏懼心理,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推動學習興趣的培養。就以食物鏈的學習為例,很多學生都對“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自然現象理解不夠,那教師就可以用牛吃草,鳥吃蟲,貓吃老鼠等常見的日常現象為例,讓學生明確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等概念,以求學生在掌握上面更加的牢固。教師也可以注重自身經歷的融入,為學生提供一個生物學習的途徑,加快課外知識的滲透與融入,同樣也為學生發現生物學習樂趣提供了一個更好的條件,興趣的培養將會更加容易。再者,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加強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從而自發地去探索生物現象,并靈活的應用已學知識來解讀和分析這些現象,這是強化學生實踐與應用能力的重要方式。學生能力提升了,在生物學習上的成績也就能夠得到提升,這會大大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興趣的培養也將得以實現。
四、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展開互動教學
從學生的心理出發,普遍說來,他們大多喜歡動態化的教學課堂,沉悶死板的課堂氛圍往往會阻礙學生的高效學習。針對這一點,教師可以注重互動教學的開展,為學生的有效學習創設一個更好的環境。互動課堂的開展是雙向的,既可以是學生之間的,也可以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學生之間的互動課堂可以以合作交流的形式展開,通過生物問題的探討,既可以進行思想的交流與思維的轉換,也可以增進學生間的友誼,益處頗多。師生間的互動則需要教師擺正自己的位置,以平等的身份來進行交流,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都要耐心的回答,這是增進師生關系,升華教師在學生心里地位的有效方式。學生對教師的印象直接決定了他們對待學科學習的態度,“朋友式”教學狀態能夠給學生創設一個更加輕松融洽的學習環境,在這樣的學習背景下,學生能夠感知到生物學習的趣味,學習興趣自然而然能夠得到培養。
五、開展分層教學,平衡學生的能力發展
生物教學不僅僅只有背誦,還要考察學生的思維與能力。生物學科的這一特點直接導致了兩極分化現象的產生,不少學生由于薄弱的基礎與死板的學習方式,在生物學習上始終不得要領,成績的提升難以實現,久而久之,他們慢慢就對生物學習失去了興趣,且兩極分化的越發嚴重還可能影響學生的心理發展,后果嚴重,更不要說學習興趣的培養了。針對這方面,教師可以融入分層教學,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分層來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夠在自身能力范圍內熟知教學內容,并實現靈活運用。在熟練學習的基礎上,學生能夠逐步找回生物學習的自信,自然,學生對待生物學習的熱情高漲,學習興趣的培養能夠實現。
綜上所述,教師要從實際教學狀況出發,深入分析學生的心理需求和能力水平,實施實驗教學、多媒體教學、分層教學等手段,確保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樹立自信,激發熱情,自然,有了這些基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將不在話下。
參考文獻
[1]王玉玲.初中生物教學多媒體應用現狀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609(26):167-168.
[2]黃志陽.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現狀與思考[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6(3):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