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坡伍呷
【摘? ? 要】小學語文是小學教學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其具有綜合性、全面性以及長期性的特征。而課外閱讀就是提高學生學習語文興趣,提升自身閱讀量以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在小學階段,教師應該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課外閱讀? 小學語文?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5.119
素質教育正在我國如火如荼地發展,語文教育正是素質教育開展的重要舞臺。而為了能夠推進小學語文教育素質化,課外閱讀就是一個重要的途徑。課外閱讀對于小學生具有重要且深遠持久的影響。
一、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課外閱讀可以提升小學生作文寫作能力
寫作是小學語文的一個老大難問題,特別是在小學低年級,學生們普遍面臨不知道寫什么,應該怎么寫等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對于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認識的漢字不多,對于漢字筆畫也不熟悉,讓他把漢字默寫出來已經不易,而讓他把這些不熟悉的漢字一個個組成詞語,再把這些詞語組成句子,對于基礎較為薄弱的小學生來說,更是難上加難。第二,小學生年齡較小,生活閱歷以及對生活的感受不足,也就意味著作文素材積累不夠,讓其寫一篇作文,往往苦于肚中羞澀,沒有素材,也就不知道如何下筆。第三,不了解作文結構,對于成年人來說,作文結構是一件較為輕松的事情,總—分—總、分—總等,但是小學生很容易把作文寫成流水賬。今天上午我干了什么?今天中午我干了什么?今天晚上我又干了什么?諸如此類,讀起來只是文字的累積,而不能叫做作文。因此,作文教育對于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有效展開是一個較為困難的考驗,而課外閱讀就可以較好的解決該問題。小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過程中,第一,課外閱讀是對于字的領悟,所以小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也就提升了對于漢字的熟悉程度,不會寫的漢字有了印象,熟悉的漢字記得深刻,而漢字是語文基礎中的基礎,熟悉了漢字那么對于作文大廈的修建自然也就準備好了磚塊。第二,小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有利于豐富自己的作文素材。學生在進行作文寫作中,由于受自身經歷的限制,往往會感覺不知道如何下筆,但是閱讀是通往世界各地的窗戶,可能一會兒還遨游在古希臘的神話中,忽一陣狂風來被卷入了唐詩波瀾壯闊的山河世界之中,可能前腳還在欣賞古埃及金字塔的修建,忽又被孟姜女的哭泣所感嘆。通過課外閱讀,有利于學生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提升自己的作文質量,讓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第三,有利于學生了解運用作文結構。學生喜歡寫流水賬文字,往往是由于對于作文結構的不熟悉。而通過課外閱讀,有利于學生沉浸在大家名人的文字中,對于作文結構也有了最初的認知與感受,再加上教師進行專業的教學與作文輔導,小學生一樣可以寫出情真意切,結構完整的文章出來,課外閱讀對于小學生熟悉漢字,豐富自身作文素材以及完善作文結構有著重要且深遠的影響。
(二)有利于提升學生對于語文的興趣
語文在小學教育中想要有效展開,提升自身的教學效率,一個很重要的基礎就是學生喜歡,對這門課感興趣。如果學生只是迫于學習任務的壓力去學習,其成績很難保持穩定,學習積極性也會較低。在實際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常常有語文教師打著耽誤時間的旗號,反對小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其實這對小學生對于語文課興趣的培養是極其不利的。因為小學課本中所選取的文章都是優中選優,但是其數量完全不能滿足小學生閱讀的需求,教師打著不能耽誤時間的名義,但是實際上對于小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弊大于利。而如果教師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舉辦活動激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監督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能有利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文字也會有著特殊的感情,從而反方面激勵了學生對于語文的興趣。這對于小學教育的開展意義深遠,也對于小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利大于弊。
二、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中展開要注意的問題
(一)要注意對于課外書籍的篩選
人們常說開卷有益,但是在如今的時代卻不一定開卷有益,有時甚至開卷有害。小學生正屬于身心快速發展時期,三觀還沒有完全建立,容易受到外來事物的影響。這里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有些經典著作不適合小學生閱讀。例如,法國名著《包法利夫人》,是十九世紀現實主義大師福樓拜的經典著作,但是這本書里含有大量不適合小學生的內容。雖然作者是想借著這些內容對當時的法國上流社會進行無情的批判,但是小學生認知能力較不完善,無法認識到故事后面的諷刺,他只能看見滿篇的少兒不宜,因此,哪怕是世界名著,也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進行選擇。二是少兒讀物中有些書籍不適合學生閱讀。當前圖書出版市場較為混亂,一本顏色鮮麗,畫面卡通的少兒讀物里面可能為了吸引學生購買,而加入了暴力、戀愛等內容,而這些內容可能引誘學生進行校園暴力或者是早戀等等,對學生健康快樂發展造成有害影響。教師在選擇少兒讀物時要注意進行篩選,選擇符合兒童身心發展階段的讀物。
(二)教授學生一定的閱讀技巧
小學生在剛剛進行閱讀時,往往會面臨很多的問題。首先就是字太多,不知道怎么讀,其次可能是不知道作者想要表達什么意思,導致小學生閱讀完后往往腦子中一片空白,對于自己讀的是什么,講述了什么情節,一概不知。閱讀技巧的空白,導致學生獨立進行課外閱讀的難度提高,有些學生可能就知難而退,對于閱讀就有了畏難心理,不愿意再去閱讀。因此,教師要及時講授一些閱讀技巧,幫助學生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比如,拿到一本書的時候,不要先從第一張紙第一個字看,而是可以先看看目錄,大概了解了一些本書主要講述了什么內容。再比如小學生看完一個章節后,就可以把書合起來,想一想這個章節主要講述了什么內容,與上個章節之間有什么聯系,而下一個章節,作者又會怎么寫。教師通過閱讀技巧的傳授有利于降低學生的閱讀難度,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綜上,本文針對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中的作用的問題,首先闡述了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性。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學生對于語文的興趣。其次針對開展課外閱讀可能會面臨的問題,本文重點提出了兩個方面,一是要注意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書籍的選擇,二是教師要及時傳授一定的閱讀技巧。希望本文對于其他教師在小學語文中開展課外閱讀有些許的幫助。
參考文獻
[1]王建奎.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小學),2013(12):178-178.
[2]李利林,王江波.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作用探討[J].新課程·上旬,2016(4).