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行業企業對人才的道德修養、人格品質、職業道德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變革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圍繞課程思政教育的探索與實踐,深入分析了課程思政教育的目的和意義、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課程思政實踐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課程思政;有效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19-0095-02
身為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不但是我國未來文化宣傳與傳承活動中的藝術骨干,而且又肩負著專業領域價值傳播的重要職責,藝術設計專業一直都在不斷探索如何將“思政課程”轉變為“課程思政”的有效方法,這也就意味著“課程思政”將直接被納入進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之中,學生在藝術設計學習上需掌握好專業知識與技能,在課程思政的輔助下健全人格品質以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一、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課程思政的必要性和
可行性
思想政治課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它涵蓋了豐富的哲學思想以及其他知識基本原理,思政課本身就具有極大的兼容性,事實上縱觀整個思政內容,它其中的一些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內容都與藝術有著不謀而合的默契,也就是說掌握好思政理論內容對于藝術設計教學而言無疑是一種如虎添翼,也是更深層次化的提升師生藝術綜合素養的有效途徑。藝術設計教學的任務一方面是為國家培養創新性的技術型人才,另一方面則是培養擁有高尚思想品格,且志向于繼承中華文化優良傳統的復雜型人才,思政理論內容的介入,不但是藝術院校培養專業人才的手段,而且對于培養出“知行合一”化的高端類藝術天才也是有極為重要意義的。近年來,我國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一直致力于“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的轉變,這是我國藝術設計專業邁向發展新階段的一次助力轉機,也可以首次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的目標,通過思政與藝術教學的有機結合,根據兩者間的契合點,教師應進一步完善原有的藝術設計教學機制,提升學生的藝術技能,強化學生的優良品格以及藝術綜合素養。將課程思政應用到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當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在藝術設計專業實際教學中參與力度,還能避免學生在綜合學習過程中因自身思想政治素養低下而出現問題。逐步提升藝術設計專業綜合教學水平和課程思政在其中應用價值,大力推進藝術設計專業各科目教學順利開展。
二、藝術設計教學中課程思政的現狀與問題
思想政治課目前在眾多高校內已得到了全面的普及,思政理論課程的設置對于學生的為人處世、道德品格、三觀趨向以及藝術素養與專業技能培養層面都有一定的養成功效,不過據目前眾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發展來看,在思政理論教育中仍存在著諸多問題:1.思政理論知識在專業領域內尚未完全被普及,不只是學生思政理論認知水平不達標,包括教師、校領導在內對于思政理論的認知以及對思政教育的重視程度都遠遠不夠,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之中,教師的教學重點普遍都著重在對學生藝術設計的理論與技能上的指導,而對于思政理論的教學往往都是忽視的,這也就是為什么高校內已開設思政課程,但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的主要原因,學校對于思政理論教學的不重視,致使大部分學生對于學習思政課程都興致缺缺,受這種趨勢影響,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理論與課程思政教學理論之間關系紐帶相互脫節,導致了專業領導、教師、學生對于思政理論相關知識的認知仍處于淺顯階段,尚未意識到思政理論之于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重要作用;2.當前思政理論與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課程脫節情況較為嚴重,思想政治課在現如今的眾高校內已然是一門必修課程,學生對于思政理論認知過于淺顯的一大原因便是:思政課程的理論知識普遍都與社會時政緊密相關,而與藝術設計專業卻關聯甚少,學生認為思政理論對于所學專業并沒有太多幫助、借鑒可言,因此便導致在藝術設計專業領域內思政理論的實踐越來越少。此外,藝術設計專業內的教師對于有關思政理論知識的認知水平也局限了他們教學的能力與效果,教師思政理論素養普遍較低,這也導致了教師無法做到思政理論相關知識與藝術設計專業知識之間的相互交融,是兩者難以共同升級至真正實際應用階段;3.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課程思政的考核體系及制度還有待完善、強化,雖然現如今思政理論課程以普遍滲入進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課程中,但是卻也不可否認思政理論相關知識尚未完全的與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相融合,據目前來看二者彼此間的關系仍處于相互脫節狀態的,除了有教師思政理論意識不足外,還與尚不完善的思政課程考核體系以及教學模式有很大的關系,以上這些要點得不到完善,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教師始終是無法真正把握好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考評指標的,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會因此而受限,同時也是對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課程思政不斷深化、進步的一種制約。
三、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課程思政的有效應用
基于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課程思政的目前發展現狀來看,對于其中層出不窮的諸多問題,我國也在不斷探尋、摸索著試圖實現與落實思政課程轉變成課程思政的改革,對于現階段的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領域的師生來講,如何將課程思政教育進用更為科學、合理、有效的方式推進?如何將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與課程思政有機融合在一起?如何提高師生的思政理論意識?這些才是當前教育工作者需要面臨的全新挑戰。
(一)明確課程思政教學觀念
一個完善的教學模式的首要前提便是需要樹立一個明確的教學課程思政觀念,也可以稱之為是課程思政教學意識,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具體的思政理論案例,通過解釋分析讓學生充分了解到課程思政教學的重要之處。當前制約著普遍學生沒有思政理論意識的原因在于課程思政與藝術設計專業知識上沒有過多關聯,這也給學生造成了課程思政學習的好與壞對于專業領域并沒有太大威懾力,對此教師在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時前,理應先提升自身的思政理論認知水準,之后再巧妙地將課程思政理論知識與藝術設計內的理論知識相融合,讓兩者合二為一,教師在執行這一過程的同時也是對自己教學能力的一種提升。除此之外,在開展相應教學之前,必須將藝術設計專業與課程思政之間關系清楚表現出來,不斷優化思政課程固有教學理念,繼而強化各項教學理念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和課程思政中作用效果,有效改善相關教學在實際開展過程中不合理地方,確保各項教學理念在藝術設計專業實際教學和學生思想政治培養中發揮最大作用。
(二)制定課程思政教學目標
在如今藝術設計專業普遍師生思政理論意識較為淺薄的時刻,制定一個明確的課程思政教學目標是尤為重要的,教學目標的設定不但有利于完成且實現課程思政教學的預期教學效果,而且也更便于課程思政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的實踐。課程教育體系是以“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為實踐基礎,由情感目標、知識目標、行為目標共同構建而成的,教師在制定課程思政教學目標時,一定要將課程思政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優良品德、擁有健全人格、樹立正確三觀等優勢價值展現得淋漓盡致,教師還應讓學生知道知識目標、情感目標以及行為目標的意向所指:1.知識目標,讓學生在學習專業領域知識的同時,也可以了解歷史、文化、人文、國情方面的知識,在藝術設計專業學習上,還能領略到傳統藝術、民族風情的魅力,以及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意義;2.情感目標,使學生在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思政學習中,產生民族自豪感,并由此樹立愛國意識、愛家情懷;3.行為目標,學生在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指導中,逐漸養成良好的道德修養,具備健全的人格,樹立遵紀守法以及節能環保的意識。此外,還應在考慮各項基礎因素條件下保證課程思政教學目標之間關聯性,發揮各項目標在藝術設計專業實際教學中現實作用,強化學生學習各項藝術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并將課程思政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應用價值全面表現出來。由于制定課程思政教學目標是需要考慮的要求比較多,這就導致藝術設計專業導師在制定課程思政教學目標時出現問題。基于此,必須在考慮學生思想政治水平和綜合學習能力條件下有效調整課程思政教學目標在制定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確保相應教學目標符合藝術設計專業綜合教學要求。
(三)完善課程思政考核體系
設立課程思政考核機制是對每一位學生包括教師在內,對于思政理論知識認知水平的考驗,據目前各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思政考核體系來看,仍是普遍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的,因此教師應該及時的提升思政理論認知水準,在完善課程思政考核體系時,應不斷地挖掘、探究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內容中的思政理論知識,找到二者之間的相融點,利用思政理論知識完成藝術設計教學的實踐。除此之外,教師還應不斷地探尋更為科學、合理、系統的思政考核體系,改善當前思政理論與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相脫離的現狀,使得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的課程思政得到有效的實踐。通過合理考核,可以保證教師對學生實際學習狀態和綜合素養有所了解,并結合學生在課堂上的真實表現調整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方式,同時強化課程思政在藝術設計專業各科目綜合教學中作用效果,避免藝術設計專業中課程思政教學在實際開展過程中受到外在因素干擾。
四、結語
近年來,隨著我國完成“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轉變政策后,課程思政便基本滲入各高校內,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領域融入課程思政,這對于教師本身的思政理論認知以及教學能力都是有一定考察的,教師只有在提升自身的思政理論認知后,才能更好地將思政理論知識與藝術設計專業知識完美融合,使學生意識到課程思政的重要性,從而完成課程思政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的有效運行。
參考文獻:
[1]錢杏芬.高校“漸進式階梯狀”黨課的教學設計[J].高教論壇,2019,(07).
[2]李艷花,劉寅凱.藝術設計專業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融合與創新——以“展示設計”課程為例[J].現代鹽化工,2019,(03).
[3]趙佳.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中課程思政實踐途徑研究[J].青春歲月,2019,(07).
[4]張欣.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思政教育的設計與實踐——以《居住空間設計》課程為例[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1).
作者簡介:
陳誠,男,漢族,安徽安慶人,文學碩士,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景觀,建筑,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